简介
喜欢抗战谍战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爆更小马达”的这本《抗战:开局获得美械团,横扫日寇》?本书以张扬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抗战:开局获得美械团,横扫日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巴嘎雅路!”
久野村桃代猛地拍向办公桌,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茶水泼洒在地图上,晕开一片深色水渍。
他猩红着眼,死死盯着面前的情报队长西川蒼,声音里满是暴戾:“第三大队怎么会被全歼?西川君,你告诉我这是在开玩笑吧?”
西川蒼站得笔直,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联队长阁下,消息绝无半分虚假。
我们赶到战场时,第三大队的阵地已成一片焦土,所有士兵均已阵亡,大队长上田中碧的尸体倒在雪地里,佩刀不知所踪——想来是被支那军队夺走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现场没有留下完整的战斗痕迹,只能判断敌人火力极强。
至于对方兵力多少、装备如何,我们不敢贸然深入侦查,只能先撤回来向您汇报。”
“八嘎!废物!一群废物!”久野村桃代猛地抽出腰间的武士刀,刀刃“唰”地划过空气,狠狠劈在办公桌的木角上。
木屑飞溅,桌角应声断裂,重重砸在地上。
“上田中碧那个蠢货!”他喘着粗气,眼神里满是杀意:“整个大队被灭,竟然连一份求救电报都发不出来!他的指挥刀被夺走,简直是帝国军人的耻辱!”
愤怒过后,恐慌悄然爬上久野村桃代的心头。
一个大队全军覆没,这在驻蒙兵团的作战记录里极为罕见。
若是被师团司令部知道,作为辖区联队长,他必然要承担失职之责,轻则被撤职,重则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
他快步走到西川蒼面前,语气骤然软了下来,甚至带上了几分恳求:“西川君,你看……能否帮我暂时隐瞒此事?等我调集兵力,全歼那支支那部队,再向师团上报战果?”
西川蒼掌管察哈尔地区的所有情报,直属师团情报部门,并非久野村桃代的下属,本可直接拒绝。
但他看着久野村桃代眼底的焦急,又想到若是此事闹大,自己作为情报队长,也难逃“情报滞后”的追责,沉吟片刻后缓缓点头:“可以暂时隐瞒,但最多给你一个星期时间。
一个星期后若没有结果,我必须如实上报。”
“多谢西川君!”久野村桃代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狰狞:“你放心,一个星期内,我必定让那支支那部队付出代价!”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康保县的位置:“西川君,还请你尽快查清那支支那部队的底细——他们的兵力、装备、指挥官是谁,还有他们现在的驻地!
我要亲自带队,为上田中碧和第三大队的士兵复仇!”
“这是我的职责。”西川蒼点头应下:“我会立刻加派侦查人员,从不同方向接近康保县,争取尽快给你答复。”
说完,西川蒼转身离开联队部。
房门关上的瞬间,久野村桃代脸上的感激消失不见,只剩下冰冷的狠厉。
他走到墙边,看着墙上悬挂的“武运长久”匾额,咬牙低语:“支那人,敢杀帝国的士兵,我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联队直属部队的番号:“命令第一、第二大队紧急集合,携带所有重武器!
另外,通知炮兵中队,把所有山炮和迫击炮都拉出来,准备作战!”
电话那头传来士兵的应答声,久野村桃代挂断电话,再次看向地图。
康保县的位置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仿佛已经看到那支支那部队被自己的联队击溃,士兵们的尸体铺满雪地的场景。
而此刻,西川蒼正坐在情报队的卡车里,眉头紧锁。
他派出去的侦察兵已经出发,可他心里总有种不安的预感——能全歼一个日军大队的支那部队,绝不可能是普通的杂牌军。
或许,察哈尔地区的战局,即将迎来一场巨变。
……
……
天刚蒙蒙亮,康保县外的空地上就传来卡车引擎的轰鸣声。
200多辆绿色的 GMC 重卡整齐排列,车斗里的武器和物资堆得像小山,覆盖的油布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系统承诺的 “海外商会援助” 准时送达,十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指挥着卸货,动作麻利,卸完最后一箱物资后,便驾驶剩余卡车消失在远方。
王守业带着士兵围在物资旁,眼里满是兴奋。
M1 加兰德步枪泛着冷光,迫击炮的炮管锃亮,崭新的迷彩服叠得整整齐齐。
“团长,这些装备足够咱们再扩编两个团!” 他伸手摸了摸重机枪的枪管,语气里满是激动。
张扬点点头,目光扫过人群:“通知下去,招兵点就设在县城门口,只要年满十六岁、愿意打鬼子的,不管以前是游击队还是老百姓,都欢迎加入。
入队就发一套棉衣、一双靴子,每天两顿干饭,顿顿有肉!”
“好的团长。”勤务连连长李敬之连忙去贴招兵广告,如今招兵归他管辖。
很快,一张张招兵广告贴在康保县大街小巷以及城门上。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康保县及周边村镇。
不到半天,县城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有穿着破烂的游击队队员,背着生锈的大刀赶来;有年轻力壮的老百姓,手里攥着锄头,眼神坚定;还有几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踮着脚往招兵点里张望,脸上满是期待。
负责登记的士兵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记录信息,一边给新加入的人发棉衣和靴子。
一个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的小伙子,接过棉衣后立马套在身上,拉上拉链,眼泪差点掉下来:“俺终于不用挨冻了,以后跟着团长好好打鬼子!”
