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腊月初十的清晨,天还没亮透,院外就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哭喊。陈阳猛地坐起身,刚摸到床边的木棍,就听到黑子急促的狂吠 —— 不同于平时的预警,这次的叫声带着明显的紧张,还夹杂着小黄、小白和小花的呼应。

“怎么了?” 陆静嘉也醒了,摸索着点亮油灯,脸色发白,“是不是刘老板的人来了?”

陈阳没说话,快步走到院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 —— 巷口挤满了流民,足有二三十人,手里拿着破碗、木棍,在几个地痞的煽动下,正往他家院门这边涌。为首的地痞正是之前在镇上找茬的那两个,正扯着嗓子喊:“陈阳囤着粮食不给大家吃!还藏着好水!大家冲进去,抢粮抢水!”

流民们大多面黄肌瘦,眼里满是饥饿与焦虑,被地痞一煽动,情绪更激动,有人已经开始撞院门。

“不能硬拼!” 陈阳回头对陆静嘉说,“他们是被刘老板骗了,要是动手,反而坐实了谣言。你在家看好小风跟雪茹,我出去跟他们说清楚!”

“我跟你一起去!” 陆静嘉抓起墙角的布包,里面装着昨晚刚烤好的红薯干,“光说没用,得让他们看到真的。”

陈风也从里屋跑出来,手里攥着之前编好的草绳,却没像上次那样冲动,只是小声说:“哥,我去喊张大叔他们,街坊们能帮忙!”

陈阳点头:“小心点,别靠近人群。”

刚打开院门,一股寒气就涌了进来,夹杂着流民的哭喊声。陈阳往前站了一步,举起手里的布包,大声说:“大家别信他们的话!我没有囤粮,昨天还送了一车红薯去粥棚,今天也准备了红薯干给大家分!刘老板把镇上的粮铺都包了,还截了井水,是他不让大家有粮有水吃!”

流民们愣了愣,动作慢了下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擦了擦眼泪,怯生生地问:“真的吗?我们…… 我们好多天没吃饱了,孩子都快饿晕了……”

“是真的!” 陆静嘉走过来,打开布包,拿出红薯干递过去,“你先给孩子吃点,我家后院还有红薯,井水也干净,要是大家不嫌弃,我们可以分给大家,只是要按人头来,保证每个人都有份。”

那两个地痞见状,急了,上前就要推搡陆静嘉:“别听他们胡说!他们的红薯是用脏水浇的,吃了会生病!大家快抢!”

“你胡说!”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陆雪茹抱着小黄跑出来,身后跟着张老三和几个街坊,“我家的红薯是用井水浇的,我们每天都吃,怎么会生病?昨天粥棚的流民都吃了,也没人不舒服!是你们跟刘老板串通,把井水截了,还把粮价抬得那么高!”

张老三也拄着拐杖走上前,对着流民们说:“大家别被他们骗了!刘老板昨天还让人把镇上的井用石头堵了,就是想逼大家买他的高价粮!陈阳这孩子心善,这些天一直给粥棚送红薯送水,还教我们腌红薯干,怎么会囤粮不给大家吃?”

街坊们也跟着附和,李大叔举起手里的红薯干:“我家的红薯干就是陈阳给的红薯做的,甜得很!刘老板的人才是真坏,上次还抢了李婶家的粮缸!”

流民们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的激动渐渐褪去,多了些犹豫。刚才接了红薯干的妇人,看到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又看了看地痞们凶神恶煞的模样,突然大声说:“我信陈小哥!昨天粥棚的红薯就是甜的,我家孩子吃了也没生病!你们这些人,肯定是刘老板派来的!”

有了人带头,其他流民也纷纷反应过来。一个老汉放下手里的木棍,叹了口气:“我们就是想找口饭吃,不是想抢人…… 要是刘老板真堵了井、抬了价,那他才是害我们的人!”

地痞们见流民倒戈,脸色大变,还想再煽动,却被几个年轻的流民拦住:“别想再骗我们!你们跟刘老板一起坑大家,我们才不跟你们干!”

两个地痞见状,知道大势已去,转身就要跑,却被黑子拦住去路 —— 黑子龇着牙,毛发竖起,对着他们低吼,小黄、小白和小花也围了过来,形成一个小小的包围圈。地痞们被吓得不敢动,很快就被街坊们捆了起来。

陈阳松了口气,对着流民们说:“大家要是不嫌弃,就跟我来后院,我给大家分红薯和水,只是要麻烦大家帮着把巷口的井清理一下 —— 刘老板用石头堵了井,我们一起把石头搬开,以后大家都有干净水喝。”

流民们纷纷点头,跟着陈阳往后院走。陈风主动跑去找工具,还教流民们怎么小心地搬红薯,别碰坏了刚冒芽的菜苗;陆静嘉则带着陆雪茹,把家里的粗布拿出来,铺在地上当临时的桌子,方便分红薯;黑子守在后院门口,不让闲杂人靠近,却对凑过来的小孩格外温和,偶尔还会用头蹭蹭他们的手,像是在安抚。

