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不等陈远站稳脚跟,他的整个世界,都被一种东西填满——绿色。

那不是充满生机的、悦目的绿,而是一种令人作呕的、蠕动着的、仿佛拥有了邪恶生命的墨绿色。

目光所及,无论是田埂、道路、荒坡,还是那片本该绿意盎然的禾苗……全都被一层厚厚的、正在缓缓移动的蝗蝻所覆盖。它们层层叠叠,互相挤压,发出一种细微却汇聚成令人头皮发麻的“沙沙”声,那是亿万万口器在同时啃食一切可食用植物的声音。

禾苗早已不见原本的模样,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子,而蝗蝻们还在沿着杆子向上攀爬,寻找任何一丝残留的绿色。一些低矮的灌木叶子已经被啃食殆尽,连树皮都露出了斑驳的痕迹。整个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张活着的、饥饿的、正在不断吞噬的地毯。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类似青草被碾碎又混合了某种昆虫分泌物般的腥臭气息,几乎令人窒息。

几个面黄肌瘦的农人,正绝望地拿着树枝、扫帚,在田埂上有气无力地扑打着,但他们的努力,相对于这无边无际的虫海,如同螳臂当车,显得那么可笑又悲壮。一个老农跪在田埂上,双手捧起一把蠕动的蝗蝻,看着它们从指缝间爬走,发出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

陈远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身体的酸痛在这一刻被完全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脊椎升起的寒意。教科书上的描述,纪录片里的镜头,在此刻这活生生的、铺天盖地的灾难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我去年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个蝗灾标本箱,跟这一比,简直就像个精致的微缩景观……这他妈的才是真实模式!’ 一股混杂着恶心、震惊和巨大压力的情绪攫住了他,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下意识地去摸背包侧袋里的哮喘喷雾,指尖触碰到那冰冷的金属罐,才稍微找回一丝现实感。

“主事……主事!” 随行吏员带着哭腔的呼唤将他彻底拉回现实,“您看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陈远猛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那令人作呕的空气,再睁开时,眼中的迷茫和震惊已经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取代。‘不行,不能怂!这么多人都看着呢!老子可是要用电灯照亮大唐的男人,岂能被这些小虫子吓倒!’

“慌什么!” 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强行压下的颤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镇定而有力,“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张拙!”

“卑职在!” 张拙虽然也是面色发白,但作为工匠头领,他比文吏们镇定得多。

“鸭舍!立刻把鸭舍车赶到那边虫量最密的荒坡下!小心卸车,别惊了鸭子!”

“其他人!跟我来,安抚百姓,清点我们带来的药材和工具!”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瞬间稳住了场面。农人们看到这群穿着官服的人非但没有逃跑,反而开始行动,绝望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陈远快步走向那几个还在徒劳扑打的农人,大声道:“老乡!别打了!这样没用!听我的,让你们的人都撤下来,保存体力!”

一个老农抬起浑浊的泪眼,看着这个年轻得过分、官袍皱巴巴还沾着尘土(骑马颠的)的官员,嘶哑道:“官爷……不打……不打庄稼就全没了啊……”

“光靠打,救不回多少!信我一次!” 陈远语气坚决,没有时间多做解释。他转身指挥吏员和护卫,“把我们带的辣蓼、苦参都搬过来,就近找水源,架锅熬煮!浓度要高!快!”

他又拿起几把特制的加大号捕虫网和铁锹,递给几个看起来还有力气的青壮:“你们几个,跟我的人一起,在靠近庄稼地的外围,挖浅坑,里面铺上草灰!动作快!”

众人虽然不明所以,但在陈远不容置疑的指挥下,还是迅速行动起来。熬煮草药刺鼻的气味开始弥漫,浅坑也陆续挖好。

而此时,张拙那边也已经准备就绪。十几个特制的、带有轮子和透气孔的竹木鸭舍被小心翼翼地推到了指定位置。随着闸门打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喂养、早已对蝗虫气味产生条件反射的鸭群,如同听到了冲锋号的士兵,争先恐后地“嘎嘎”叫着,扑向了那片覆盖着厚厚蝗蝻的荒坡!

