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历史古代小说,那么《在南宋打游击,从拯救文天祥开始》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青锋染墨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卫行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4章,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鬼哭坳,地名不祥,地势却并非绝险。它是一片方圆十数里的丘陵盆地,中有溪流,四周是起伏的矮山和茂密的树林。相对于之前云卷峡的险峻,这里显得“友好”许多。正因为如此,当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元军先头部队抵达…
《在南宋打游击,从拯救文天祥开始》精彩章节试读
鬼哭坳,地名不祥,地势却并非绝险。它是一片方圆十数里的丘陵盆地,中有溪流,四周是起伏的矮山和茂密的树林。相对于之前云卷峡的险峻,这里显得“友好”许多。
正因为如此,当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元军先头部队抵达此地时,几乎要喜极而泣。
“将军!前方发现大片谷地,内有溪流!”探马回报的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张弘正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亮起一点光芒。连日来的山林跋涉、夜间惊扰、小股袭击,已让他的军队行将崩溃。士兵们面黄肌瘦,盔甲歪斜,队伍拉得老长,毫无队形可言。骑兵的战马也因草料不足和过度劳累而瘦骨嶙峋。
“好!天不亡我!”张弘正精神一振,“传令!全军加速进入谷地!沿溪流扎营!派出所有能派的人,给我抓鱼、打猎、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斥候扩大搜索范围,警惕宋军埋伏!”
他虽然急切,但最后的谨慎尚未完全丧失。
元军如同濒死的旅人看到绿洲,乱哄哄地涌入鬼哭坳。士兵们看到清澈的溪水,一拥而上,疯狂地饮水、洗漱,队形彻底散乱。军官们也无力约束,他们自己也渴得厉害。
营地很快在溪流旁杂乱无章地搭建起来。炊烟升起,士兵们拿出最后一点干粮,或者试图捕捞溪中寥寥无几的鱼虾,气氛暂时缓和了一些,但一种疲惫至极的麻木笼罩着全军。
张弘正派出数队斥候向四周山林侦查。然而,卫行和陳吊眼的联军,早已利用提前到达的时间,进行了精心的伪装和隐蔽。斥候们回报:周边山林寂静,未见大规模敌军踪迹。
张弘正稍稍安心,但仍命令部队保持警戒,夜间加派双岗。他总觉得,卫行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他的预感是对的。
夜幕降临,疲惫的元军士兵大多很快陷入沉睡,甚至连哨兵都在打着瞌睡。连日来的精神折磨和体力透支,不是一顿半饱的饭食和溪水能缓解的。
子夜时分,最黑暗的时刻。
突然,鬼哭坳的东、西、北三面山林中,同时亮起了无数的火把!紧接着,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猛然炸响!伴随着无数人的呐喊咆哮!
“杀鞑子!!”
“卫统领有令!诛杀张弘正!”
“畲家儿郎!报仇雪恨!”
声音如山呼海啸,从四面八方涌来,根本无法判断到底有多少敌人!
沉睡的元军大营瞬间炸营!士兵们从睡梦中惊起,惊慌失措,抓不到武器,找不到战马,互相冲撞踩踏,营地乱成一锅粥!
“不要乱!结阵!结阵!”张弘正披甲持刀冲出大帐,声嘶力竭地怒吼,但他的声音被巨大的喧嚣彻底淹没。
然而,预料中的全军冲锋并未到来。那震天的喊杀声和鼓噪声,只是在山林边缘响彻,火把如繁星闪烁,却并未推进。
这是卫行的“惊营”之计!利用夜暗和疑兵,最大限度地制造恐慌,消耗元军最后一点精气神!
元军惊恐万状,箭矢盲目地射向黑暗,却毫无用处。整整一夜,全军都处在极度紧张和恐惧之中,丝毫不得休息。
天亮时分,鼓噪声渐渐平息,火把熄灭。元军士兵个个眼圈乌黑,精神恍惚,如同大病一场。营地周围,只有空荡荡的山林。
张弘正清点人数,发现夜间慌乱中又伤亡了数十人,更多的是因惊吓和疲惫而彻底失去战斗力的士兵。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否则军队会不战自溃。
“拔营!向南突围!”他做出了决定。南面是来的方向,虽然不愿,但似乎只有退回沿海一条路了。
残存的元军收拾起最后一点力气,整顿队形,惶惶如丧家之犬,向南移动。他们离开了溪流,走向鬼哭坳的南部出口——那里是一段相对开阔的谷口。
就在元军先头部队即将走出谷口,以为逃出生天之时——
轰!轰!轰!
一连串更加猛烈、更加集中的爆炸声在前方谷口处炸响!李彪将剩余的所有火药,都埋设在了这里!巨大的爆炸不仅造成了伤亡,更是将谷口的地形炸得塌陷紊乱,堵塞了道路!
与此同时,真正的杀招终于出现!
南面、东面、西面的山林中,沉默已久的联军主力现身了!
卫行亲率义军主力位于南面,堵住了元军的退路。黄槐的前锋手持锋利的夹钢刀,何绵的弓弩手张开了改进的强弩。陈吊眼率领畲族战士从东面杀出,他们熟悉山林,行动如风,手持弯刀和毒箭。西面则是杨顺斥候所联络的和刘载此去联络文天祥沿途知会的其余义军部队和部分自愿参战的乡勇,虽然装备杂乱,但人数众多,声势浩大。
北面,是唯一的“生路”——但那边是更加崎岖的深山。
四面包围,三面重兵,一面绝路!
张弘正看着这景象,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彻底中计了。从西引到东,从云卷峡到鬼哭坳,每一步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自己就像一头被牵着鼻子走的蠢牛,一步步走进了屠宰场。
“张弘正!”卫行的声音通过简易的扩音筒(铁皮卷成),清晰地传遍战场,“你已身陷重围,插翅难逃!放下武器,投降免死!”
