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星光璀璨小说,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黄知夏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猫想在梦里吃泡面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主要讲述了:凌晨三点十七分,知夏踮着脚尖溜进厨房时,月光正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训练生宿舍的走廊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每一步都像踩在绷紧的琴弦上。她熟练地避开第三块会吱呀作响的地板——那是上周半夜觅…
《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精彩章节试读
凌晨三点十七分,知夏踮着脚尖溜进厨房时,月光正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训练生宿舍的走廊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每一步都像踩在绷紧的琴弦上。她熟练地避开第三块会吱呀作响的地板——那是上周半夜觅食时踩出来的经验,木板与龙骨之间的缝隙会发出尖锐的抗议,足以惊醒隔壁房间的生活老师。
手指轻轻拨开冰箱门,冷藏室的灯光亮起的瞬间,她下意识屏住呼吸,直到确认没有触发任何警报。经纪公司为了严格管控饮食,在冰箱和储物柜都装了感应系统,只要凌晨两点后打开就会发送提示到管理员手机。但知夏早就发现,只要保持开门角度不超过十五度,灯光传感器就不会完全激活。
“果然还在…”她小声嘀咕,从蔬菜保鲜盒最底层摸出用保鲜膜层层包裹的食材:半包临期紫菜、一小坨冷饭,还有便利店阿姨偷偷塞给她的半根胡萝卜。紫菜的边缘已经微微发卷,冷饭结着硬邦邦的壳,胡萝卜表皮起了细小的褶皱,但这些是她们连续第三天的“秘密夜宵”,藏在经纪人明令禁止的零食区下面,被几袋低脂生菜巧妙掩护着。
身后突然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知夏猛地回头,手里的紫菜差点掉进冷冻层。看见恩英正蹑手蹑脚地推开门,怀里像揣着什么宝贝,黑色练习服从肩膀到腰间鼓鼓囊囊。她举着从自动贩卖机后面“借”来的迷你电煮锅,巴掌大的锅身被擦得锃亮,电线被她用粉色发带缠成紧凑的一捆,末端的插头还套着矿泉水瓶剪的保护套。
“又被你抢先了。”恩英蹲到她身边,长舒一口气,额前的碎发粘在汗湿的皮肤上。她从袖子里变魔术般抖落两包速食味噌汤料,包装袋在寂静中发出清脆的响声。“敏珠把泡面藏在钢琴凳下面,要煮吗?我算过了,海鲜味的热量刚好够我们跳两小时舞,蛋白质含量也比豚骨味高。”
两人像执行秘密任务的特工,迅速转移到料理台下方的狭窄空间。这里是监控的盲区,洗碗机运转时留下的余温还残留在瓷砖上。恩英从背包里掏出插线板,小心翼翼地接在咖啡机的隐蔽接口上——这是她们探索出的“安全线路”,不会经过总控电表。她用练习室顺来的直板夹夹住电煮锅的插头,金属夹板紧紧固定着松动的接口,这是为了避开漏电风险,上次权载沅的助理就是因为插头短路被通报批评。
知夏则负责处理食材。她从围裙口袋里摸出折叠水果刀,刀刃在昏暗光线下闪着微光。半根胡萝卜被她切成薄如蝉翼的片,每一片都均匀得能透过月光——这是她们从料理节目学来的技巧,能让有限的食材看起来丰盛些。冷饭被捏成小小的饭团,紫菜剪成整齐的方块,边角料仔细收进保鲜袋,留着明天中午泡汤吃。
“等等。”知夏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那个薄荷绿的喉糖罐子,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倒出一粒透明的糖丸含在嘴里,清凉的薄荷味瞬间窜入鼻腔。“中国偏方,润喉的。”她顺手把罐子递给恩英,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背,两人都像触电般缩回手——连续十二小时的舞蹈训练让大家的手心都带着烫伤般的灼热。“你嗓子也哑了,今天练高音的时候破音三次。”
恩英接过罐子时,指尖在权载沅的名字上停留了一秒。那是他代言的润喉糖品牌,签名是烫金的花体字,在罐身上微微凸起。上周声乐课结束后,他把这罐糖放在练习室钢琴上,说是“给需要的人”。整个练习生楼层都知道,权载沅虽然是顶流偶像,却总在细节处透着温柔,上次绫扭伤脚踝,也是他悄悄让人送来了专业护具。
两人就着温水吞下喉糖,薄荷的清凉顺着喉咙滑进肺里,暂时压下了连日训练的灼痛感。热腾腾的泡面香气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味噌汤的咸鲜混着胡萝卜的甜,构成了此刻最治愈的味道。恩英把最大的那块面饼推到知夏面前,自己则用勺子舀起飘着油花的汤喝了一大口,满足地眯起眼睛。
她们没注意到,料理台上方的吊柜里,某台待机状态的摄像机因为温度变化自动启动了。红色的录制指示灯在蒸汽中若隐若现,将两人分享汤勺的剪影、小心翼翼吹凉面条的动作、还有知夏手腕上那道练舞时被道具划伤的疤痕,都清晰地记录在存储卡里。这台本应拍摄晨间准备画面的隐藏摄像机,意外捕捉到了练习生们最真实的深夜时光。
“个人技展示环节,Action!”