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终生难忘。

只见那数百只鸭子,如同投入绿色海洋中的高效收割机,扁平的嘴巴以惊人的频率啄食着地上的蝗蝻。它们似乎天生就是为此刻而生,精准、高效,不知疲倦。鸭群过处,原本厚实的虫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疏,露出下面被啃噬得斑驳的地皮。

“吃……吃得好快!” 一个农人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

“神了!真神了!官爷养的这是神鸭啊!” 另一个老农激动得直接跪了下来,朝着鸭群的方向磕头。

陈远看着这景象,心中也是震撼不已,同时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生物防治yyds!看见没!这就是科学的力量!鸭鸭们,给力!今晚给你们加餐!’

但他知道,光靠鸭子还不够。他立刻指挥熬好浓稠草药汁的吏员:“用树枝扎成扫帚,蘸满药汁,在庄稼地边缘,特别是下风口,用力挥洒!形成一道药气屏障!”

带着刺鼻气味的药汁被挥洒出去,形成一片淡薄的雾气。那些试图向庄稼地移动的蝗蝻,接触到这雾气,果然出现了明显的回避和行动迟缓的现象。

“有效!药有效!” 负责喷洒的吏员兴奋地大喊。

同时,那些挖好的浅坑也开始发挥作用。一些受惊或盲目爬行的蝗蝻掉入坑中,被里面的草灰黏住,无法脱身。

陈远站在田埂上,如同一个战场指挥官,目光不断在鸭群、药雾屏障和捕虫坑之间巡视,根据情况不断微调指令。

“张拙!分一队鸭子,去东边那片坡地,那里的虫量又上来了!”

“药汁再加浓一点!对,就往那个方向洒!”

“捕虫坑边再安排两个人,把掉进去的虫子及时清理掩埋,防止它们爬出来!”

他的指挥有条不紊,多种措施协同进行,竟然真的在这片小小的区域内,初步遏制住了蝗蝻的蔓延趋势,保住了身后那片尚未被完全吞噬的禾苗!

亲眼看到希望的农人们,不再绝望哭泣,而是自发地组织起来,帮着运送物资、清理虫尸、协助驱赶鸭群。他们的眼神里,重新充满了干劲和对陈远的信服。

这场人与虫的局部战争,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鸭群早已吃得肚皮滚圆,行动迟缓下来,被赶回鸭舍休息。药汁也消耗殆尽。但成果是显著的——杨柳坡核心区域的蝗蝻密度下降了近七成,至少上百亩即将绝收的禾苗被抢救了回来!

看着疲惫不堪却满脸兴奋的属下和农人,看着那些在鸭舍里打着饱嗝的“功臣”,陈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肌肉都在抗议,但心里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充实感。

‘总算……没给穿越者丢脸。不过这只是个开始,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找来书吏,口述了一份详细的简报,记录了“以鸭治蝗”结合“土农药驱避”及“物理捕杀”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杨柳坡的首次实战效果,并附上了粗略的数据对比。他要求快马加鞭,将这份简报和初步总结的操作规程,立刻送往京城,呈报司农寺和陛下。

他知道,仅仅一个杨柳坡的成功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权威的支持,更广泛的资源,才能将这套方法推广到整个京畿灾区。

夜幕降临,虫鸣(幸存的)四起,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蝗虫特有的腥气。陈远没有选择回城,而是决定留在杨柳坡,他要亲眼观察夜间蝗虫的活动规律,也要防备蝗蝻的反复。

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就着油灯微弱的光芒,他一边揉着酸痛无比的大腿,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今天的观察和数据,内心依旧活跃:

‘鸭子吃撑了,明天得减量,分批放牧……草药储备不够,得让司农寺紧急调拨……是不是可以试试用声音驱蝗?敲锣打鼓?或者搞点更狠的……比如培养点蝗虫瘟病?算了,这个难度太高,可控性太差,万一玩脱了就是生态灾难……’

‘不过,今天这战绩,应该能堵住那些说风凉话的家伙的嘴了吧?哼,等老子回去,非得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带着疲惫、充实以及对未来的思虑,陈远在充斥着虫鸣与异味的帐篷里,沉沉睡去。而关于“陈监丞神鸭破蝗”的消息,已随着那份紧急简报,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向了长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