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邀月楼一会,杜谦的话语如同在凌云脑海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路径已然清晰,剩下的,便是如何走好每一步。他深知,再入魏府,绝不能显得急功近利,必须找到一个自然且无法拒绝的理由。

机会很快再次眷顾了有准备的人。就在凌云思忖如何“复诊”之际,魏征府上的周管事竟亲自来到了济世堂,神色比上次更为凝重。

“小郎中,还得劳烦你再跑一趟。”周管事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府上一位小公子,昨日午后突发急症,高热惊厥,太医署的博士来看过,用了药,但热度反复,至今未退,人也有些昏沉。夫人心急如焚,想起小郎中手段不凡,特命我来相请。”

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凌云心中一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他立刻表现出应有的关切和郑重:“周管事放心,小子定当竭尽全力。请容我准备些应对急症的药材。”

他迅速检查了药箱,特意带上了一些自己配制的、用于高热惊厥应急的药材和药散,其中加入了诸如羚羊角粉(替代品)、钩藤、蝉蜕等更具针对性的息风止痉药物。

再次踏入魏征府,气氛明显比上次紧张。仆役们步履匆匆,面带忧色。周管事直接引着凌云来到一处更为精致的内院厢房。房间内弥漫着药味,一位衣着华贵、面容憔悴的中年美妇(想必就是魏征夫人裴氏)正守在床前,榻上躺着一个约莫五六岁、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的男童。旁边还站着两位太医署打扮的医官,脸色不太好看。

“夫人,凌云小郎中请到了。”周管事低声禀报。

裴夫人抬起泪眼,看到如此年轻的凌云,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此刻爱子心切,也顾不得许多,忙道:“有劳小郎中,快请看看我儿!”

凌云上前,先观察男童状况:意识模糊,手足偶有抽搐,触摸额头烫手,脉象浮数洪大。他仔细查看了太医署开的方子,是白虎汤加减,方向是对的,但可能药力不够峻猛,或是病重药轻,未能遏制病势。

“夫人,公子乃是外感邪毒,化热极速,热极生风,故高热不退,兼有惊厥之象。”凌云沉静地分析,“太医署方药无误,但邪势嚣张,需以重剂,先挫其锐气,兼以平肝息风。”

他取出金针,对裴夫人道:“小子需先以金针泻热定惊,控制病情,再调整方药,双管齐下,或可见效更快。”

裴夫人看着儿子痛苦的模样,又看看凌云镇定自信的眼神,一咬牙:“好!就依小郎中!”

凌云屏息凝神,取穴大椎、曲池、合谷等泻热要穴,又加刺太冲、涌泉等平肝息风之穴。他的手法比上次更为纯熟,运针如飞,深浅得宜。片刻之后,男童急促的呼吸似乎平缓了一些,肢体也不再抽搐。

裴夫人和周管事见状,眼中都露出希冀之色。

起针后,凌云重新开方。他在白虎汤的基础上,果断加重了生石膏的用量,并加入了羚羊角粉(他解释说是一种西域传来的珍稀药材,有奇效)、钩藤、僵蚕等强力息风止痉的药物。

“此方药力较猛,但公子邪热炽盛,非此不能制。请即刻煎服,每隔一个时辰喂服一次。”凌云叮嘱道,同时又拿出自己配制的药散,用温水化开,小心喂男童服下,以辅助降温。

整个下午,凌云都守在魏府,密切观察男童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他不仅关注体温,还注意补充水分(坚持要喂服少量淡盐水),并用温水反复擦拭男童身体辅助物理降温。这些细致的护理方法,让裴夫人和周管事看在眼里,感佩于心。

到了傍晚,男童的高热终于开始明显下降,人也渐渐清醒过来,能微弱地喊一声“娘”了。裴夫人喜极而泣,拉着凌云的手连声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郎中真乃神医!救我孩儿性命,此恩重于泰山!”裴夫人说着,便要重金酬谢。

凌云连忙避让,诚恳地说:“夫人言重了,医者本分而已。公子能转危为安,是夫人福泽深厚,亦是太医署前期用药奠定了基础,小子不敢居功。”他刻意将功劳分薄,显得谦逊有礼,更赢得裴夫人好感。

这时,周管事趁机在裴夫人耳边低语了几句,将凌云目前因医术精湛遭人嫉妒、被胥吏刁难、身份难落的事情,委婉地提了出来。

裴夫人正在感激之时,闻言柳眉微蹙:“竟有此事?一个如此仁心仁术的少年英才,竟被宵小如此逼迫!周管事,此事你看着办,务必妥善处理,绝不能让小郎中受委屈!”

周管事连忙躬身应下:“夫人放心,老奴明白。”

离开魏府时,周管事亲自将凌云送到门口,态度比之前更加亲近和郑重。

“小郎中,今日之事,多谢了。”周管事低声道,“你的事,夫人已经发话,便包在老朽身上。不出三日,必给你一个交代。那王户曹乃至他背后之人,绝不会再来寻你麻烦。你的户籍文书,也会尽快办妥。”

凌云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深深一揖:“多谢周管事成全!此恩凌云铭记于心!”

“不必客气。”周管事扶起他,意味深长地说,“小郎中是做大事的人,将来若有腾达之日,莫忘了今日善缘即可。杜先生那边,也请代我问好。”

凌云心中了然,周管事显然知道杜谦的存在,甚至可能这次机会背后也有杜谦的推动。这长安城的关系网,果然盘根错节,但一旦找准节点,便能四两拨千斤。

回到济世堂,凌云将好消息告知了李掌柜。李掌柜欣喜若狂,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主仆二人,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果然,第二天,王户曹便带着胥吏再次登门,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绝口不提查账和户籍之事,反而满脸堆笑,说是“例行巡查”,并暗示凌云户籍之事“已有眉目”,让李掌柜“放心”。

又过了两日,周管事派人送来一个密封的信函。里面是一份盖有长安县衙大印的正式户籍文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凌云的名字,籍贯则巧妙地写为“京兆府长安县”,落籍在济世堂,由李景仁作保。

从这一刻起,凌云终于不再是黑户,他有了一个合法的大唐身份!虽然这个身份是“制造”出来的,但手续齐全,官印赫然,足以让他在阳光下立足。

手握这份沉甸甸的文书,凌云站在济世堂的后院,仰头望向湛蓝的天空。穿越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终于解除了。柳暗花明,前路豁然开朗。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他敲开大唐更高阶层大门的敲门砖。接下来,他将以全新的身份,去迎接杜谦所言的,那更为广阔的医途,以及必将随之而来的、更大的风浪。

(第十二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