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历史古代小说,穿越清末首富:开局预知破产,由才华横溢的作者“一尘如风”倾情打造。本书以胡雪岩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15981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穿越清末首富:开局预知破产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盛宣怀的舆论金融组合拳,被胡雪岩(皓轩版)以“透明化运营+银弹攻势+太医院背书”的连招勉强接下。但双方都清楚,这仅仅是中场休息。真正的杀招,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果然,数日后,一个看似寻常的商业询盘,引起了胡雪岩的警觉。
上海阜康分号密报:英商怡和洋行突然提出,希望向阜康钱庄拆借一笔巨额定短期资金,用于“支付一批紧急到港的印度棉纱货款”,利息开得极高,但要求三日内放款。
几乎同时,另几家与北洋系关系暧昧的洋行和山西票号,也仿佛约好了一般,向阜康提出了数额不小的短期借贷请求。
“东家,这事儿透着邪性!”刘掌柜眉头紧锁,“怡和向来跟汇丰穿一条裤子,怎么会突然找我们拆借这么大笔款子?还这么急?而且…怎么都赶一块了?”
胡雪岩盯着密报,脑中现代金融战的记忆疯狂闪烁。“紧急货款”?“高息”?“集中借款”?这味道太熟悉了!
“这是‘组团忽悠’…啊呸,是‘协同做局’!”他猛地一拍桌子,“他们想玩‘挤兑’的升级版——‘信用透支’!先用高息诱惑我们放出大量短期贷款,抽干我们的流动资金,然后肯定还有后手!比如…突然同时要求提前还款,或者制造更大的恐慌来引发真正的挤兑!”
书房内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计策,比单纯的谣言狠毒百倍!是阳谋!如果拒贷,显得阜康实力不济,心虚;如果放贷,则正中圈套,风险巨大!
“那…那咱们回绝他们?”一个掌柜试探着问。
“回绝?凭什么回绝?”胡雪岩眼珠一转,嘴角勾起一抹坏笑,“人家捧着高利息上门,这是给咱送钱啊!岂有往外推的道理?”
“啊?可是东家,这明明是陷阱啊!”刘掌柜急了。
“陷阱?对!是陷阱!”胡雪岩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但谁坑谁,还不一定呢!他们想玩‘信用透支’,咱就陪他们玩个更大的——‘空头支票’…呃,是‘循环承兑贴现’!”
众人一脸懵逼:“循环…承兑…贴现?”这又是什么东家发明的鬼名字?
胡雪岩兴奋地搓着手,开始布置:“老刘,立刻回复怡和他们:款子,没问题!要多少,有多少!利息就按他们说的算!但是——”他故意拉长声调,“这么大数额,周转需要时间。咱们可以先开给他们阜康的见票即兑的银行承兑汇票!让他们拿着汇票,自己去市场上贴现周转,或者到期再来咱们这兑付!咱们只收一点点‘开票手续费’!”
“银行承兑汇票?”刘掌柜更糊涂了,“这…他们能答应吗?这汇票他们拿去,别人认吗?”
“放心!”胡雪岩胸有成竹,“咱们阜康现在信誉正旺,咱们开的汇票,就是硬通货!比现银还好使!他们肯定答应!因为在他们计划里,这汇票最终是要拿来咱们这兑付,抽咱们银根的!但他们绝对想不到…”
他压低声音,露出狡黠的笑容:“…咱们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有机会拿着汇票回来兑付!”
他随即下达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指令:
1.
“疯狂开票”:爽快答应所有拆借请求,大手笔开出大量阜康承兑汇票,收取丰厚手续费和承诺的利息,瞬间账面上“赚”了一大笔。
2.
“市场回收”:立刻秘密派出多路人马,携带重金,赶在那些洋行和票号拿着汇票去市场贴现或流通之前,通过各种代理渠道,悄悄打折收购这些刚开出去的汇票!相当于自己买回自己的欠条!
3.
“左手倒右手”:收购回来的汇票,直接注销。一来一去,阜康实际上并没有流出多少真金白银,却白赚了手续费和利息差,还凭空消耗了对手的大量现金(他们为了快速贴现或应对计划,往往需要提前准备现金)!
