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篇年代小说《时光倒流,我拼命弥补曾经的缺席》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林默苏晚,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清清玉珞,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时光倒流,我拼命弥补曾经的缺席目前已写164329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5章,小说状态完结,喜欢年代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主要讲述了:煤油灯芯“啪”地爆了个火星,林默正趴在桌上画杂货铺的货架图。铅笔在糙纸上沙沙响,隔壁屋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声音也没停。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窗玻璃上的冰花模模糊糊映出对面炕上的人影——苏婉还在那堆小山似…
《时光倒流,我拼命弥补曾经的缺席》精彩章节试读
煤油灯芯“啪”地爆了个火星,林默正趴在桌上画杂货铺的货架图。铅笔在糙纸上沙沙响,隔壁屋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声音也没停。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窗玻璃上的冰花模模糊糊映出对面炕上的人影——苏婉还在那堆小山似的衣服堆里忙活,煤油灯烟子把她蓝布工装的后背都熏黄了。
“表弟,还没睡呢?”苏婉的声音听着就累。她手里翻弄着一顶军绿帽子,手指头勾着帽檐上的破洞,顶针在灯下闪了一下。脚边竹篮子里,各色纽扣分门别类装在铁皮盒里,都是她从废品站淘换来的。
林默看着她那双攥着针线的手。指关节有点变形了,虎口上还贴着块胶布,那是昨天缝厚帆布给针扎的。这双手,白天腌酱菜、搬煤球,晚上还得做缝补,可林默记得,小时候她给自己削铅笔时,那手劲儿轻得,生怕弄断了似的。“改货架图呢。”他把画纸往边上推了推,露出下面压着的重点高中招生简章。红笔在“学费”俩字上狠狠圈了好几道,旁边铅笔写着一串数字,是苏婉算了一遍又一遍的结果——加上住宿、书本,整三百六十五块,够她缝补两百件衣服的工钱了。
缝纫机声停了。苏婉把针往布卷上一插,转身从樟木箱底摸出个铁皮饼干盒。生锈的锁扣“咯吱”一声,倒出来一堆零碎毛票,一分、五分、一角的硬币在灯下乱滚。“还差七十三。”她手指头蘸点唾沫,一张张数着那些毛了边的角票。林默看见她布鞋里的鞋垫滑出来半截,蓝布面上绣的向日葵早磨得看不清了,针脚缝里却硬塞着几枚硬币,边儿都给焐亮了。
林默嗓子眼儿有点发堵。他想起自己那个时代,收拾母亲遗物时,也在她那双磨穿了底的旧布鞋里,翻出过几张缝在鞋垫夹层里的块票,针脚密得拆不开。那时候只觉得是老人节省,现在看着苏婉把硬币重新塞进鞋垫,才明白那每一分钱,都沉得能压弯人的腰。“聚福楼的王经理说了,下周结酱菜钱。”林默把铅笔往图纸上一搁,“能有五十,够添点年货了。”他说得轻巧,没提王经理刁难人,他蹲在后厨劈了三筐柴火才换来这提前结的款。苏婉的手停住了。一枚硬币从指缝掉回饼干盒,“叮当”一声脆响。“那钱得留着给阿默买习题册,”她把鞋垫使劲往鞋里塞了塞,布面摩擦着,“重点高中的题难,得用新版的。”
林默目光扫到炕角的帆布包。那是苏婉白天去码头扛货用的,帆布磨得发白,背带打着补丁,用的还是林默穿旧的校服裤改的布。昨天他帮她洗包上的油渍,在夹层里摸出个硬纸包,打开一看,是半块干得梆硬的窝头——那就是她一天的口粮。“我明天去建材市场转转,看能不能找点零活,”林默折起图纸,纸边毛刺勾住了袖子,扯出根线头,“以前在工地帮人画过施工图,按张算钱。”
苏婉突然停了手里的活,缝纫机踏板在她脚下轻轻晃着。“你是来帮我们的,哪能再让你受累,”她声音有点发哽,煤油灯的光在她眼角的皱纹里跳,“建军以前总念叨,读书人的手是握笔杆子的,不是抡锄头的。”这话像根小针,轻轻扎了林默一下——他那双手,早被键盘和酒杯磨得忘了握笔是啥感觉了。
