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引人入胜的东方仙侠小说,灵气复苏,我在道观种田,正在等待着你的发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作者爱吃可乐虾的金宗主的精湛文笔和细腻描绘,更是为这本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目前,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4章更是让人热血沸腾。快来加入这场阅读盛宴,104037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主要讲述了:灵泉的清润灵韵顺着沟渠流淌,浸润着歪斜的灵麦根系,润心果蜷缩的花瓣在灵力滋养下缓缓舒展。李长生刚用灵犀锄梳理完最后一片灵田,指尖便察觉到一丝异常——脚下的土壤传来微弱的震颤,灵脉的波动比往日浓烈了数倍…

《灵气复苏,我在道观种田》精彩章节试读
灵泉的清润灵韵顺着沟渠流淌,浸润着歪斜的灵麦根系,润心果蜷缩的花瓣在灵力滋养下缓缓舒展。李长生刚用灵犀锄梳理完最后一片灵田,指尖便察觉到一丝异常——脚下的土壤传来微弱的震颤,灵脉的波动比往日浓烈了数倍,甚至带着一股久违的生机勃发之感,这是灵气复苏正在加速的征兆。
他抬头望向青云峰深处,往日氤氲的雾气此刻泛着淡淡的莹光,那是天地灵韵浓度攀升的直观表现。山风掠过山林,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的草木气息,而是混杂着数十种低阶灵植的清新灵韵——灵气复苏的浪潮,已从最初的“萌芽”,迈入了“疯长”阶段,连青云峰深处的原生草木,都在悄然发生变异。
李长生运转灵力,感知范围铺展至十里之外。山外围的修士聚集地早已一片狼藉,焚火堂的火属性灵韵正在缓慢集结,显然是墨鸦和陈炎带回了探查结果,对方正在酝酿更大规模的行动。而更让他在意的是,青云峰深处的灵脉支流,竟在灵韵暴涨中隐隐改道,朝着道观的方向汇聚而来。
“灵脉主动靠拢?”李长生心中微动。按《石龛手札》记载,上古灵田需依托稳定灵脉才能存续,如今灵脉异动,或许不只是灵气复苏的缘故,还与灵植迷踪阵的灵韵牵引有关——阵法与灵田、灵泉形成的灵韵循环,已具备了吸引灵脉的雏形。
他决定顺着灵脉波动的源头探查。既能摸清灵脉改道的具体情况,为灵田扩容做准备,也能借机寻找是否有上古耕道修士留下的痕迹。毕竟,青云观能成为上古灵田遗址,绝非偶然,或许还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
李长生收起灵犀锄,收敛气息,沿着灵田后方的小径向峰深处走去。沿途的草木已发生明显变异:原本普通的酸枣树,叶片边缘泛着淡绿灵晕,果实饱满得泛着红光;扎根石缝的野草,根系变得粗壮坚韧,缠绕着细微的灵纹——这些都是灵气浓度突破初始2倍后的典型特征,低阶灵植正在批量诞生。
行至峰腰一处隐蔽的山坳,灵脉的震颤愈发清晰。山坳中央是一块巨大的青石平台,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块半埋在土中的石碑,碑身布满苔藓与裂痕,显然已历经千年风霜。而灵脉的异动,正是从石碑下方传来——灵脉支流改道的核心节点,竟就在这块古碑之下。
李长生缓步走近,指尖拂过碑身的苔藓。青苔下的石质异常温润,带着与灵犀锄同源的上古灵韵,显然这并非普通石碑。他运转灵力注入指尖,清润灵韵顺着碑身流淌,苔藓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碑面上刻满的古老符文。
这些符文并非《玄经》或《种灵诀》中的文字,笔画扭曲却蕴含着极强的灵韵共鸣,像是某种天然形成的灵纹,又带着人为雕琢的规整。李长生指尖触碰符文的瞬间,一股古老而磅礴的耕道灵韵扑面而来,让他丹田内的灵力不由自主地沸腾起来。
“这是……耕道传承的印记?”
