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历史脑洞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由作者“天使加百璃”倾情打造,以100598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木正居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看到这二字,朱元璋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眉。
北平
那不是他刚打算划给老四的封地吗?
天幕上,斗大的字体再次浮现。
【六元及第,名动天下。这位天纵奇才的北方士子,本该在翰林院中,开启他传奇的仕途。】
【然而,命运的洪流,从不给人喘息之机。】
【洪武三十一年,洪武大帝驾崩。】
这行字出现得猝不及防。
底下百官瞬间懵了,但还没来得及消化,朱元璋自己先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洪武三十一年。
这么一算……咱这是活了七十岁啊!
不错!不错!咱这辈子刀里来火里去,又是饥荒又是瘟疫,能活到古稀之年,赚大发了!
朱元璋心里那点因为天幕吊胃口而升起的郁闷,瞬间烟消云散,甚至还有点美滋滋。
然而,他这份好心情,在看到下一行字时,又消失了。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皇太孙?
哪个皇太孙?
朱元璋的脑袋嗡的一声,下意识回头盯住了自己的好大儿朱标。
而朱标,此刻也已经面无人色。
父皇驾崩后,登基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允炆?
那他呢?
一种彻骨的寒意,瞬间贯穿了朱标的四肢百骸。他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
“太子殿下!”身旁的官员连忙扶住他。
而其余官员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何是皇太孙继位?”
“太……太子殿下呢?”
“允炆?那不是太子庶出的次子吗?皇嫡长孙雄英殿下呢?”
百官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整个奉天殿前乱成了一锅粥。
朱元璋的呼吸骤然粗重,他看了一眼脸色惨白的朱标。
如果标儿不在世了,换别人继位也可以理解。
可继位的,怎么会是允炆那个庶出的?
咱的皇长孙雄英呢?
朱元璋的大脑一片空白。
总不可能咱的雄英也不在了吧?
想到这,他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他最心爱的好大儿,他最看重的好长孙,全都没了?
谁?
是谁干的!
朱元璋的目光如同利剑,缓缓扫过在场的另外几个儿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
是他们干的?
不对!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他自己掐灭了。
他亲手养大的儿子,他自己清楚。
这几个臭小子虽然各有各的毛病,但对他们大哥朱标,那是没得说的,绝不可能手足相残。
那就是……病死的?
朱元璋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他宁可是那几个儿子造反,也好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混账!”
他低声怒骂了一句,也不知是在骂这变幻莫测的鬼天,还是在骂那身体不争气的子孙。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画面,给了他更加愤怒的理由。
【新帝登基,雷厉风行,第一件事,便是削藩!】
轰!朱元璋眼前一黑,差点没当场气晕过去。
削藩!
他亲手给儿子们分的封地,他亲手建立的“众星拱月”的边防体系,他那个没见过面的好圣孙,竟然要亲手把它给废了?
“混账东西!”
朱元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破口大骂,“咱分的藩!咱给的权!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崽子,谁给你的胆子!”
天幕并未理会他的愤怒,血淋淋的画面继续上演。
周王朱橚的朝服被摘下,一家老小被押解出封地,贬为庶人。
代王朱桂被囚禁于大同,形同牢犯。
齐王朱榑被废,圈禁于京师。
画面再转,一座王府燃起熊熊大火。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奉天殿前每一个人的脸。
朱元璋的眼睛,已经彻底红了。
他看着画面中,那些被士兵粗暴押解的儿子们,看着那座被大火吞噬的王府,他的心,在滴血。
这都是他的儿子啊!
是他朱元璋的种!
他那个好圣孙,他怎么敢!他怎么敢这么做!
另一边,燕王朱棣身体紧绷。
他看着天幕上兄弟们的惨状,一股兔死狐悲的暴戾之气,直冲脑门。
下一个,估计就是他。
果然。
天幕的镜头,缓缓转向了北平。
【削藩的屠刀,终于挥向了实力最强的藩王,燕王,朱棣。】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以为,接下来看到的,会是京师大军压境,燕王府血流成河的场面。
然而,画面一转。
镜头,给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北平燕王府,一间密室之内。
一个穿着破旧僧袍,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和尚,正对着一张地图,侃侃而谈。
“……朝廷禁海运,粮草皆由陆路运往北平,路途遥远,耗费巨大。只需遣一军,扼住通州,则北平守军粮道自绝……”
他身旁,站着一个身披铠甲,面容坚毅的中年男人。
正是燕王朱棣!
而在他们的对面,还静静地坐着一个人。
一个身着青衫,气质沉静如渊的青年。
“姚广孝?”
“是那个黑衣和尚!”李善长认出了那个面相不凡的和尚。
他们有过几面之缘。
可……那个风轻云淡的年轻人又是谁?
百官之中,有几个刚刚从天幕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的年轻翰林,失声惊呼。
“木……木先生!”
“是他!是那个六元及第的木正居!”
这一下,比刚才看到削藩还要让文官集团震惊。
木正居,他怎么会在这里?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他不是应该在京城的翰林院,当着所有读书人敬仰的文坛魁首吗?
他怎么会跟燕王搅和到一起去了?
“反了!反了!这个木正居,竟然谋逆!”
一个言官痛心疾首,指着天幕大骂。
“亏我方才还以为他是国之栋梁!原来是个奸臣贼子!”
“六元及及第又如何?品行不端,枉读圣贤书!与乱臣贼子为伍!”
大部分官员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背叛”。
而朱标,以及少数几位心思深沉的大臣,他们的脸色,却变得比之前更加凝重。
朱标的目光,在画面中的四弟和木正居身上来回扫视。
他想不通。
以木正居之才,若想荣华富贵,在京城辅佐自己的儿子朱允炆,岂不是顺理成章,青云直上?
为何要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帮助一个怎么看都胜算渺茫的藩王?
这不合常理!
除非……
除非在木正居这位天纵奇才看来,自己的儿子朱允炆,已经把大明带上了一条死路!
而四弟朱棣的“靖难”,才是挽救大明的唯一出路!
这个念头,让朱标如坠冰窟,不寒而栗。
也就在这时,百官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永乐大帝!
原来天幕上说的那个“永乐大帝”,不是皇太孙朱允炆。
而是……燕王朱棣!
朱元璋的愤怒,在看到木正居安然坐于密室的那一刻,诡异地平息了。
他的脑子,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看着天幕上的那个组合。
一个野心勃勃,最像自己的儿子。
一个是被刘伯温都称赞过的,能搅动天下风云的妖僧。
还有一个……他刚刚才认定,能定国安邦,经天纬地的绝世奇才。
这三个人凑在一起,要造他朱元璋定下的继承人的反?
朱元璋忽然觉得,这场看似不可能成功的“靖难”。
或许……
真的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