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沈砚之温舒然章节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

作者:暴躁咸水鸭

字数:498953字

2025-11-09 08:01:18 完结

简介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暴躁咸水鸭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沈砚之温舒然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天启二十三年,冬月初七。紫禁城被一场连绵的冷雨裹缠了三日,铅灰色的云层低得仿佛要压垮太和殿的琉璃瓦。东宫偏殿“静思苑”内,更是弥漫着一股比殿外寒气更刺骨的死寂——七皇子沈砚之已在此昏迷了整整三个昼夜。

雕花拔步床上,沈砚之的眼睫终于极轻地颤了颤。先是一丝微弱的光透过眼缝挤入混沌的意识,紧接着,喉咙里涌上的药苦味如同浸了冰的针,扎得他猛地倒抽一口冷气。他想咳嗽,胸腔却像被巨石压住,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疼,额角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濡湿了鬓边的发丝。

“殿下!殿下醒了!”守在床边的小太监小禄子惊得差点摔了手中的药碗,连滚带爬地往外跑,“快去禀报李院正!七殿下醒了!”

殿内只剩下沈砚之一人。他费力地转动眼珠,打量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寝殿。四壁悬挂的淡青色纱帐已有些陈旧,边角磨出了毛边;床头紫檀木小几上,叠放着几本翻旧的医书,最上面那本《青囊秘要》的封皮,还留着母妃宸妃生前用朱砂点的批注;墙角的铜鹤香炉里,燃着安神的檀香,烟气袅袅,却驱不散满殿挥之不去的药味。

他记得昏迷前的最后一幕——昨日午后,他在御花园的海棠坞看书,二皇兄赵承煜的贴身太监提着食盒走来,笑着说“皇后娘娘亲手做了桂花糕,特赏给七殿下补身子”。那桂花糕蒸得软糯香甜,入口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异香,他只吃了一口,便觉腹中绞痛,眼前发黑,再醒来时,已是此刻。

“又是……寒魄散吗?”沈砚之在心底苦笑。这已是半年内第三次“偶感恶疾”了。第一次是春日里喝了赵承煜送来的“润肺汤”,高烧不退;第二次是夏日里用了魏皇后赏赐的“冰肌膏”,手臂红肿溃烂;这次更直接,竟是明目张胆地在糕点里动手脚。寒魄散是前朝禁药,无色无味,微量服用只会让人日渐虚弱,状似体虚,长期累积却能损伤五脏六腑,最终在痛苦中“病逝”。魏皇后和赵承煜,是铁了心要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

“咳咳……”剧烈的咳嗽打断了思绪,沈砚之咳得浑身发抖,嘴角溢出一丝黑褐色的血迹。他急忙用锦帕捂住嘴,看着帕子上那点刺目的颜色,瞳孔骤然收缩。前世他便是这样,被这毒药一点点蚕食,最终在江南“病逝”,直到死都不知道母妃的死因另有隐情。这一世,他重生回到十五岁,绝不能重蹈覆辙!

“七殿下!”太医院院正李太医急匆匆地走进殿内,身后跟着两名年轻太医。李太医年过花甲,须发皆白,一身藏青色官袍洗得发白,是太医院中少数几个还念着宸妃旧恩的老臣。他快步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为沈砚之搭脉,手指刚触到腕间,脸色便瞬间凝重起来,指尖不受控制地颤抖。

“院正大人,”沈砚之艰难地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臣弟……是不是……活不成了?”

李太医浑身一震,急忙收回手,避开沈砚之的目光,低声道:“殿下说笑了!您只是体虚,偶感风寒,臣这就开方调理,定能让殿下康复!”他嘴上说着宽慰的话,可眼底的绝望却瞒不过沈砚之。寒魄散的脉象他太熟悉了——那是一种如同冬日寒潭般死寂的脉象,纵是他耗尽毕生所学,也无力回天。

沈砚之看着李太医躲闪的眼神,心中了然。他没有再追问,只是轻声道:“有劳院正大人了。”他知道,在这皇宫中,人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李太医能冒着得罪魏皇后的风险,一次次为他“续命”,已是仁至义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二皇子殿下驾到——”

