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朕的大汉,容不得巫蛊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朕的大汉,容不得巫蛊

作者:暴走术士

字数:163599字

2025-10-12 08:27:46 连载

简介

朕的大汉,容不得巫蛊》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暴走术士”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刘据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63599字,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朕的大汉,容不得巫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八、石渠夜策

大将军府归来,卫青那句含义莫名的“你……很好”,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刘据心中漾开圈圈涟漪。舅舅的担忧与隐晦的支持,霍去病对“新策”的兴趣,都让他意识到,自己抛出的那些带着现代影子的想法,已然开始搅动风云。

他需要更系统的知识,更缜密的筹划,不能总是依靠急智和零碎的记忆。未央宫石渠阁,这座帝国藏书之所在,便成了他最好的去处。

是夜,月华如水,流淌在未央宫巍峨的殿宇之间。刘据摒退大部分随从,只带着两名心腹内侍,提着一盏羊角宫灯,踏着清冷的月光,走向那座承载着无数典籍与智慧的殿阁。

石渠阁内,高大的书架鳞次栉比,上面整齐码放着一卷卷竹简与帛书,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淡淡墨香混合的气息,静谧而庄严。当值的郎官见太子深夜前来,虽感意外,却也不敢多问,恭敬地引他入内,点亮了阁内几处主要的灯盏,便悄然退至外间候命。

刘据的目标明确。他首先寻找的,并非儒家经典,而是那些记载各地物产、山川地理、户籍赋税的“方志”与“图册”,以及一些被视为“杂家”、“术数”的书籍,甚至包括前朝关于盐铁、均输的零星议论。

他需要数据,需要对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有更直观、更量化的认识。灯光下,他展开一幅略显陈旧的绢帛地图,上面粗略勾勒着大汉的疆域,标注着主要郡县、河流、关隘。他的手指沿着地图滑动,最终停留在两个区域:一是河东郡的盐池,二是蜀郡的锦官城。

河东盐池,自古便是重要的盐产地,若能在此试行“盐引”,影响深远;蜀锦名扬天下,其生产、运输、销售链条相对成熟,或许可以作为引入“股份”、“分红”概念的试验田?

他看得入神,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在随身携带的木牍上记录下几个关键数字或地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也未留意到阁内另一侧,那轻微得几乎被书卷翻动声掩盖的动静。

直到一声几不可闻的、被强行压抑的吸气声传来,他才猛地警觉,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向声音来源处。

只见不远处一个书架后的阴影里,隐约露出一角火红色的衣袂。

刘据心中一动,放缓了声音:“何人在此?”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身影有些扭捏地从书架后挪了出来。果然是她——西市那个明艳张扬、身手利落的红衣少女!只是此刻,她脸上少了那份肆无忌惮的张扬,多了几分被抓包似的窘迫,手里还捏着一卷似乎刚从书架上取下的竹简。

“是…是你啊,书生。”少女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往常一样,但那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她的心虚,“好巧,你也来这里…看书?”

刘据看着她这副模样,又瞥了一眼她手中那卷书——《齐民要术》?一个如此跳脱的少女,深夜潜入石渠阁,看的竟是农书?他心中疑窦更深,面上却不动声色,微微颔首:“确是巧。姑娘也对农桑之事感兴趣?”

“啊?哦…随便看看,随便看看。”少女将竹简往身后藏了藏,眼珠一转,试图转移话题,目光落在刘据面前摊开的地图上,“你看这个做什么?想出去游山玩水?”

刘据不置可否,反问道:“姑娘似乎对长安城很熟悉,连…嗯,连某些特别的‘门路’都知晓。”他刻意加重了“门路”二字,意指上次的私盐之事。

少女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又扬起下巴,带着点小得意:“那是自然!本…本姑娘在这长安城里,朋友多得很!”她凑近几步,压低声音,带着狡黠,“喂,书生,你上次问的那个盐的事,后来有没有去找门路啊?我可告诉你,最近风声紧,那边也谨慎了不少,不好弄了。”

她这话看似闲聊,却透露出两个信息:一,她确实与私盐渠道有联系;二,近期官方对私盐的打击可能加强了。

刘据心中念头飞转,这少女的身份愈发扑朔迷离。他试探着问道:“看来姑娘消息灵通。却不知,依姑娘之见,为何官盐价高质次,却屡禁不止私盐?”