清理水井时,流民们格外卖力。年轻的流民搬石头,年老的流民则帮忙清理井里的淤泥,陈阳和张老三一起指挥,避免有人掉进井里。陆静嘉和街坊们则烧了热水,给大家分红薯干,整个巷口不再是之前的紧张,反而多了些齐心协力的暖意。

“陈小哥,真是对不住,刚才差点听了坏人的话,错怪你了。” 之前带头质疑的妇人,抱着孩子走到陈阳身边,脸上满是愧疚。

陈阳笑了笑,递过一块红薯:“没事,大家都是被旱灾逼的。以后要是缺粮缺水,就来巷口找我们,只要我们有,就不会让大家饿着。”

正说着,巷口传来马蹄声,官差们骑马过来,看到巷里的情景,有些惊讶。张老三连忙走上前,把刘老板煽动流民、堵井囤粮的事说了一遍,还把捆着的地痞交了出去。

为首的官差皱着眉,对陈阳说:“我们已经接到不少举报,说刘老板囤粮抬价,只是一直没抓到证据。这次有这些流民作证,我们这就去查他的粮铺!”

官差们带着地痞离开后,流民们也陆续散去,临走前还纷纷向陈阳和街坊们道谢。陈风看着流民们的背影,小声说:“哥,原来不用打架,也能解决麻烦。”

陈阳摸了摸他的头:“有时候,人心比拳头更有用。大家都是想好好活下去,只要让他们知道谁是真的帮他们,谁是害他们,他们就不会被坏人骗。”

接下来的几天,镇上的气氛渐渐变了。官差们查抄了刘老板的粮铺,发现里面囤了足足几百斤粮食,还找到了堵井用的石头和工具。刘老板想跑,却被流民们拦住,最终被官差带走,关进了大牢。消息传来时,镇上的人都拍手称快,陈阳的摊位前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之前更忙 —— 不少人特意来买他的红薯,还跟他道谢。

陈阳也没闲着,每天除了卖红薯,还会带着陈风去粥棚帮忙,教流民们怎么用红薯做红薯干、红薯饼,方便储存;陆静嘉则和陆雪茹一起,帮流民们缝补破旧的衣服,还把家里多余的粗布分给大家;街坊们也跟着帮忙,有的送粮,有的送工具,整个镇子渐渐有了些众志成城的模样。

这天傍晚,陈阳从镇上回来,刚走进巷口,就看到巷口的井边围满了人,还有人在井边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 “感恩泉”。张老三看到他,笑着说:“这是流民们和街坊们一起立的,感谢你带头清理水井,还帮大家找粮,以后这口井就叫‘感恩泉’,让大家都记得这份情。”

陈阳心里一暖,走到井边,看着木牌上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的字,又看了看围在身边的街坊和流民,突然觉得,这乱世里的温暖,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回到家,陆静嘉已经做好了晚饭,红薯粥、炒萝卜干,还有一盘蒸红薯,都是简单的饭菜,却格外香。陈风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个新编的草筐,兴奋地说:“哥,张大叔教我编草筐了,以后我们可以用草筐装红薯,比麻袋轻便多了!”

陆雪茹也笑着说:“小黄今天学会帮流民的小孩捡布团了,那些小孩可喜欢它了,还把红薯干分给小黄吃!”

陆静嘉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了看陈阳,轻声说:“现在刘老板被抓了,井也清理好了,大家也能安稳过冬了。等开春了,我们再把后院拓大些,多种些庄稼,再养些鸡鸭,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陈阳点头,喝了一口温热的红薯粥,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蔓延到全身。他想起刚穿越过来时的狼狈,想起原主留下的烂债,想起刘老板的刁难,想起流民们的困境,再看看现在的日子 —— 有家人在身边,有街坊的帮忙,有流民的感恩,还有四只忠诚的小狗,心里满是踏实。

夜里,陈阳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却不再觉得冷。他知道,旱灾还没结束,乱世的困难也还没完全过去,但他不再焦虑 ——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身边有一群愿意一起扛的人,有一个愿意一起守护的家。

他想起巷口的 “感恩泉”,想起流民们道谢的笑脸,想起陈风认真编草筐的模样,想起陆静嘉温柔的眼神,突然觉得,或许这乱世里,最珍贵的不是粮食和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暖。只要这份温暖还在,就没有熬不过的冬天,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草筐和红薯干上,泛着淡淡的光。陈阳知道,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会有新的忙碌,也会有新的温暖 —— 比如帮流民们搭建临时的棚子,比如教陈风怎么分辨种子,比如看着小黄它们慢慢长大,这些小小的日常,就是这乱世里最安稳的幸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