他心中震撼。《石龛手札》仅提及青云观是上古灵田遗址,却未提及有这样一块石碑。符文流转间,一段模糊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青云为基,灵田为核,耕道为脉,守正为魂……”
信息流断断续续,却让他瞬间明白——这块石碑是上古耕道修士的“镇脉碑”,作用是稳固灵脉、滋养灵田,而灵植迷踪阵的雏形,或许正是源于碑上的符文。如今灵气复苏,灵脉异动,镇脉碑的古老灵韵被激活,才牵引着灵脉支流向道观汇聚。
李长生盘膝坐在石碑前,仔细研读碑上的符文。他发现这些符文不仅能稳固灵脉,还记载着一种更古老的“灵植聚灵法”——与《种灵诀》的“催生”不同,这种方法能引导灵脉灵韵与灵植深度绑定,让灵植的生长周期缩短,灵韵纯度大幅提升。
“原来如此。”李长生恍然大悟。之前培育灵润麦和润心果时,总觉得灵植与灵脉的契合度还差一层,症结就在这里。有了碑上的聚灵法,灵田的培育效率至少能提升三成,这对他尽快突破炼气后期、应对焚火堂的威胁至关重要。
他正欲深入解读符文,忽然察觉到石碑下方传来微弱的空间波动。李长生起身,用灵犀锄小心翼翼地清理碑底的泥土。随着泥土剥落,一个半尺见方的石盒显露出来,石盒材质与石碑相同,上面刻着与火焰令牌截然相反的规整火焰符文——并非躁进驳杂,而是温润平和,显然是上古耕道修士用来储存灵植种子的器物。
打开石盒,里面铺着一层干燥的灵草粉末,粉末中静静躺着三枚种子:一枚通体青绿,泛着清润灵韵,与润心果的灵韵同源却更精纯;一枚呈淡金色,表面布满细微灵纹,隐隐与灵脉波动共鸣;还有一枚是暗红色,却没有丝毫火属性的躁进,反而带着沉稳的生机。
李长生拿起青绿种子,灵力注入后,种子瞬间散发出浓郁的清润灵韵,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它的名字——“凝清籽”,是润心果的上古变种,培育成熟后,清润灵韵能直接滋养道基,压制心魔的效果远超普通润心果。
淡金色种子名为“脉灵种”,专门用于强化灵田与灵脉的绑定,种植后可让灵田灵韵循环效率翻倍。而那枚暗红色种子,名为“赤阳种”,虽是火属性灵植,却能中和火灵韵的驳杂,恰好克制焚火堂的功法缺陷。
“竟是上古灵植的传承种子!”李长生心中狂喜。这三枚种子,无疑是应对当前危机的关键——凝清籽能加速他的修行,脉灵种能强化灵田与阵法,赤阳种则能针对性克制焚火堂,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
他刚将石盒收好,忽然感知到山外围传来密集的火属性灵韵波动,比之前集结时浓烈了数倍。显然,焚火堂的大部队已经出发,目标直指青云峰。更让他警惕的是,这股灵韵中,夹杂着一道极其霸道的气息,远超墨鸦和陈炎,想必就是焚火堂的堂主。
李长生不再犹豫,转身朝着道观方向返回。他需要尽快将上古聚灵法融入灵田培育,种下这三枚种子,同时进一步加固灵植迷踪阵。焚火堂的攻势即将到来,他必须在对方抵达之前,做好万全准备。
返回灵田时,灵脉支流已经开始顺着镇脉碑的牵引,向灵田下方延伸。土壤中的灵韵浓度又提升了一成,灵润麦的叶片泛着更浓郁的青绿,润心果的清润灵韵也愈发精纯。李长生没有浪费时间,立刻按照碑上的聚灵法,用灵犀锄在灵田边缘刻画新的灵纹,将灵脉支流的灵韵引入灵田。
他先将脉灵种播种在灵田核心区,以灵泉之水浇灌,再用灵犀锄注入灵力,引导其与灵脉支流绑定。脉灵种入土即发,嫩芽破土而出,淡金色的根系快速延伸,与灵脉支流缠绕在一起。瞬间,整个灵田的灵韵循环速度暴涨,灵润麦和润心果的灵韵浓度肉眼可见地提升。
接着,他在灵田东侧播种凝清籽,西侧播种赤阳种,分别用清润灵韵和温和的火灵韵(从火焰令牌中剥离的纯净部分)滋养。做完这一切,天已近黄昏,山外围的火属性灵韵越来越近,焚火堂的修士已抵达青云峰下。
李长生站在灵田边,望着长势愈发旺盛的灵植,以及隐于浓雾中的道观,眼神沉稳。灵气复苏的浪潮让灵脉觉醒,镇脉碑的古秘为他提供了传承助力,而焚火堂的威胁,则是他踏入修行界的第一场真正考验。
山风渐紧,带着焚火堂躁进的火灵韵,吹拂着青云峰的浓雾。灵植迷踪阵的灵韵在聚灵法的加持下愈发凝练,灵田中的灵植与灵脉、灵泉形成完美循环,一道无形的防御屏障,已悄然成型。
小说《灵气复苏,我在道观种田》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