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顾青荷宋书宴,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在线无弹窗阅读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种田小说,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冰之舞”倾情打造。本书以顾青荷宋书宴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1章,252583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但还有一些人就有些不要脸了,麻蛋的!他们居然偷!地里好几个大南瓜大冬瓜都被偷走了,这还是顾青荷自己发现的。没发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对此她也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守在地里吧!南瓜冬瓜又不值钱,不值得她天天守…

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顾青荷宋书宴,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在线无弹窗阅读

《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精彩章节试读

但还有一些人就有些不要脸了,麻蛋的!他们居然偷!地里好几个大南瓜大冬瓜都被偷走了,这还是顾青荷自己发现的。

没发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对此她也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守在地里吧!南瓜冬瓜又不值钱,不值得她天天守着。

这也是顾青荷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开口,不然她肯定要站在田埂边上骂一骂的。

晚上,顾青荷一边摆饭一边说道:“爹,夫君,你们过几日再挖几个地窖,之前挖的那两个地窖放红薯都放满了。

后面还有十八亩红薯没收,这东西多又占地方家里都没地放了。”

家中屋子少了就是这样,一到秋收粮食就不知道该往哪里堆,又怕坏。

如今家里的堂屋,她跟宋书宴的房间以及宋老爹的房间全部堆满了玉米,连下脚的地都没有。

即便是这样,玉米都还没放下,竹屋外面的墙上还挂了不少。

她真怕玉米太重了,把整座竹屋都给带倒塌了,临时搭建的能有多牢?

“用不着挖,家里的玉米粒在晒几天,就已经干的差不多了,我打算跟书宴运到县城卖了。”宋老爹一边吃饼子一边说道。

“虽然没有上称称过,但咱家今年收成不错,五十亩地的玉米,我估计能有一百三十担左右,卖一些屋子就空出来了。”

一担等于一石,一石大概一百二十斤,集市上买卖粮食通常不按斤买卖而是按担,石或者斗。

一石玉米粒大概二百五十文左右,每年的价格都有变化,今年也不知道涨没涨。

“那爹跟夫君打算卖多少?”

“对了夫君,我打算明年养点猪,再多养一些鸡鸭鹅,玉米怕是还要多留一些。”

“你要养几头猪?”宋书宴一边询问,一边把顾青荷喜欢吃的香酥小鱼干夹她碗里。

这些小鱼还是他小舅子顾青石捞的,半大的小子上山下河跑的最快了,不过既然他娘子爱吃,看来他也要去河里捞一捞了。

“暂时先养三头,一头母猪留着下崽,两头肉猪,一头留着过年杀了吃,一头卖。”

顾青荷想了想说道,明年她还要带小崽子,养太多猪估计忙不过来。

“一头猪一年要吃五担粮食,我们家红薯南瓜不少,明年种小麦还有麦麸,一头猪预备四担玉米就够了,三头猪十二担。

鸡鸭鹅吃的也不少要多留八担。再加上我们吃的一共留三十担。爹,我看我们卖一百担玉米就行了。”宋书宴算了一下说道。

其实家里的玉米肯定是远不止一百三十担的,这只是宋老爹的预估,不过家里多留一些粮食也挺好的,万一明年有天灾呢?

只可惜家中并无粮仓,不然还能多留一些粮食。现在多留粮食怕下雨后生霉生虫坏掉,与其坏掉,还不如换成银钱。

卖粮食的时候,是宋老爹去县城找的粮商来家里收的,老板姓齐是一位矮瘦的中年人,看着斯斯文文的,倒是像个读书人。

人家一来就赶了八辆骡车,他们不仅收顾青荷家的粮食,村里别人家的粮食也收。

不过玉米的价钱不高,一石玉米才卖240文,一斤玉米才2文钱。

宋家卖了100担玉米,总共是24贯钱,这也是时隔大半年家里第一次有收入进账,之前是一直在用钱一分收入都没有。

“宋老哥,我看你家红薯还挺多的,卖不卖?八十文一石,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家在县城还有一个作坊,专门做粉条子,粗的细的都做,专门往益州府城卖,那边的人都喜欢吃这玩意。”

“你要是愿意卖,我有多少收多少!”

“当然你们要是想吃粉条也可以来我作坊换,都是父老乡亲的,你们来。

一百斤红薯我给你们换八斤粉条,当然了红薯要好的洗干净的不能太多泥了。”

“卖,当然要卖,粉条我们也换一点。”宋老爹略微一思索,当即便同意了。

今年总共种了二十八亩红薯,家里的四个大地窖都装满了,收了十八亩。

如今还有十来亩红薯都还在地里没收回来了,实在是没地方放了。

红薯水分重,表面上看上去产量可比玉米高太多了,顾青荷家就随便种了种,每亩地都收获了八九百斤的红薯。

红薯顾青荷他们家卖的多,父子两把除了地里没收的,其余收回来的都全卖了。

总共是130石红薯,卖了十贯钱零四百文,另外还用2000斤红薯跟齐氏干粉作坊换了160斤的粉条。

卖完这批红薯后,父子二人后面又陆续挖了将近7000多斤的红薯回来,这才把红薯给收完了。

7000多斤的红薯,全部放地窖肯定不行,红薯这玩意容易坏,即便是放地窖每年也会损坏两到三成的红薯。

顾青荷可舍不得损坏那么多红薯,于是等父子俩秋收后空闲时,一家人又拿起了刀,切起了红薯片晒起了红薯干。

家里将近一多半的红薯都被顾青荷给晒成了红薯干,这样能保存更久。喂猪喂鸡直接拿出来煮一煮就行了。

至于地窖里的红薯,大多数是用来留种的,人吃的其实并不多。

晚上,顾青荷回到屋里,从一个大柜子下面抽出一个小匣子,这里面放着的是全家的财产。

总共是六十五贯钱,其中三十四贯是秋收后卖粮食的钱,另外三十一贯是宋家父子卸甲归田后朝廷给的赏赐。

当然赏赐的银钱肯定不止三十一贯,之前买牛还用了三十贯,然后是买鸡鸭,买种子买农具,跟顾青荷成亲都用了不少。

除了这些外,宋家父子两人手里还有一些首饰珠宝,大概有七八件,是当初攻城时赏赐的,顾青荷不清楚那些东西的价值。

宋书宴说大概能值两百贯,如今这些首饰珠宝还在宋老爹手里,他找地方藏起来了,算是给家里留一个后手。

至于家里的银钱,宋老爹全部交给儿子宋书宴在保管,家里也是他当家。

当然,顾青荷嫁过来后,家里的钱就是顾青荷在保管了,如今也是顾青荷在管家。

不过在种地卖粮食这方面,还是宋老爹精通一些,顾青荷主打的就一两个字。

收钱!

顾青荷手里除了这一个钱匣外,梳妆台下面还有一个钱罐子,里面零散装着3700文钱,是平时买米油盐零用的。

家里的粮食卖掉后,宋家父子在家休息了几日,便开始整理荒地上的粮食了。

小说《农家小娘子,五月种田她忙忙忙!》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