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落了银杏巷里第一片金黄的叶子。林晚抱着一摞刚从旧书店淘来的诗集,在巷口的转角处,和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年撞了个正着。诗集散落一地,其中一本《顾城的诗》被车轮碾过,封面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晕开一道浅浅的车辙印。

“对不起!对不起!”少年慌忙停下车,弯腰去捡书时,额前的碎发扫过林晚的手背,带着阳光晒过的温度。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自行车筐里还放着一个画夹,颜料蹭在车把上,像不小心打翻的调色盘。

林晚蹲下身,指尖抚过那道车辙印,轻轻“呀”了一声。少年见状,脸瞬间红了,挠着头说:“我赔你一本新的吧!我叫陈屿,就在前面的美术中学上学,你……你叫什么名字?”

“林晚,市一中的。”她把捡好的诗集抱在怀里,看着陈屿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不用赔啦,旧书才有味道。”说完,她抱着书转身要走,却被陈屿叫住。他从画夹里抽出一张素描纸,飞快地勾勒了几笔,递到她面前:“这个给你,就当赔罪了。”

纸上是一只衔着银杏叶的飞鸟,线条流畅,眼神灵动,右下角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林晚愣了一下,接过画纸,指尖碰到陈屿的手,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了手。“谢谢。”她小声说,抱着诗集快步走进了银杏巷深处,没看到身后陈屿望着她背影,悄悄红了的耳根。

从那天起,林晚总能在银杏巷“偶遇”陈屿。有时他靠在老银杏树下写生,画架上是巷口的旧书店;有时他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放着刚买的颜料,看到她就会笑着打招呼。林晚也渐渐习惯了这份“偶遇”,会特意绕道经过老银杏树,有时还会带一块妈妈做的桂花糕,假装不经意地递给陈屿:“我妈做多了,你帮着吃点吧。”

陈屿每次都会接过去,吃得一脸满足,然后从画夹里抽出一张新的素描,有时是巷口的猫,有时是天上的云,每次都不一样,却都藏着淡淡的温柔。林晚把这些素描小心翼翼地夹在诗集里,每次翻开,都像闻到了银杏巷里阳光的味道。

银杏巷中段有一个废弃的邮筒,油漆剥落,锈迹斑斑,据说几十年前就停用了,却成了林晚和陈屿的“秘密信箱”。

起因是一次期中考试,林晚的数学考砸了,躲在老银杏树下偷偷掉眼泪。陈屿写生路过,看到她红红的眼睛,没多说什么,只是从画夹里拿出一张纸,写了一行字:“别难过,下次加油!”然后折成纸飞机,投进了废弃的邮筒。“这里是秘密信箱哦,把不开心丢进去,就会有好运出来。”他笑着说,露出两颗小虎牙。

林晚半信半疑,却还是在第二天,把自己的数学错题本整理好,写了一张纸条:“陈屿,能帮我看看这些题吗?”也折成纸飞机,投进了邮筒。那天下午,她路过邮筒时,发现里面多了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错题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解题思路,旁边还有一张小画,画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人,正在对着数学题皱眉头,旁边写着:“加油,你超厉害的!”

从那以后,邮筒成了他们传递心事的地方。林晚会把自己写的小诗投进去,陈屿看到了,就会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陈屿会把自己遇到的创作瓶颈写下来,林晚就会找一些艺术相关的文章,剪下来贴在信里。他们从不在信里写名字,却总能准确地认出对方的字迹——林晚的字娟秀,带着小小的弯钩;陈屿的字洒脱,末尾总爱画一个小太阳。

有一次,林晚在信里写道:“银杏叶黄了的时候,想和你去看一次画展。”第二天,邮筒里多了两张画展门票,还有一张纸条:“周六下午两点,画展门口见,我穿蓝色外套。”

周六那天,林晚特意穿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提前十分钟到了画展门口。陈屿已经到了,穿着蓝色外套,手里拿着一个画夹,看到她,眼睛亮了起来。两人并肩走进画展,陈屿给她讲每幅画的构图和色彩,林晚认真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自己的感受。走到一幅画着银杏林的作品前,陈屿突然停下脚步,轻声说:“林晚,我以后想画遍所有的银杏巷,包括……巷子里的你。”

林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脸颊发烫,不敢抬头看他,只能盯着画框,小声说:“好啊。”阳光透过画展的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像给两人镀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高三上学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林晚和陈屿见面的时间少了,却依旧坚持往秘密信箱里投信。林晚的目标是师范大学的中文系,陈屿则想考美术学院,他们在信里互相鼓励,约定要在同一个城市上大学。

变故发生在一个下雨天。林晚冒雨去邮筒投信,刚把信塞进去,就看到陈屿的妈妈站在不远处,脸色阴沉地看着她。“你就是林晚?”陈妈妈走过来,语气冰冷,“我警告你,离陈屿远点!他马上要联考了,不能被你耽误!”