导演的喊声在练习室回荡,惊飞了窗外电线上栖息的麻雀。五十平米的空间里架着五台摄像机,轨道车在地面划出流畅的弧线,反光板将阳光折射成刺眼的光斑,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在光束里无所遁形。今天是《星光训练营》第三次录制评级考核,个人技展示将直接决定下一轮的分组资格,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知夏站在角落,后背紧紧贴着冰冷的镜子。镜面上布满了划痕和签名,那是历届练习生留下的痕迹,有的写着“加油”,有的画着笑脸,还有用口红写的梦想宣言已经晕成了模糊的色块。她看着金艺智完成第三个完美的芭蕾挥鞭转,足尖在地板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每一次旋转都带着精准的控制力,裙摆在气流中绽放成花朵。摄像机镜头像捕食者的眼睛紧盯着每个细节,连她额头渗出的汗珠滴落的瞬间都不肯放过。
“下一位,黄知夏准备!”副导演举着场记板喊道,白色板子上的 marker 笔字已经被汗水晕染。
知夏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衣角,纯棉布料上还留着昨天泡面的酱油渍——早上匆忙换衣服时没来得及清洗。她深吸一口气,肺部却像被什么堵住,呼吸带着滞涩的痛感。昨晚只睡了三个小时,凌晨五点就被声乐老师叫去加练,现在脑袋里像塞着一团棉花,连准备好的台词都变得模糊不清。
突然,余光瞥见恩英在镜头外比划着什么——右手食指指向自己的眼睛,然后握拳轻敲心脏。那是她们自创的手语,意思是“看这里,跟着心走”。在去年第一次集体考核前,知夏因为过度紧张忘词,是恩英用这个手势让她找回了节奏。
“我…”知夏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她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墙边靠着的乐器,“我弹首原创吧。”
这个决定让现场出现短暂的骚动。原创表演在评级考核中风险极高,一旦失误就会被贴上“能力不足还自视甚高”的标签。导演皱了皱眉,但还是示意摄像师跟上。知夏走到墙边,抱起那把陪伴她来首尔的旧吉他,琴颈上刻着的星星图案已经被磨得快要消失,那是爸爸送她的十八岁礼物。
当她拨动琴弦时,发现第一根弦已经锈了,发出沉闷的嗡鸣。大概是上周练舞时溅上了汗水没及时擦拭,金属弦表面生出了细密的铜绿。就在她慌神的刹那,指尖悬在半空不知所措时,一把崭新的吉他被人从侧面递了过来。琴身是柔和的原木色,琴弦泛着银白色的光泽,琴头贴着节目组的设备标签。
权载沅不知何时站在了摄像师身后,薄荷绿的头发在强光下几乎透明,发梢还带着刚染完的青色。他今天是作为飞行导师参与录制,本该坐在评审席的,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场边。“用这个吧,”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刚好能让知夏听见,“你的吉他需要换弦了。”
前奏响起时,知夏的声音不再发抖。和弦转换的瞬间,她仿佛回到了家乡的阁楼,窗外是熟悉的蝉鸣,而不是此刻练习室里的机器运转声。她唱的是写给妈妈的歌,关于深夜等待的灯光,关于行李箱里偷偷塞的零食,关于电话里那句“累了就回家”。简单的旋律里藏着最真挚的情感,连摄像机的沙沙声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她没看见恩英在角落里无声地跟着唱,口型与她和声完全一致。恩英的手指在身侧打着节拍,每个换气点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是她们无数个深夜在被窝里练出来的默契。当唱到最高音时,恩英悄悄踮起脚尖,像是要用自己的力量托举知夏的声音。
她没注意到绫偷偷用手机打光,屏幕亮度调到最高,从侧后方斜斜地照过来。绫站在器材架后面,举着手机的手因为长时间保持姿势而微微发抖,屏幕上的卡通壁纸在强光下若隐若现。这个角度刚好能照亮知夏的侧脸,让她在镜头里显得更柔和,是绫从摄影教程里学到的小技巧。
她更没发现权载沅靠在墙边,用脚尖轻轻打着拍子。他的表情专注而认真,不像平时在舞台上那样耀眼,却带着一种温柔的力量。当唱到副歌部分时,他悄悄对调音师做了个手势,音响里的混响突然变得更细腻,刚好掩盖了知夏因为紧张而产生的细微颤音。
“Cut!”导演突然喊停,声音在安静的练习室里格外刺耳。他皱着眉头凑近监视器,手指在屏幕上指指点点,现场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知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握着吉他颈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琴弦在掌心勒出红痕,疼痛让她清醒地意识到——搞砸了。
恩英下意识地往前迈了一步,想要说些什么,却被绫拉住了。评审席的几位导师交换着眼神,没有人说话,只有摄像机还在无声地运转,记录着这令人窒息的时刻。知夏的视线落在地板上的划痕处,那里还留着她昨天反复练习走位的印记。
“因为…”导演的嘴角突然上扬,露出意想不到的笑容,“太完美了不像即兴发挥。”他转向助理,语气里带着兴奋,“把这段标记为‘备选主打素材’,后期加个成长向的剪辑,绝对能出圈。”
练习室里爆发出松快的笑声,知夏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恩英冲她比了个胜利的手势,绫用力挥舞着手机,屏幕的光在她脸上跳跃。权载沅朝她点了点头,转身走回评审席,薄荷绿的发梢在阳光下划出轻快的弧线。摄像机捕捉到了知夏脸上绽开的笑容,却没拍到她悄悄握紧的拳头——那是对自己,也是对所有在镜头外默默支撑她的人,许下的坚持下去的诺言。
镜头缓缓拉远,将练习室里的光影、汗水和笑容都收进画面。在这个被无数镜头注视的空间里,每个练习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长,镜头记录着他们的高光时刻,也藏着那些未被言说的温暖与坚持,这些都将成为他们追逐星光路上最珍贵的注脚。
小说《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