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随即又恢复了那副病恹恹的模样。他调整呼吸,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虚弱,连眼皮都懒得抬起,只任由沉重的睡意再次袭来——他要让赵承煜以为,他已病入膏肓,不足为惧。

赵承煜身着一身月白色锦袍,腰束玉带,面如冠玉,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缓步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名侍从,一名捧着食盒,另一名提着药罐。“听闻七弟醒了,为兄特意过来看看。”赵承煜走到床边,语气关切得仿佛真的是疼爱弟弟的兄长,“感觉好些了吗?昨日你突然晕倒,可把为兄吓坏了,连夜守在殿外,直到天亮才敢离开。”

“劳烦二皇兄挂心……臣弟好多了。”沈砚之虚弱地开口,声音细若蚊蚋,连头都抬不起来。

赵承煜笑了笑,示意侍从将食盒打开,里面是一盅热气腾腾的汤药,琥珀色的药汁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是为兄特意让人熬的安神汤,用了西域进贡的雪莲和千年人参,最是滋补。七弟身子弱,快趁热喝了吧。”他亲自端起汤盅,拿起银汤匙,舀了一勺递到沈砚之嘴边。

沈砚之鼻尖微动,闻到了一丝与昨日糕点中相似的异香。他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感激的神色,微微张开嘴。就在汤匙即将碰到嘴唇的瞬间,他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头偏向一侧,“呕”地一声,吐出一口黑血,溅在锦被上,如同绽开的墨梅。

“哎呀!七弟你怎么了?”赵承煜故作惊慌地放下汤盅,拿出锦帕为沈砚之擦拭嘴角,眼中却飞快地闪过一丝不耐烦,“是不是药太苦了?为兄再让人加点蜜饯?”

“不……不用了,”沈砚之喘着气,虚弱地说,“臣弟……实在没胃口,怕是辜负了皇兄的好意。”他知道,赵承煜这是嫌他死得太慢,想在这安神汤里再加一剂猛药。可他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

赵承煜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也罢,那七弟先歇着,为兄晚些再来看你。”他转身对李太医吩咐道,“李院正,一定要好好照顾七弟,若是七弟有什么闪失,唯你是问!”

“臣遵旨。”李太医躬身应道。

赵承煜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侍从离开了。殿内再次恢复平静,李太医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走到床边,低声道:“殿下,您刚才太冒险了。”

沈砚之看着李太医,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院正大人,我知道您为难。但我不能喝那碗汤,喝了,我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李太医叹了口气,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给沈砚之:“这是臣偷偷配制的护心丹,能暂时压制寒魄散的毒性,只是……治标不治本。殿下,您这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沈砚之接过瓷瓶,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吞下,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胸口的疼痛缓解了不少。“院正大人,我知道。但我不能就这么死在京城,我还有事要做。”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我想知道,当年我母妃……真的是意外落水吗?”

李太医浑身一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急忙捂住沈砚之的嘴:“殿下!这话可不能乱说!宸妃娘娘的事……是陛下亲自定论的,意外落水,节哀顺变啊!”

沈砚之看着李太医惊慌的眼神,心中更加确定,母妃的死绝不是意外。前世他直到死都以为母妃是失足落水,直到重生后,才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察觉不对劲——母妃水性极好,怎么会在浅水区落水身亡?而且落水前几日,她还特意让人给远在江南的外公送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魏氏乱政,儿臣危矣”八个字。

“院正大人,我知道您知道些什么。”沈砚之抓住李太医的手,眼神坚定,“我母妃待您不薄,当年您父亲被诬陷贪腐,是母妃在父皇面前力保,您才能进入太医院。如今我身陷囹圄,只有您能帮我了。”

李太医看着沈砚之眼中的恳求,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当年宸妃娘娘落水前,曾召臣去诊脉,说腹中绞痛,臣当时查出娘娘体内有寒魄散的残留,但……但皇后娘娘就在旁边,臣不敢声张。后来娘娘落水,臣去抢救时,发现娘娘的指甲缝里,夹着一缕月白色的丝线——那是二皇子殿下常穿的锦袍料子。”

