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都市脑洞小说——《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由知名作家“爱吃比萨饼的常晓素”创作,以何雨柱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5章,25040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刚才我看您打的太极,手势像在捉鱼,步法像在泥里趟,是不是有什么讲究?”老者惊讶地看了何雨柱一眼:“不错,小兄弟有点眼力。太极讲阴阳,步如趟泥,其实是在练劲,运化气血……”话到此处,他不再多言。“你若…

《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精彩章节试读
“刚才我看您打的太极,手势像在捉鱼,步法像在泥里趟,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老者惊讶地看了何雨柱一眼:“不错,小兄弟有点眼力。太极讲阴阳,步如趟泥,其实是在练劲,运化气血……”
话到此处,他不再多言。
“你若真对国术有兴趣,可以来天桥水沁亭的武术茶社找我,我们可以聊聊。”
“老先生,那您这几条鱼……能卖我吗?”何雨柱笑着看向水桶。
桶里有三条草鱼,每条约莫三斤。
老者一愣,随即哭笑不得。别人一听“武术茶社”,往往激动不已,这小子却只惦记他的鱼。
“三条不能全给你,我得留一条自己吃。这样吧,这两条算你一万块,另一条我带走。”
“这怎么好意思占您便宜?现在物资紧张,大家都不容易。我给您两万,鱼我买了。”
何雨柱爽快地数了钱递过去,又问道:“对了,老先生怎么称呼?”
见他如此痛快,老者眼中掠过一丝趣色。
“别客气,他们都喊我老李头,名字不过是个代号,你叫我老李就好。”
老李头看着何雨柱,神情愉悦。
“那哪行,您年长,我还是称呼您李老吧。不好意思再聊了,我得赶去丰泽园,李老,回头见。”
何雨柱将两条草鱼装进袋子,向老者道别后,转身离开。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老者先是一怔,随即摇头轻笑,觉得今天格外有意思。
“不知道古玉空间的井水对鱼有没有催生效果?”
何雨柱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穿行街道,引来不少路人羡慕的目光。他并未在意,一路朝丰泽园方向驶去。在一个无人的胡同角落,他带着自行车进入了古玉空间。
“咦?”
他提着水桶走到古井边,正要取水养鱼,却忽然愣住——古井竟泛着一层氤氲的银光。
那光芒仿佛有魔力,吸引何雨柱走近细看。
嗖——
银光如流萤飞散,倏地没入他的眉心。
何雨柱一惊,伸手去挡,却发现自己毫发无伤。
“怎么回事?”
他怔了片刻,只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脑海轰然一震,某种神秘力量随之扩散。
即便遮住双眼,他依然能清晰“看见”古玉空间的一切:古井旁枯死的老树抽出新芽,农场的红薯苗绿意盎然,锄头静置一旁,渔场水面清澈却无鱼,牧场仍是待开垦的褐土地。
“这莫非就是小说里写的‘神识’?”
何雨柱放下手,强压心中的震撼。闭上眼,古玉空间的景象依旧清晰浮现。
他面露喜色,再次从古玉中退了出来。
回到胡同中,他竟能清晰感知到方圆五百米内的细微动静。
这神识觉醒,无疑是逆天的能力。
何雨柱重新进入古玉,走到枯死老树前。
老树竟发出了新芽,他心中一震。
连忙打了一桶水,浇在树根处。
原本干枯的树干渐渐冒出嫩绿的芽点。
嫩芽在井水的滋养下,缓慢而持续地生长。
他又试着多浇了些水,却发现效果减弱了。
看来老树吸收井水有限度。
不知井水对草鱼是否也有用?
何雨柱取出两条草鱼,走到渔场池塘边。
将鱼放入水中,再倒入些井水。
哗——
两条草鱼立即扑腾着游近,争相张口喝起水来。
他看得怔住。
更让他惊讶的是,喝了井水的草鱼体型迅速变大,约莫二十斤重。
其中一条腹部鼓胀,喝完最后一口水后,身子突然一颤,开始产卵。
卵中游出密密麻麻的小鱼,约六十多条。
小鱼一出现,便纷纷争抢井水,身体也由指甲盖大小长到了拇指粗细。
何雨柱心中一动,又去打水。
如此反复四次后,池塘里鱼群密集,他心中狂喜。
看来每条草鱼大约能长到二十斤,之后便不再长大。
这年代,一斤草鱼差不多三千元。
一条二十斤,就是六万。
六十条便是三百六十万。
一天就能赚三百六十万!
何雨柱愣住了。
种番薯一天不过七十万,养草鱼才是暴利啊。
“得找找销路才行。”他心想。
卖番薯赚不了多少钱,何雨柱打算晚上收拾一下农场。
直接改种药材。
试试能培育到什么程度。
至于那些草鱼——
他猛地想起一个地方,对啊,怎么早没想到?
可以卖给丰泽园啊。
现在自己就在丰泽园做学徒,师傅张卫国是那里的大厨。
丰泽园每天鱼的用量很大,需求一直不少。
想到这儿,何雨柱一刻也等不了,立即离开空间。
骑上自行车,直奔丰泽园。
“师弟,你可来上班了,家里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何雨柱一到丰泽园,师兄刘龙就迎了上来。他头戴白色厨师帽,是这里的二厨。
今年二十五岁,
为人憨厚朴实。
何雨柱昨天突然请假说家里有事,现在回来了,
刘龙赶紧过来问候。
“柱子,家里怎么样了?有你父亲的消息没?”