张扬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
以前缺衣少食,想招人比登天还难,如今有了物资,愿意参军的人络绎不绝。
不到一天,就招了两千多人,加上原来的三千士兵,队伍已经扩充到五千多人,离组建加强师的目标越来越近。
“团长,周边几个游击队的头领来了,想跟您谈谈。” 一名通讯兵跑过来汇报。
张扬点点头,让人把他们带到指挥部。
三个穿着补丁军装的汉子走进来,为首的是个络腮胡,名叫赵虎,以前是附近游击队的队长,手下有三百多人。
“张团长,俺们听说您这里有装备、有粮食,还能打鬼子,想带着弟兄们加入您!” 赵虎嗓门洪亮,语气里满是期待。
张扬笑着起身,给他们倒了杯热水:“欢迎!只要真心打鬼子,咱们就是一家人。
入队后,每人发一把 M1 加兰德步枪,十发子弹,每天管饱饭,还发棉衣棉裤。”
赵虎等人眼睛一亮,他们以前用的都是土枪和大刀,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没想到加入 635 团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俺们愿意!以后就跟着张团长干,绝不孬种!” 三人齐声应道,语气坚定。
接下来两天,越来越多的游击队和老百姓加入队伍,兵力很快扩充到9000人。
张扬把部队重新整编,分为三个团,李兆林、王春生、陈福顺各任团长,赵虎等游击队头领任营长,还从士兵中挑选有文化、懂战术的人担任连长和排长,部队的编制逐渐完善。
与此同时,部队的训练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空地上,士兵们拿着 M1 加兰德步枪练习射击,枪声此起彼伏;迫击炮阵地前,士兵们熟练地调整角度、装填炮弹,“轰隆” 一声,炮弹精准落在目标区域;重机枪班的士兵们练习火力覆盖,子弹扫过靶场,尘土飞扬。
作为重生者的张扬来说在清楚不过了,想要快速训练出来,还是要用实弹练习,虽然这奢侈了些,但张扬不想战死流血。
他们的命可比子弹炮弹值钱,这是张扬灌输大家的想法。
训练期间,张扬每天都到训练场视察,看着士兵们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心里满是欣慰。
这些士兵虽然以前没接触过美械装备,但在全团能力提升卡的作用下,学习速度极快,只是两天时间,基本掌握了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战术配合。
这天,张扬正在指挥部研究地图,通讯兵突然跑进来:“团长,国府来电,任命您为少将旅长,还奖励咱们 10 万大洋,电报已经送过来了!”
张扬接过电报,上面清晰地写着任命和嘉奖内容。
他笑了笑,没想到常凯申真的会破格提拔他。
“把电报贴在指挥部门口,让弟兄们都看看!” 张扬说道,他要让士兵们知道,跟着他干,不仅能打鬼子,还能有前途。
消息传开,部队里一片欢呼。
士兵们士气高涨,训练更加刻苦,都想着早日上阵,再打一场大胜仗。
可张扬心里清楚,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全歼一个大队的消息,迟早会传到鬼子第 26 师团的耳朵里,他们很可能会派兵反扑。
张扬召集各团团长和营长,在指挥部召开作战会议。
“根据侦查,鬼子第 26 师团驻扎在张家口一带,兵力有一万多人,装备精良,还有野炮和山炮。” 张扬指着地图上的张家口,语气严肃:“他们很可能会派一个联队的兵力来攻打康保县,咱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李兆林皱了皱眉:“团长,咱们虽然有九千人,可都是入伍的新兵多,真要跟小鬼子硬拼,怕是咱们会损失惨重啊。”
这也是让人担心的地方。
别看士兵们都很熟练的掌握了武器,可谁知道作战时会不会出现变故,比如害怕,比如吓尿这种情况。
新兵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战场上稍微走神,很容易搭上性命,敌人可不会跟你仁慈。
其他人也点点头,觉得李兆林说的有理。
“不用硬拼。” 张扬摇摇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康保县周围多山地,咱们可以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用迫击炮和重机枪打伏击,再派小股部队骚扰鬼子的后勤补给,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王春生点点头:“这个主意好!鬼子不熟悉地形,咱们在山地设伏,肯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张扬继续说道:“另外,咱们要加固城防,在县城周围挖战壕、修碉堡,准备好足够的弹药和粮食,要是鬼子攻到城下,咱们也能坚守一段时间。”
陈福顺补充道:“我让人在城外埋些地雷,鬼子的装甲车和卡车过来,正好能炸他们一下!”
会议结束后,各部队立即行动起来。
士兵们在城外的山地里挖战壕、设陷阱,在必经之路埋地雷;城防部队则加固城墙,修碉堡,把重机枪和迫击炮架在城墙上,严阵以待。
炊事班也没闲着,每天煮大量的米饭和肉罐头,装在饭盒里,送到各个阵地,让士兵们吃饱饭,有足够的力气应对鬼子的反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