后半夜风刮得窗户响,林默冻醒了。煤油灯换了新灯芯,苏婉趴在缝纫机上睡着了,怀里还抱着件缝了一半的棉袄,针别在布料里。他轻手轻脚过去,想给她披上棉袄,弯腰时却看见她攥紧的拳头里,露出半截揉得皱巴巴的录取通知书。重点高中那个红印章,在灯下格外刺眼。林默手指划过“学费”栏的数字,猛地想起另一个晚上,他亲妈也是这样攥着他的大学录取书,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坐了一宿。那会儿他正跟同学在酒吧闹腾,手机里他妈发来的“注意身体”,早被自拍的吵闹声淹没了他把饼干盒里的零钱一点点捡出来,在手心码成一小堆。一分、五分、一毛,凑了二十七块三,纸币边角都磨亮了,最大一张是皱巴巴的十块,折痕里还沾着点煤渣。林默又从兜里掏出白天结的酱菜钱,凑成整整齐齐一百块,轻轻塞进苏婉放在床头的布袋里——那是她明天去缝纫铺取活用的,布袋口绣的“平安”俩字,早被汗水浸得发暗了。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有动静。林默趴窗台一看,苏婉正对着那只粘好的青花碗鞠躬,蓝布工装的背在晨光里弯着。她从布袋里摸出那沓钱时,突然捂住嘴蹲了下去,肩膀抖得厉害——她准以为是地下的林建军显灵了。“妈,你咋了?”少年林默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他背着书包站在那儿,校服领口别的校徽上还沾着点昨天的酱菜汁。看见他妈手里的钱,他眼圈一红,转身就往巷口跑,帆布鞋底踩在冻硬的地上,咔咔响。
林默追出去,看见少年一头冲进张婶家的煤球棚。他踮着脚往最高的煤堆上爬,冻得通红的手抓着冰冷的煤块。“我帮张婶搬煤!一块钱一筐!”他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一股倔劲儿,校服后襟破了洞,露出里面磨亮的棉絮。
苏婉还攥着那沓钱,手指在纸币的折痕上摩挲。晨光穿过她鬓角的白发,在地上投下碎碎的光点。“这孩子……”她声音里带着笑,眼泪却像断了线,掉进那只青花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林默靠在门框上,看着少年推着装满煤球的独轮车,在结了冰的巷子里费劲地往前走。车轱辘在雪地上压出两道深印子。他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他妈也是这样看着他背着行李走进火车站,站台的风掀开她的衣角,露出里面打补丁的秋衣,他却嫌她穿得寒碜,没敢在同学面前认她。“表弟,进来喝碗热粥。”苏婉的声音把他拉回来。粗瓷碗里的小米粥冒着热气,上面漂着两颗红枣,是张婶昨天给的,她一直没舍得吃。“阿默说了,要自己挣学费。”她往林默碗里舀了勺红糖,褐色的糖块在热水里慢慢化开。“这孩子,随他爸。”
林默舀粥的手顿住了。红枣的甜混着小米香在嘴里漫开,他眼眶有点发热。晨光照在那只青花碗上,裂纹里的胶水反着光。林默觉得,好像有无数根看不见的线,把地下的牵挂、母亲手心的暖、少年肩膀上的担子,还有他自己这迟来的明白,都缝到一块儿了。
缝纫机“咔嗒”声又响起来,林默重新铺开杂货铺的图纸。这次,他在角落添了个小小的酱菜坛子,坛口画了朵向日葵,花瓣朝着重点高中的方向。他心里清楚,有些账是算不清的——母亲夜里熬的那些针脚,少年冻裂的手掌心,还有他自己心里头,这份被愧疚和暖意反复烤着的滋味。
巷口传来收废品的铃铛声,“叮当”脆响里,苏婉忽然说:“等阿默考上高中,我就把这酱菜坛子,摆在铺子最亮堂的地方。”林默抬头,看见她眼里的光,比煤油灯的火苗还亮。他一下子明白了。当妈的这份算计,从来不是为了自己。鞋垫里藏的钢镚儿,熬过的长夜,弯下去的腰,都是为了让孩子脚下的路,能比自己走的直溜点儿。就像那坛子酱菜,当妈的把咸的苦的都自个儿咽了,只把酿透了的甜,留给最心疼的人。
天亮了,煤油灯的光淡下去,图纸上那朵向日葵的铅笔印在阳光底下显得淡淡的。林默知道,这图纸早晚会变成真的铺子。而那些看不见的暖意,就像母亲腌酱菜的方子,在日子里一代代传下去,永远都不会变味儿。
小说《时光倒流,我拼命弥补曾经的缺席》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