“这还不简单?”少女撇撇嘴,一副“这你都不懂”的神情,“官盐从盐场出来,层层盘剥,运输损耗又大,到了百姓手里,能不贵吗?而且那些官营的盐吏,一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才不管盐里掺没掺沙子呢!私盐虽然风险大,但人家为了赚钱,自然把盐弄得好些,价钱也能便宜点,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她话语直白,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官营体系的腐败与低效。

刘据暗暗点头,这少女虽看似不着调,观察却颇为敏锐。他正想再引导几句,阁外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摩擦的轻微铿锵之音。

这脚步声……是霍去病!

刘据和那红衣少女同时脸色微变。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像是生怕被撞见,左右一看,竟如同受惊的兔子般,哧溜一下又钻回了书架后的阴影里,动作快得惊人。

几乎就在她身影消失的下一刻,霍去病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石渠阁门口。他依旧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外罩一件墨色斗篷,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看到阁内的刘据,似乎也有些意外,脚步顿了一下。

“殿下?”霍去病抱拳行礼,目光扫过刘据面前的地图和木牍,“您也在此?”

“去病?”刘据压下心中的波澜,故作惊讶,“这么晚了,你怎会入宫?可是有紧急军务?” 他注意到霍去病手中也拿着一卷帛书,似乎是某些关于北疆部落的记载。

霍去病走到近前,将手中的帛书随意放在案上,摇了摇头:“并非军务。只是白日与部下推演殿下前番所言‘编练胡骑’、‘仓储中转’之事,有些关节尚未想通,想来查阅些匈奴部落习俗与漠北地理的记载。” 他说话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刘据面前的地图,尤其在河东、蜀郡等几个被重点标注的区域停留了一瞬。

刘据心中了然,霍去病果然对他的“军事建议”上了心,而且研究得颇为深入。他顺势问道:“可有所得?”

霍去病眉头微蹙:“漠北广袤,部落分散,习性各异。编练不难,难在如何使其真心归附,如何确保其忠诚,不至临阵倒戈。至于仓储中转……地点选择、兵力配置、粮道护卫,皆需精密计算,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虽然说得简略,但显然已经思考到了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

“确非易事。”刘据点头表示赞同,“然,事在人为。譬如编练胡骑,或可择其首领子弟入长安为质,或厚赏其部众,使其利益与我大汉捆绑?至于仓储地点,或可依托边境已筑之城障,逐步前推,形成链条?”

他再次抛出一些经过包装的思路,点到即止。

霍去病眼中精光一闪,手指无意识地在案上敲击着,显然又开始在心中推演。他沉默了片刻,忽然抬头,看向刘据,目光灼灼:“殿下这些想法……看似天马行空,细思之下,却往往切中要害。去病……受教了。”

这话出自孤傲的霍去病之口,已是极高的评价。

刘据谦逊道:“不过是纸上谈兵,具体施行,还需你去病这等沙场宿将把握分寸。”

霍去病不再多言,拿起那卷帛书,对刘据点了点头:“夜色已深,殿下也早些歇息。臣告退。” 说完,便转身大步离去,来得突然,去得也干脆。

直到霍去病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远处,石渠阁内重新恢复了寂静,刘据才将目光转向那书架后的阴影,轻声道:“他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红衣少女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吓死我了!那个冷面将军,气场真吓人!” 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恢复了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凑过来好奇地问:“喂,书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啊?连霍将军都对你这么……嗯,客气?”

刘据看着她那双充满好奇和狡黠的明亮眼眸,微微一笑,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姑娘又是什么人?为何深夜在此?看的是《齐民要术》,关心的却是盐铁之事?”

少女被他问得一噎,眼珠转了转,哼了一声:“不告诉你!神秘兮兮的,没劲!我走了!” 说完,也不等刘据反应,再次像一阵风似的,从另一侧的窗户灵巧地翻了出去,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只留下一缕淡淡的、如同阳光般的活力气息。

刘据看着她消失的方向,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神秘的少女,如同一个谜团,但他有种直觉,他们还会再见。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面前的地图和木牍上。经过与红衣少女和霍去病的这番意外交集,他心中的思路似乎更加清晰了。

盐引之策,或可从河东盐池入手,利用其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和成熟的盐业基础进行试点。而编练胡骑、改善后勤的想法,显然已经引起了霍去病极大的兴趣,这或许能成为他在军方更深层次布局的契机。

夜更深了,石渠阁内的灯焰微微摇曳,将刘据伏案疾书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布满典籍的书架之上。

未央宫的夜色里,暗流依旧汹涌,但一缕新的曙光,似乎正伴随着石渠阁内的灯光,悄然酝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