沈砚之浑身一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果然!母妃是被魏皇后和赵承煜害死的!他们不仅毒杀了母妃,还要斩草除根,除掉他这个唯一的后患!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陛下有旨,宣七皇子沈砚之即刻前往江南云溪县休养,无召不得回京!”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总管捧着明黄色的圣旨,快步走了进来。沈砚之和李太医都是一惊,面面相觑。赵承煜刚走,父皇就下了这样的旨意,显然是早有预谋。

“七皇子殿下,接旨吧。”内侍总管面无表情地说。

沈砚之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李太医按住:“殿下身子不适,臣替您接旨。”

李太医接过圣旨,展开宣读。圣旨内容简洁明了,无非是说沈砚之“自幼体虚,需离京静养”,命他三日内启程前往江南云溪县,由当地官府照料,无召不得回京。沈砚之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他知道,这道圣旨看似是父皇的“体恤”,实则是魏皇后和赵承煜的算计——将他赶出京城,远离权力中心,他们便能更加肆无忌惮地培植势力,为夺取储位铺路。

“陛下圣恩浩荡,七殿下可要好好在江南休养。”内侍总管宣旨完毕,皮笑肉不笑地说,“杂家已让人准备好了行囊和护卫,三日后准时启程。”

沈砚之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内侍总管一眼。他认得这个人,是魏皇后的心腹太监李德全。看来,他这一去江南,前路必定布满荆棘。

李德全离开后,李太医看着沈砚之,脸上满是担忧:“殿下,江南虽好,却是远离京城的是非之地,您此去……”

“院正大人,”沈砚之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江南,我非去不可。留在京城,我只能任人宰割;去了江南,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听说江南温家是医药世家,藏有许多失传的医典和秘方,或许他们能解我身上的寒魄散之毒。还有,我母妃的外公家就在江南,或许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李太医点点头:“温家确实名满天下,家主温衍之更是神医在世,若是能得到他的相助,殿下或许真的有救。臣这就为您准备一些常用的药材和医书,再写一封推荐信,或许能帮上您。”

“多谢院正大人。”沈砚之感激地说。

李太医离开后,沈砚之靠在床头,望着帐顶的流苏,心中百感交集。前世他去江南后,整日消沉,最终在绝望中病逝。这一世,他要改变命运。他要活下去,要找到温家解毒,要查明母妃死亡的真相,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向魏皇后和赵承煜复仇!

傍晚时分,小禄子进来禀报,说行囊已经准备妥当,赵承煜派来的护卫也已在宫外等候。沈砚之点点头,在小禄子的搀扶下,缓缓走下床。他换上一身素色锦袍,看着铜镜中那张苍白消瘦的脸,心中暗下决心:“京城,我一定会回来的。魏皇后,赵承煜,你们欠我的,欠母妃的,我定会一一讨还!”

他最后看了一眼静思苑,看了一眼这座囚禁了他十五年的皇宫。殿外的冷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知道,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他别无选择。

走出宫门,沈砚之看到一辆简陋的马车停在路边,马车旁站着六名身着黑衣的护卫,个个身材高大,眼神锐利,显然是赵承煜精心挑选的高手——名为护卫,实则是监视。沈砚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人,正好可以用来“掩人耳目”。

他登上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街角。那里站着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眼神警惕地看着马车,看到沈砚之的目光时,悄悄比了一个手势——那是母妃旧部的暗号!沈砚之心中一喜,知道那是母妃当年安排在京城的暗线,如今特意来送他。

马车缓缓驶动,离开皇宫,驶向城外。沈砚之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江南云溪县,不仅有温家,还有母妃的旧部,更有他前世未曾察觉的机遇。他知道,离京后的第一晚,那名青衣少年定会来找他,而那,将是他复仇之路的第一步。

车外的雨渐渐停了,一轮残月从云层中探出头来,洒下清冷的光辉。沈砚之睁开眼,望着车窗外飞逝的夜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江南,我来了。属于我的命运,从此刻开始改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