“投降?哈哈哈!”张弘正状若癫狂,举刀狂笑,“我乃大元将军,岂能向尔等草寇投降!将士们!随我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
他做出了最错误的决定——率领残余的、疲惫不堪的、主要是骑兵的部队,向卫行主力防守的南面谷口发起了绝望的冲锋!他以为这里地形相对开阔,有利于骑兵冲击。
然而,他面对的是养精蓄锐已久、复仇之火熊熊燃烧、并且装备了部分新式武器的义军!
“弩手!放!”何绵冷静下令。
改良后的弩箭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一片密集的箭雨泼洒出去,冲在前面的元军骑兵如同撞上一堵无形的墙,人仰马翻!
“地火雷!放!”李彪大吼。
最后一批埋设的爆炸物在元军冲锋队形中炸响,进一步制造混乱。
“前锋队!随我杀!”黄槐咆哮一声,一马当先,挥舞着新打的夹钢刀,冲向被箭雨和爆炸打懵的元军!他身后的义军士兵如同出闸猛虎,悍不畏死地发起了反冲锋!
与此同时,陈吊眼的畲族战士从侧翼猛烈冲击元军队伍,他们的弯刀在近身缠斗中威力惊人。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元军骑兵失去了速度和冲击力,陷入各自为战的窘境。而联军则士气如虹,配合默契,尤其是义军前锋的新式战刀,在砍杀中占尽便宜,往往能轻易破开元军的皮甲。
卫行坐镇中军,冷静地指挥调度,旗帜招展,号令清晰。
张弘正拼命冲杀,身先士卒,倒也骁勇,连续砍翻了数名义军士兵。但他很快被黄槐盯上。
“鞑酋受死!”黄槐大吼着扑来,手中钢刀带着风声劈下!
张弘正举刀格挡,“锵”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他只觉得手臂发麻,心中骇然:这贼将好大的力气!
两人刀来刀往,战在一起。张弘正虽勇,但身心俱疲,而黄槐则是养精蓄锐,憋足了劲要为乡亲报仇。十几个回合后,黄槐卖个破绽,诱使张弘正一刀劈空,随即反手一刀,狠狠斩在张弘正的马腿上!
战马惨嘶一声,轰然倒地。张弘正被甩落马下,还未起身,几柄长矛已经抵住了他的咽喉。
主将被擒,元军残存的抵抗意志瞬间崩溃。
“投降!我们投降!”剩余的元军士兵纷纷扔下武器,跪地乞降。
战斗渐渐平息。鬼哭坳内,尸横遍野,血流染红了溪水。曾经骄狂不可一世的张弘正部千余精锐骑兵和两千余步兵,除少数零星逃入深山,几乎全军覆没。
卫行走到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张弘正面前。
张弘正抬起头,满脸血污,眼神怨毒:“卫行!你用诡计胜我,非英雄好汉!我不服!”
卫行冷漠地看着他,如同看着一个死人:“英雄好汉?跟你这种屠戮百姓、焚毁村落的刽子手,需要讲道义吗?你只配用最痛苦的方式死去,告慰那些屈死的亡魂。”
他不再多看张弘正一眼,对执法队长道:“拖下去,明正典刑,首级传示各处,以儆效尤!”
“是!”
处理完张弘正,卫行环顾战场。联军士兵正在打扫战场,收缴兵器,看押俘虏。虽然胜利,但自身也有伤亡,疲惫写在每个战士的脸上,但更多的是一种大仇得报的酣畅和巨大的自豪!
以弱胜强,近乎全歼元军先锋上千精锐骑兵!这是何等辉煌的胜利!
陈吊眼走过来,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卫统领!打得好!打得痛快!我畲家儿郎,从未打过如此痛快之仗!”
卫行郑重地向陈吊眼拱手:“此战大胜,全赖陈首领鼎力相助,袭扰后方,及时合围!卫某在此谢过!”
“哈哈!卫统领客气了!能宰了张弘正这条恶狗,比什么都强!”陈吊眼大手一挥,“往后,我畲族儿郎,唯卫统领马首是瞻!”
卫行点点头,登上高处,看着汇聚过来的、伤痕累累却目光灼灼的将士们,朗声道:
“弟兄们!我们赢了!”
短暂的沉默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猛然爆发,响彻鬼哭坳,直冲云霄!
“万胜!”
“卫统领万胜!”
“杀鞑子!”
卫行任由欢呼声持续,稍顷,才抬手压下声浪,声音沉凝而有力:
“此战,非我卫行一人之功,是诸位弟兄用命!是陈首领并畲家儿郎相助!是无数岭南乡亲以命相托之功!”
“我们证明了,元军并非不可战胜!他们的铁骑,也会倒在我们的刀下!他们的精锐,也会被我们引入穷途,灰飞烟灭!”
“然,鞑虏势大,张弘正虽灭,然王圭部仍在,李恒、张弘范等巨寇仍在!朝廷仍在崖山苦战!吾辈抗元之路,方才伊始!”
他目光扫过全场,看到每一张被硝烟和汗水污浊却无比坚定的面孔。
“今日之后,我等之名,必将震动岭南!愿随我继续征战,匡扶宋室,驱逐鞑虏,恢复山河者,留下!”
“不愿者,可领足饷银,归家安置,卫某绝不相强!”
声音落下,短暂的寂静。
随即,是更加山崩海啸般的回应:
“愿随卫统领!”
“驱逐鞑虏!”
“恢复山河!”
声音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昭示着岭南大地上一股新的、强大的抵抗力量,正式崛起!
烽火岭南,方兴未艾。
小说《在南宋打游击,从拯救文天祥开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