林晚愣在原地,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顺着脸颊往下流,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阿姨,我……”她想解释,却被陈妈妈打断:“别跟我解释!陈屿要是考不上美院,你负得起责任吗?”说完,陈妈妈转身离开,留下林晚一个人站在雨中,手里的信被雨水浸透,字迹变得模糊不清。

那天晚上,林晚没有回家,躲在老银杏树下,哭了很久。她想起陈屿笑着给她递素描的样子,想起两人在画展里并肩看画的场景,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她知道,陈妈妈说得对,高三是关键时期,她不能耽误陈屿。

从那以后,林晚再也没去过秘密信箱。她把陈屿送的素描和画展门票小心翼翼地收进盒子里,压在书桌最底下,然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有时路过老银杏树,看到陈屿在写生,她也会远远绕开,假装没看见。

陈屿发现林晚没再回信,心里很着急,每天都去邮筒看,却再也没收到过她的信。他去市一中门口等过她,却只看到林晚和同学一起走出来,看到他就低下头,加快脚步离开。陈屿想上前叫住她,却被旁边的朋友拉住:“陈屿,你马上要联考了,别分心了,林晚可能只是忙着学习。”

联考那天,陈屿路过银杏巷,看到林晚站在巷口,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却没有投进邮筒。他想上前,却看到林晚转身走进了巷子,背影单薄,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银杏叶。陈屿的心像被堵住了,却还是咬了咬牙,转身走向了考场——他告诉自己,等考上美院,一定要亲口问清楚林晚,到底为什么躲着他。

联考成绩出来,陈屿如愿拿到了美术学院的合格证。他兴奋地跑到银杏巷,想第一时间告诉林晚,却发现秘密信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垃圾桶。他四处打听,才知道巷子里整改,废弃的邮筒被当作垃圾清理了。

陈屿去市一中找林晚,却被告知她已经办理了转学手续,转到了邻市的一所高中。陈屿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站在市一中门口,手里的合格证被攥得发皱。他不知道,林晚转学的前一天,曾来过银杏巷,看着被拆掉的邮筒,哭了很久,然后把一封写好的信埋在了老银杏树下,信里写着:“陈屿,祝你考上理想的美院,我会在师范大学等你,我们……秋天见。”

高考结束后,林晚考上了师范大学中文系,却再也没收到过陈屿的消息。她去美术学院门口等过,却始终没看到那个穿蓝色外套的少年。她想,或许陈屿已经忘了她,忘了银杏巷的秘密信箱,忘了他们的约定。

大一的秋天,林晚作为学生会成员,去美术学院参加交流活动。活动结束后,她在学院的展厅里,看到了一幅名为《银杏巷的秘密》的画作。画里是一条铺满银杏叶的小巷,巷口有一个废弃的邮筒,邮筒旁站着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手里抱着一摞诗集,阳光透过银杏叶,洒在女孩身上,温柔得不像话。

林晚站在画前,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认得这幅画里的场景,认得那个女孩——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那个女孩,是她自己。

“你也喜欢这幅画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晚转身,看到陈屿站在那里,穿着白色的衬衫,比以前成熟了不少,手里拿着一个画夹,眼神里满是惊喜和忐忑。“林晚,真的是你!”

林晚看着他,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陈屿快步走到她面前,从画夹里拿出一张纸,是当年他画的那只衔着银杏叶的飞鸟,只是上面多了一行字:“林晚,我找了你一整年。”

原来,陈屿考上美院后,一直在找林晚,却杳无音信。他把对林晚的思念都画进了画里,《银杏巷的秘密》是他的毕业作品,他希望有一天,林晚能看到这幅画,知道他一直在等她。

“对不起,陈屿,我……”林晚想解释当年的事,却被陈屿打断:“我知道,阿姨找过你,对不对?”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是林晚埋在老银杏树下的那封,“我后来去银杏巷,在老银杏树下挖到了这个。林晚,我从没怪过你,我只是很想你。”

林晚看着信,又看着陈屿,眼泪掉得更凶了。陈屿轻轻抱住她,拍着她的背,轻声说:“别哭了,我们错过的夏天,就让秋天来弥补好不好?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一个人了。”

展厅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画里的银杏巷仿佛活了过来,和眼前的场景重叠在一起。林晚靠在陈屿怀里,点了点头,心里的委屈和思念,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温暖的泪水。

周末的时候,陈屿带着林晚回了银杏巷。老银杏树还在,枝繁叶茂,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巷口的旧书店还开着,老板看到他们,笑着说:“好久没见你们一起过来了。”

他们在老银杏树下散步,陈屿给林晚讲他这一年的经历,讲美院的趣事,讲他如何在老银杏树下挖到那封信。林晚也给他讲自己转学后的生活,讲她如何在师范大学努力学习,讲她每次路过银杏巷,都会想起他。

“林晚,”陈屿突然停下脚步,从画夹里拿出一张素描,是他刚画的,画里是他们现在的样子,并肩站在老银杏树下,阳光正好,银杏叶落在他们肩头,“以后,我要把我们的故事,都画进画里。”

林晚接过素描,看着画里的自己和陈屿,笑着说:“好啊,那我就把我们的故事,都写进诗里。”

他们在老银杏树下种了一棵小银杏树,陈屿说:“等这棵小树长大,我们就……”他话没说完,却红了耳根。林晚看着他,笑着接话:“就一起在银杏巷开一家小小的书店,好不好?里面放你的画,我的诗。”

陈屿用力点头,紧紧握住林晚的手。阳光透过银杏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巷子里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后来,陈屿的画作《银杏巷的秘密》获得了全国青年美术大赛的金奖,林晚的诗集也出版了,扉页上写着:“献给银杏巷的陈屿,献给我们错过又重逢的青春。”

他们经常会回银杏巷,有时在老银杏树下写生、读诗,有时帮巷口的旧书店整理书籍。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银杏巷?陈屿会笑着说:“因为这里有我们的秘密信箱。”林晚会补充道:“还有我们永远不会错过的秋天。”

银杏巷的故事,始于一场意外的相遇,藏在秘密信箱的心事里,经历过错过的遗憾,最终在重逢的秋天里,开出了最美的花。就像老银杏树上的叶子,每年都会落下,却总会在第二年春天,重新抽出新芽,带着希望,继续生长。而林晚和陈屿的青春爱情,也像这银杏巷一样,温柔而坚定,未完待续。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