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已完结小说《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章节免费阅读

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

作者:寂灭流

字数:500820字

2025-09-28 08:52:32 连载

简介

男女主角是陈潜的连载都市日常小说《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是由作者“寂灭流”创作编写,喜欢看都市日常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500820字。

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李书记,要见你。”

这六个字,从县委办公室主任秦卫国的口中说出,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了办公室所有人的心坎上。

当陈潜跟着秦卫国从那间昏暗的档案室里走出来时,整个大办公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正在埋头工作、窃窃私语、喝茶看报的人,动作都在这一刻停滞了。几十道目光,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陈潜的身上。

那目光里,充满了震惊、嫉妒、疑惑,以及一丝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省长批示、书记发火、全县寻人……这一连串的事件联系起来,谜底已经昭然若揭。

那个搅动了全县风云、惊动了省城高层的“高人”,竟然就是这个平日里默默无闻、刚刚才洗脱了“泄密”嫌疑的年轻人!

这个反转,实在太过戏剧性,太过震撼人心!

综合股股长张浩,更是面如死灰。他呆呆地坐在那里,手中的钢笔从指间滑落,“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的脑海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初试图踩在脚下的,根本不是一只温顺的羔羊,而是一头暂时蛰伏的猛虎!

而此刻,这头猛虎,即将被赤江县的最高掌权者,亲自唤醒。

对于周围的一切,陈潜仿佛毫无察觉。

他只是微微低着头,跟在秦卫国的身后,保持着半步的距离。他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一个即将面见大领导的年轻人该有的紧张与忐忑。

但他的内心,却是一片澄明。

他知道,从档案室到书记办公室,这短短几十米的距离,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路。走过去了,就是海阔天空;走不过去,便是万丈深渊。

这条路,很安静。

秦卫国一言不发,只是在前面沉稳地走着。他看似平静,实则也在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身后的这个年轻人。

让他感到满意的是,陈潜虽然表现出了紧张,但步伐却异常沉稳,没有丝毫的慌乱和轻浮。这份定力,再次让他高看了一眼。

终于,他们来到了那扇厚重的、挂着“县委书记办公室”牌子的门前。

秦卫国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传来一个威严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

秦卫国推开门,侧身对陈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己却没有进去,而是恭敬地站在了门外。

他已经把陈潜送到了龙门之前,接下来,这条鱼能否跃过去,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陈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进了这间决定着全县数百万人口命运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装修却很简朴。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堆满了山一般的文件。墙上,挂着一幅“宁静致远”的书法作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茶香和淡淡的烟草味道。

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威严的中年男人,正站在窗前,背着手,望着窗外。

他就是赤江县县委书记,李建国。

陈潜进来后,他并没有立刻转身。

这是一种无形的“下马威”,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他要看看,这个年轻人,在面对绝对的权力压制时,会有怎样的反应。

陈潜没有开口,也没有局促不安地站在那里。他只是走到办公桌前三步远的位置,安静地站定,微微垂首,像一棵扎根于土地的青松,沉静,而又充满了韧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压抑的沉默,在房间里蔓延。

终于,李建国缓缓地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像鹰隼一样,锐利地落在了陈潜的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你就是陈潜?”李建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报告李书记,我是陈潜。”陈潜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迎向他的目光。

四目相对,陈潜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久居上位者才有的气场,如排山倒海般压来。但他两世为人,心智早已坚如磐طنين,只是平静地承受着这份压力。

李建国心中微微有些惊讶。他见过太多在他面前战战兢兢、语无伦次的年轻人,像陈潜这样,能在他审视的目光下,依旧保持镇定的,还是第一个。

“那份关于水泥厂的报告,是你写的?”李建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报告书记,”陈潜的回答,滴水不漏,与秦卫国的说辞完美地衔接了起来,“前几天,秦主任安排我整理咱们县的工业旧档案。我在整理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关于红星水泥厂的历史资料,也联想到了一些自己上学时学到的知识,就随便写了点不成熟的想法,向主任做了个汇报。没想到……会惊动您和省里的领导。”