“这…这能行吗?”刘掌柜感觉脑子都快烧坏了,“咱们自己开票,自己又买回来?这图啥?”
“图啥?”胡雪岩眉飞色舞,“图的是时间差!图的是信息差!他们以为捏着咱们的汇票就是捏着咱们的命根子,等着到期来抽咱们的血!殊不知,这些汇票还没捂热乎就被咱们低价回收了!到时候他们兑个屁!这就叫…‘金融魔术’!嘿嘿!”
这套现代空头支票和债券回购的金融把戏,在19世纪中叶的晚清,简直是降维打击!
计划执行得出奇顺利。怡和等洋行见胡雪岩如此“上道”,果然欣喜若狂,拿着大把承兑汇票如获至宝,纷纷投入市场或用于支付,企图快速盘活资金执行下一步计划。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不对劲。市场上突然出现一股神秘力量,在悄然吸纳阜康的汇票,折扣力度还不小。有些急需现金的小商户甚至主动将刚到手的汇票打折出售。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胡雪岩的第三波操作来了:他选择性地对几家实力较弱的、参与做局的山西票号,发动了“突然的信用紧缩”。
他指示旗下关联商号,拿着少量刚刚回收的、尚未注销的阜康汇票,去找这些票号“贴现”。同时,放出风声,暗示这几家票号“资金紧张,贴现困难”。
小小的试探,却引发了连锁反应。本就心虚的票号顿时慌了神,担心阜康真的要提前抽回资金,被迫咬牙贴现,进一步消耗了自身现金。
“大人!不好了!胡雪岩好像识破了我们的计划!他…他好像在市场上回收汇票!还…还在挤兑我们的盟友!”一个买办慌张地向盛宣怀汇报。
盛宣怀接到消息,愣了半天,完全无法理解胡雪岩的操作逻辑:“自己买自己的票?他图什么?损人不利己?只是为了扰乱市场?疯子!简直是疯子!”
他哪里懂得现代金融战的复杂玩法?在他的认知里,商战就该是囤积居奇、压价收购、散布谣言…胡雪岩这种“我预判了你的预判,还顺便把你的预判拿出去卖了换钱”的套路,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
就在盛宣怀被打懵,忙着稳定自家阵营时,胡雪岩的第四步棋落下了:舆论反杀!
他让之前重金收买的笔杆子们立刻出动,在《申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标题耸人听闻:《惊爆!疑有奸商勾结洋行,妄图做空我民族金融!》、《阜康钱庄稳健经营,竟遭恶意拆借狙击?》、《论短期拆借中的金融陷阱与防范》…
文章虽未点名,但指向性极强,将“高息诱贷、集中借款、突然抽贷”的套路分析得“鞭辟入里”,瞬间引发了商界尤其是中小商户的警惕和共鸣,将对准阜康的矛头巧妙引向了“神秘的恶意做空势力”。
舆论再次逆转!怡和等洋行和几家山西票号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白白损失了手续费和利息,现金被消耗,还惹了一身骚,成了“恶意奸商”的怀疑对象。
“哈哈哈!爽!”胡雪岩看着最新战报,乐得直拍大腿,“跟老子玩金融?老子用华尔街…啊不,是用河坊街玩剩下的套路都能碾压你们!”
书房里,刘掌柜和一众心腹看着自家东家,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一丝茫然。东家这些招数,闻所未闻,看似胡闹,却总能出奇制胜!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东家…您这些…呃…‘金融魔术’,真是…鬼神莫测啊!”刘掌柜由衷赞叹,虽然他还是没完全搞懂。
“基本操作,基本操作!”胡雪岩得意地摆摆手,随即脸色一正,“不过,盛宣怀接连吃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估摸着,他快要狗急跳墙,动用最后的杀手锏了。”
“杀手锏?”众人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嗯。”胡雪岩眼神锐利起来,“官场!他最后,必然要动用李鸿章的关系,从官面上,以‘合规’或‘危害国安’的名义,给我来个‘雷霆一击’!那才是真正的杀招!”
他深吸一口气:“我们的‘金蝉’计划,必须再加快!海外的退路,京城的暗线,都要准备好!另外…是时候给左大帅再写一封信了,得把这边的情况,说得再严重些…”
金融暗战暂告段落,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