师傅张卫国手里拿着抹布,
擦了擦手,
见到何雨柱来了,也关切地问道。
“师傅,师兄,让你们担心了。我父亲已经找到了。”
何雨柱把昨天报警,警察带他找到想要丢下他和妹妹何雨水的父亲何大清的事说了一遍。
张卫国和刘龙一听竟是这么个情况,
都十分气愤。
“你父亲怎么能这样?为了个寡妇,连自己孩子都不要,这哪配做父亲?”
“事情怎么处理的?要师傅帮忙吗?”
张卫国一直很看重这个徒弟,
因为他很有做菜的天分。
师兄刘龙也说:“师弟,我跟师傅都不是外人,家里有什么困难就说,师兄替你撑腰。”
见师傅和师兄这么关心自己,
何雨柱心里一暖。
前世自己太糊涂,听信秦淮如的话,跟张卫国和刘龙断了联系。
这年头师徒情分看得重。
前世那些年,张卫国和刘龙对他是真心实意的好。
何大清跑路后那段时间,也多亏他们接济何雨柱和妹妹何雨水。
要不是他们,
那些年何雨柱的日子肯定更难过。
想到这些,何雨柱有些感慨,
却也觉得庆幸。
还好,一切还能重来。
“我已经和警方处理好了,我父亲离开前,得把房子转到我名下,另外每月给我汇十万,当是生活费。”
“当然,生活费是给我妹妹的,我自己能自食其力。”
何雨柱说道。
听到何雨柱要何大清过户房子给他,
师父张建国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
“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倒是挺活络,这主意不错。”
师兄刘龙也说:“我也觉得这样挺好,师弟真是长大了。”
“你父亲跟白寡妇走了,凭你的手艺,好好学,尽快升上二厨。做菜如做人,以你的天分,当上大厨并不难。”
“说不定将来还有机会参加国宴。”
张建国看向何雨柱的目光里充满疼爱。
“上手试试,让师父看看你最近厨艺进步得怎么样。”
何雨柱本打算趁机向师父张建国提辞职的事,
没想到张建国却说要考他手艺。
他有些无奈,
刚想开口,师兄刘龙以及帮厨王叔和其他几名伙计也跟着起哄。
“对对,柱子,露一手吧,看看你最近练得怎么样。”
“是啊,常看你练手,应该进步不小吧。”
见大家这么热情,
何雨柱只好苦笑着答应。
“行吧,那我就试试,今天做个炒鸡蛋,请师父和师兄指点。”
这同样是丰泽园里的一道菜。
听何雨柱只做炒鸡蛋,张建国几人都不由一愣。
“柱子,你师父考你,好歹也做个东坡肘子、麻辣豆腐、宫保鸡丁什么的,就做个炒鸡蛋,这未免……”
丰泽园的柳经理走了过来,
听见何雨柱要做炒鸡蛋,
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在大家眼里,炒鸡蛋最简单,可其实它反而是最难的。”
何雨柱不多解释,直接拿起碗开始打蛋。
“哦?炒鸡蛋还有这么多讲究?”
看何雨柱熟练地敲蛋入碗,
柳经理觉得好笑。
“平时看你师父他们炒蛋,都是直接打进锅里炒,感觉没什么特别啊。”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一脸不解。
师父张建国也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望着何雨柱。
炒蛋的做法虽多,
但他张建国擅长的不是菩提玉斋,
而是川菜,而且也算不上精通。
“炒蛋要香、松、嫩、滑,其中‘松’最关键,得让空气充分打进蛋液,就像做蛋糕要松软一样。”
“今天,我就亲自下厨一次。到底好不好,等吃完了,请师傅和柳经理再给评价。”
何雨柱微微一笑,这样说道。
在师傅张建国和柳经理等人注视下,他麻利地点火、架锅、热油,又将第一遍的油倒掉。
“油温是关键,不能用滚油,一滚蛋就老了。”
他调整好火候,回头向师兄刘龙示意:“师兄,麻烦递我一下。”
“好。”
刘龙不多话,将盛蛋液的碗递了过去。
只见何雨柱沿锅边缓缓倒入蛋浆,动作流畅。
约十秒后,他用铲子将已成型的蛋块铲起,盛入瓷盘。
那鸡蛋层层叠叠如云,热气袅袅,蛋香扑鼻。
无论色泽还是气味,都显出不一般的手艺。
“柱子兄弟,这蛋好像还没全熟啊?”
帮厨王叔凑近看了看,指着鸡蛋说。
“就是要借余温慢慢烫熟,这样鸡蛋才嫩,才能保留原香。”
何雨柱笑着解释。
众人一听,纷纷露出恍然的神情。
张建国也有些惊讶,这徒弟什么时候懂得这么细致了?
他忍不住上前,夹了一筷送入口中。
刘龙等人也都好奇地围过来。
“师傅,味道如何?”
可张建国却怔在那里,细细咀嚼,表情越来越复杂。
刘龙也夹了一块尝了尝。
紧接着,他也像定住了一般,愣在原地。
又夹了一筷,慢慢品味,神情专注。
“张师傅、刘师傅,你们吃个炒鸡蛋怎么这副模样?难道是柱子没炒熟?”
柳经理看得好笑,也上前尝了一口。
结果,他也愣住了。
他整个人像是着了魔一般。
小说《四合院:我的父亲要私奔》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