这番话,说得极其高明。

他既承认了报告是自己写的,又把功劳,不动声色地,分了一大半给自己的“伯乐”秦卫国——是秦主任安排我整理的,我只是向秦主任“汇报”的。同时,用“不成熟的想法”来自谦,也完美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通过正常渠道上报,符合一个新人“不敢越级”的本分。

李建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有才华的“技术专家”,更是一个懂规矩、识大体的“政治人才”。陈潜的这番回答,无疑让他非常满意。

“不成熟?”李建国拿起桌上那份报告的复印件,扬了扬,“这份报告,连省长都批示了‘很有见地’,你倒说它不成熟?”

面对这句略带敲打的问话,陈潜没有丝毫慌乱,只是诚恳地说道:“报告里的很多想法,都只是基于档案资料的理论推演。咱们县和水泥厂的具体情况,千头万绪,远比纸面上要复杂。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确实只能算是不成熟的个人浅见。”

这个回答,既谦虚,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李建国点了点头,他不再绕圈子,而是开始了真正的“面试”。

“好,那我就问问你这个‘不成熟’的想法。”他的手指,在报告上重重一点,“你说,水泥厂的核心问题,是‘战略性懒惰’和‘体制性坏死’。这个定性,很严重啊。你有什么依据?”

“报告书记,依据有三点。”陈潜不假思索,娓娓道来,显然早已成竹在胸,“第一,从八十年代末研发出特种水泥技术,到现在的十年间,国内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水泥厂的产品,却十年如一日,这是不思进取;第二,厂里的技术骨干流失严重,管理岗位却日益臃肿,这是结构失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厂领导班子提交给县委的历次报告中,通篇都是在哭穷、要政策,却从未有过一份关于技术革新、市场开拓的深入思考,这是思想僵化。三点结合,所以我斗胆用了这两个定性。”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李建国不由得再次点头。

“说得有点道理。”李建国继续发问,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那你报告里提到的那个‘高强度硫铝酸盐水泥’,你凭什么就敢断定,它能成为救命的稻草?万一投产了,市场不认可,那几千万的技术改造资金,打了水漂,这个责任,谁来负?”

这已经不仅仅是在考察陈潜的专业能力了,更是在考验他的胆识和担当。

陈潜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然后,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报告书记,我敢断定,并且,我认为我们必须赌这一把。理由也有三点。”

“第一,这项技术,有国家级的专利认证和省设计院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它的技术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

“第二,我在省城读大学时,曾关注过国家的基建规划。‘东海大桥’和‘滨海高速’这两个超级工程,都已经通过了立项,即将进入招标阶段。这两个工程,都明确要求使用抗海水腐蚀的特种水泥。这个市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巨大的。我们不是在找市场,是市场在等我们。”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陈潜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我们现在不赌,红星水泥厂的结局,就是破产清算,上千名工人将彻底失去依靠,县财政也将背上沉重的包袱。我们赌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我们也为赤江县,为那一千多名工人,赢得了一个凤凰涅槃的机会!这个责任,我认为,我们县委县政府,必须也必然要承担起来!”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李建国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震撼的光芒!

他震撼的,不再是陈潜的才华,而是他那份超越了年龄的、敢于担当的魄力,以及那份心系大局、为民请命的赤子之心!

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李建国站起身,缓缓地走到陈潜的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说得好!”

他连说了两个“好”字,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我们赤江县的干部队伍里,缺的不是人才,缺的,就是你这样的闯将!就是你这样的明白人!”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后,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县委组织部的内线。

“喂,是老周吗?我是李建国。你现在立刻拟一份文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为妥善解决红星水泥厂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特成立‘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

电话那头的组织部长,正在恭敬地听着。

李建国看了一眼站在面前、身姿笔挺的陈潜,沉声说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就设在县委办。办公室主任,由县委办主任秦卫国同志兼任。另外,再增设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专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那个即将震动整个赤江县官场的任命:

“……由县委办公室科员,陈潜同志,担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