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历史古代小说——《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本书由“山顶洞主”创作,以苏铭李白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11章,总字数105473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主要讲述了:第二天去吏部述职,苏铭老远便看到衙门口聚集了一众人等。苏铭想,吏部是官员任免的衙门,其主官尚书被敬称天官,确实不假。他刚才路过礼部,那门口冷冷清清,要不是把守的门吏站在衙门口,还真容易被当成寺庙。等苏…
《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精彩章节试读
第二天去吏部述职,苏铭老远便看到衙门口聚集了一众人等。
苏铭想,吏部是官员任免的衙门,其主官尚书被敬称天官,确实不假。
他刚才路过礼部,那门口冷冷清清,要不是把守的门吏站在衙门口,还真容易被当成寺庙。
等苏铭走到近前,发现这群人并不是来求官的,竟然是来看热闹的。
原来是有一个人中了进士,大殿之上皇帝钦点,礼部造册,留京待选。这名进士足足等了三个月,终于被任命为庐阳县尉。
可当他来吏部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发现他并没有户籍,也就是俗称的黑户。所以就没有给他发放任命文书。
其实在玄宗皇帝初登大位之时,便由中书令姚崇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大排查,一下子查出来八十万户,四百余万人口的黑户。
确实,没有户籍就不用交赋税和承担徭役,占了朝廷极大的便宜,所以取消他的任命也是情理之中的。
不过对于这四百多万的黑户,当时玄宗皇帝也有过明确圣裁:既往不咎,让当地官府重新登记入籍,并将政府开荒的田地按市价卖与这些人耕种。
所以从法理上来说,既然最高指示已经有过明确解释,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再当成问题。然而这个工作人员却一根筋的认死理,愣是不给发放任命文书。
苏铭看不过去,便上前替这名进士说了几句公道话,不料却被工作人员呛了一句:“你算哪根葱,吏部衙门还轮不到你来插嘴。”
苏铭说道:“我是至尊钦封的明威将军。”
苏铭以为拿出将军名号便能镇住这个吏部堂官,谁知道这名官员听了,却只是冷冷一笑:“我当时谁呢,原来是苏将军,失敬,失敬。”
苏铭以为这是给他面子,刚准备回礼,却又听那官员说道:“吏部的事,恐怕你这个从四品的将军还是管不得的。”
这话一说,苏铭顿然觉得十分没面子,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便发作。而且虽然品阶高,但仅仅是个名号。虽有都护府长史的实职,可在京城也毫无作用。
但是一个小小的从八品下的堂官竟然敢公然叫板上官,一样可以治他个不敬长官的罪状。
苏铭豪横的说道:“我若执意要管呢?”
那堂官却并不怂,说道:“苏将军好大的官威啊,你比的过吏部尚书的手令吗!”
这时人群中突然又有一人高声说道:“苏将军管不得,我可管得?”
众人闻声,便一齐看过去。只见一个气度不凡的官员缓缓从人群中走出来,不动声色却威严自明。
那堂官见了,连忙跑过去行礼,口中还说道:“下官失礼,参见张侍郎。”
只见那官员并未理会堂官,而是走到苏铭面前,行过礼后说道:“苏将军莫要见怪。吏部下察不周,还望苏将军见谅。”
苏铭道:“张侍郎言重了。”
苏铭并不知道,原来这位张侍郎竟然就是开元最后一任名相张九龄。早前因为性情耿直而多有得罪宰相姚崇,因而被贬官外放。直到今年年初才又被紫微令张说举荐,玄宗皇帝召回京中,任吏部侍郎,为朝廷选拔官员。
而紫微令张说同时又任兵部侍郎,所以曾将苏铭的功绩说与张九龄,意欲引见。不成想他们竟会在吏部衙门口不期而遇。
而那个待选进士也并非无名之辈,乃是太学名士陈章甫。苏铭一听,登时便来了兴致,问他道:“赵郡人李颀你可认得?”
“认得,乃是我太学同学。”说罢便朝人群中指着一人,又说道:“将军,那人便是。”随后招李颀过来见过苏铭。
“好!名士齐聚,稍后我们一同喝酒。”然后又问张九龄:“张侍郎可否赏光,咱们把酒言欢。”
张九龄道:“苏将军雅兴,待我办完公事,定当奉陪。”
于是待陈章甫领了任命文书,向张九龄告辞后,他们三人便先来到酒楼喝酒。
待坐下后,苏铭激动的说道:“早听说新丰美酒,天下闻名。今天你我三人定要喝他个不醉不休。”
谁知他两人却面色做难,尴尬的说道:“将军初到京城,怕是有所不知。这新丰酒乃是当世名酒,恐怕我们消费不起。”
苏铭听闻,便叫来店里伙计,问明白了价钱,又心中大概换算了一下,其实就相当于现代七千块一斤。
他知道唐朝酒的度数不高,但不知道古人酒量好不好。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极限酒量是五斗,多数是三斗,那就按三斗算。一斗十两,三人九斗就是九十两。皇帝赐我两顷地三十匹绢总共能卖五百两。还行,还能喝五次。
待苏铭算定,便豪爽的向伙计说道:“先上三斗酒来,菜要捡好的上!”
他二人听了,实在出乎意料,惊讶的互相瞪眼而说不出话来。
稍后酒菜上来,他们边喝边谈论军国大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气节那是相当的高傲,而且唐朝人格局也大。尚武的时代让每个个人都有种内在的英勇气概。
他们两人尚未喝完一斗,苏铭第二斗已经喝去一半。这酒度数低,而且有那么丝丝甜味,绵柔顺滑,回味无穷。这就是所谓的甘醇,跟蒸馏的白酒大不相同。不仅不上头,反而越喝越精神。
苏铭讲述着自己在大漠征战的经历,冰天雪地,风如刀割,生生死死,鬼哭狼嚎。不禁怆然感叹: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颀深有感怀,末了听苏铭道出一句诗,便说道:“好,好诗。苏将军光明磊落,悲天悯人。实在是时代之楷模。”
被李颀这么一称赞,这时苏铭才猛然意识到,他所念的诗是晚唐人所写。盛唐人尽管会当成是他的原创,而且他也不用活到晚唐去面对原作者,可毕竟是抄袭,自己心里总是不那么自在。
于是便转而问李颀道:“素闻李兄才情豪迈,尤其善长边塞七言诗,敢问李兄可否为戍边将士赠诗一首?”
“蒙将军器重,鄙人当勉励之。”
说罢,李颀离开座位,踱了两三度,便叫店伙计送上笔墨纸砚,挥笔而就。写到: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小说《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