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小说,名为《欢喜三冤家》,这是部职场婚恋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林野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辞安故野”大大目前写了138652字,最新章节第11章,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主要讲述了:林野的瓷坊里,窑火“噼啪”地舔着窑壁,映得他脸颊通红。他手里捏着两块拼在一起的瓷片,对照着上面的冰裂纹路,一点点往釉料里添草木灰。沈知夏蹲在旁边,手里捧着那本《窑火记》,逐字逐句念着沈爷爷关于釉料配比…
《欢喜三冤家》精彩章节试读
林野的瓷坊里,窑火“噼啪”地舔着窑壁,映得他脸颊通红。他手里捏着两块拼在一起的瓷片,对照着上面的冰裂纹路,一点点往釉料里添草木灰。沈知夏蹲在旁边,手里捧着那本《窑火记》,逐字逐句念着沈爷爷关于釉料配比的记载:“‘青灰三钱,松木灰五钱,需经三晒三筛,混以山泉水调之……’哎,这‘三钱’到底是多少啊?”
“我这有秤。”林野从工具箱里翻出个巴掌大的小秤,黄铜秤盘磨得发亮,“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说是当年专门用来配釉料的。”他小心翼翼地称出青灰,又筛松木灰,动作比平时烧瓷时认真了十倍,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温砚则坐在一旁的木凳上,手里拿着纸笔,根据图纸上的符号和日记里的描述,画着瓷坯的样式。他画得极慢,笔尖在纸上顿了又顿,偶尔抬头看看林野调釉料的动作,或是问问沈知夏日记里的细节,眉头微蹙,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谜题。
“差不多了。”林野把调好的釉料倒进瓷碗里,釉色是淡淡的青,透着点玉般的润感,“看着比我平时调的顺眼多了。”他拿起一个素白的瓷杯坯子,用软笔蘸着釉料细细涂抹,杯口、杯身,连杯底的小圈都没放过。
沈知夏凑过去看:“涂这么厚?不怕烧裂了?”
“日记里说,这釉料得厚涂,才能烧出冰裂纹。”林野头也不抬,“我爷爷当年试了七次才成,我这才第一次,裂了也正常。”话虽这么说,他涂釉料的手却更稳了。
温砚放下笔,拿起画好的图纸:“瓷坯的弧度我改了三次,照着你祖父画的图样,应该能让釉料在烧制时自然流动,形成日记里说的‘流云纹’。”图纸上的瓷杯线条简洁,杯身一侧画着疏朗的梅枝,正是温祖父当年的手笔。
将上好釉的瓷杯坯子放进小窑时,太阳刚爬到头顶。林野封好窑口,调整好风门,看着窑火渐渐转成橘红色,才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得烧六个时辰,晚上才能开窑。”
“要不……我们去王大爷那儿蹭碗面?”沈知夏摸着肚子,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就说帮他修修那个快散架的鞋架。”
林野刚要应声,温砚忽然指着瓷坊门口:“有人。”
三人同时转头,只见姓刘的老头正站在门口,手里把玩着个旧算盘,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窑的方向,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看得人心里发毛。
“刘老头,你在这儿干啥?”林野猛地站起来,下意识地挡在窑前。
老头慢悠悠地走进来,目光扫过桌上的瓷片和图纸,最后落在林野身上:“小林老板,听说你在捣鼓老玩意儿?”他从口袋里摸出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往桌上一放,“这里面是五千块,买你手里那两块破瓷片,还有那本旧日记,够意思吧?”
沈知夏一把将信封扫回给他,眼里冒着火:“谁要你的钱!我们家的东西,就算是块破木头,也不卖你这种不怀好意的人!”她顺手抄起墙角的鸡毛掸子,这还是上次林野撞坏她花盆时,她用来“教训”他的家伙,此刻挥得呼呼作响,“赶紧走!再敢来捣乱,我就叫街坊邻居来评理,让大家都看看你这老狐狸的真面目!”
老头也不恼,弯腰捡起信封,拍了拍上面的灰:“小姑娘脾气挺爆,跟你奶奶当年一个样。”他眯起眼睛,眼角的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我好话放在这儿,五千块只是定金,你们要是肯把东西交出来,我再加十倍,保你们这辈子不愁吃穿。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顿了顿,目光像刀子似的刮过那座窑,“这老巷子,可经不起折腾。”
“你吓唬谁呢!”林野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我爷爷的东西,我守得住!”
