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都市脑洞类型的小说,那么《东方红!农工复兴》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无情的码字机”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张扬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3章,13826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都让开!都让开!领导先检查!”“别围一团!安全距离两米!你——对,就是你,往后退!”“把围挡再往外移一尺!谁把安全帽系带松开了?!”办公楼那一串人马像刀锋一样切进车间。设备科、安环部、质检部、人事、…
《东方红!农工复兴》精彩章节试读
“都让开!都让开!领导先检查!”
“别围一团!安全距离两米!
你——对,就是你,往后退!”
“把围挡再往外移一尺!谁把安全帽系带松开了?!”
办公楼那一串人马像刀锋一样切进车间。
设备科、安环部、质检部、人事、供应链、财务,各色袖标在人群中穿梭。
喇叭嗡嗡,口号此起彼伏。围看设备的工人们一阵哄散,但目光却像磁铁一样仍黏在那五条闪着冷光的全新生产线身上。
赵德柱走在最前,脚步既快又稳。
停在第一条自动化装配臂前,他仰头打量,眼底的震惊被他压得极死:“张扬。”
“嗯?”
“张厂长。这是你说的——新生产线?”
张扬点了点头,声音干净利落:“有问题?”
“都别愣着!”赵德顺挤到前面,抖了抖袖子里夹着的烟盒,眼珠子转了转,抬手就喊,“技术主管呢?把技术主管叫过来!”
“在在在。”一个三十多岁的技术主管急匆匆奔来,额角全是汗。
“你看看,这是个啥?”赵德顺扬着下巴,像个急于证明自己专业的监工,“型号?产地?工艺路线?适配车系?你给我一条条说清楚!”
主管抹了把汗,手却不敢伸过去碰,眼神从机械臂端的关节滑到编码器,
再滑到末端的快换夹具,又移到侧边的电控柜和控制触屏,嘴唇抖了抖:“我……我没见过。”
“什么?”
“你干了几十年的机械,你跟我说没见过?”赵德顺声音拔高,“你是技术主管,这玩意儿你都不认识?”
主管被吼得脸红脖子粗,硬着头皮:“报告领导,这套结构设计、参数密度、总线布局、安全回路……
我只在国外期刊见过类似影子。这具体型号,国内目前……我确实没见过。”
“见都没见过,你这主任当得倒是舒服!”赵德顺一甩手。
“闭嘴。”赵德柱冷冷看了他一眼。目光再落回设备上,“张厂长,这东西——你从哪儿弄来的?”
赵德柱拉着张扬的小手,拉到了一边,
“我亲爱的代理厂长,这不会是走私货吧?
我知道公司困难,那也不能违法啊!”
张扬没有急着答。他走到第二条履带总装传送线前,把手背贴在护罩上,
随后侧过身,眼神锋利却不带火:“你自己看呗。”
“让一让。”赵德柱摆摆手,自己走上前去。
张扬指的是一块金属的铭牌,
他忍不住俯身,拿出老花镜戴上。手指在那块金属牌上停了一秒。
“怎么写的?”老吴忍不住问。
赵德柱没有立刻回答。他抬头,复杂地看了张扬一眼,像是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泄露情绪,
只是淡淡把身子挪了挪,让大家都能看清:
MADE IN CHINA
东方红·装甲分层制造—DL-120型
制造批次:D97-09
工艺编号:GZ-12-α
质检章:合格(红印赫然)
人群里“嗡”的一下炸开。
“中国造?!”
“还是中文铭牌!”
“不是洋货、不是外贸贴牌?”
“东方红……这不是我们自己厂的标识体系?”
“批次、工艺编号……全齐!”
“承认了吧——国产。”老吴眼睛亮得像孩子,“不看人家脸色的那种国产。”
赵德柱没有笑。他伸手把旁边的HMI触屏唤醒,屏幕一亮,界面清清楚楚地跳出:
语言:中文(默认)
工艺:履带装配/底盘联调/节拍测试
安全回路状态:正常
光栅:闭合
急停:未触发
他像被人从背后重重推了一把,踉跄着退半步,眼眶居然微微发热。
“中文默认……”他咬了咬后槽牙,声音发涩,“我们以前点开,永远是英语先排第一,
得一层层找‘简体中文’。现在,一上来就是中文。”
张扬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像在战场上交接下一步的攻势:“赵厂,不是走私,不是淘汰。我们自己的。”
赵德柱盯着他,眼里翻涌着几十年老厂长才有的谨慎与狠劲:“我亲爱的代理厂长,你说实话——这不会是走私货吧?贴牌翻译的??”
话音落地,四周又是短促的静。
张扬没有回嘴,他只是把赵德柱带回那块铭牌前,指尖敲了敲那行字,
然后再把HMI界面的语言栏点开又关上,最后朝远处装甲热压台的中文安全注意事项示意:“看清楚了吗。”
赵德柱呼吸重了两下,忽然像下了某个重大决定似的,抬手在张扬上臂“砰”地拍了一掌:“好!”
那一声“好”,像锤子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口上。
“哎哟喂——真是新线啊!”
“我就说嘛!知识就是力量!”
“年轻人就是有办法呀!张厂长这波,牛!”
“谁说我们的机械产线比欧美的就落后?我看不见得嘛!”
“你们看这自动化程度,这模块密度,这节拍分流,啧啧啧……”
“等等——我咋看着不像拖拉机的线啊?”
“是啊,这末端工装、这热压平台,像是装甲件、火控辅装那路子……”
“嘶——对啊,我们拖拉机的生产线,怎么会需要这些结构?”
“你小声点!这话能乱说?”
“张厂长,年轻有为!真让我们开了眼!”设备科主任立马换了张脸,嘴角快咧到耳根,
“我参与过两次外厂的线体改造,这规格——世界级。”
“知识就是生产力嘛!”安环部拍着胸脯
“等等。”站在生产线旁边的老吴忽然开口,眼神沉稳,
“我问一句正经的。张厂长——这五条线,看起来不像拖拉机生产线啊,
我之前参观过华夏第三军工厂,倒是见过类似的!”
小说《东方红!农工复兴》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