温砚一直没说话,此刻忽然开口,声音清清淡淡的:“刘先生若是真心喜欢老手艺,不如堂堂正正地学,耍这些手段,不怕坏了行当里的规矩?”
老头看了温砚一眼,像是没料到这个文弱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愣了愣,随即冷笑一声:“规矩?能当饭吃吗?”他转身往门口走,走到门槛时又回头,“三天,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我再来。”
脚步声渐渐远去,瓷坊里却像是被投了块冰,冷得人心里发沉。
“这老东西,肯定没安好心。”沈知夏把鸡毛掸子往地上一摔,气呼呼地坐下,“他说‘经不起折腾’,是不是想毁了这窑?”
林野走到窑前,摸了摸发烫的窑壁,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要是敢来硬的,我跟他拼了!”
温砚捡起地上的图纸,仔细折好:“他不会明着来。这种人,最擅长趁人不备。”他看向那座窑,“我们得尽快烧出成瓷,找到秘方的关键。只有弄明白了祖辈们留下的东西,才能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等待开窑的几个时辰,变得格外漫长。三人轮流守在瓷坊,吃饭都是沈知夏跑回杂货铺随便扒拉两口,再给另外两人带点馒头咸菜。巷子里的风吹过瓷坊的窗户,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外面窥探,让人心神不宁。
好不容易挨到天黑,窑火渐渐熄了。林野按捺住激动,等窑温降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混合着陶土和釉料的热气涌出来,里面静静躺着那个青灰色的瓷杯。
“成了吗?”沈知夏踮着脚往里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野伸手把瓷杯拿出来,刚碰到杯身,就听见“咔”的一声轻响。他心里一沉,低头一看,杯身上裂了道长长的缝,从杯口一直延伸到杯底,像是被人用刀划开的,之前期待的冰裂纹和流云纹,半点影子都没有。
“裂了……”林野的声音有点发哑,手里的瓷杯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会裂呢?步骤都对了啊。”
沈知夏拿起那本日记,翻来覆去地看:“难道是我念错了?还是配比记错了?”
温砚接过裂了的瓷杯,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裂缝的走向:“不是配比的问题,也不是釉料的问题。”他指着裂缝最宽的地方,“这里的弧度太陡,烧制时受热不均,才会裂。是我画的图样有问题。”
“不关你的事。”林野摆摆手,把瓷杯放在桌上,“我爷爷当年试了七次呢,我这才第一次,算啥。”话虽这么说,他垂着的肩膀却透着股沮丧。
就在这时,瓷坊外面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三人对视一眼,林野抄起旁边的铁棍,温砚吹灭了桌上的油灯,沈知夏则摸到了门口的开关。
“谁?”林野低喝一声,猛地拉开门。
外面空空荡荡的,只有巷子里的风卷着落叶打旋。墙角的阴影里,似乎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快得像错觉。林野追出去看了看,只在地上捡到一块小石子,像是从什么地方扔过来的。
“他肯定在外面看着。”沈知夏的声音有点发颤,“他知道我们烧失败了。”
温砚捡起那块小石子,放在手里掂了掂:“他不是来捣乱的,是来看看我们到底成没成。”他看向林野,“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不然,他不会这么在意。”
林野愣了愣,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对!他越着急,越说明我们离真相不远了!”他拿起桌上的瓷片,“明天再试!这次我来调釉料,温先生你改图样,知夏你接着研究日记,我就不信烧不出来!”
沈知夏也挺直了腰板:“没错!当年我爷爷能成,我们仨凑在一起,肯定也能成!”
温砚看着重新振作起来的两人,嘴角露出一抹浅笑。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本《窑火记》上,仿佛有微光在字里行间流动。
或许前路依旧有阻碍,有算计,但只要这三个人还像现在这样,吵吵闹闹却又心连着心,就总有烧出“秘瓷”的那一天。而那个躲在暗处的姓刘的老头,不过是这场漫长约定里,一道必须跨过去的坎罢了。
(下一章预告:三人吸取教训,重新调配釉料、修改图样,第二次试烧前,王大爷突然送来一捧晒干的“松针灰”,说这是当年林爷爷最爱用的材料。开窑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一次,瓷杯上终于出现了淡淡的冰裂纹,可就在这时,巷子里突然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浓烟从林野的瓷坊后院冒了出来……)
(本章完)
小说《欢喜三冤家》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