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历史古代小说,扶汉青云志,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军师祭酒”创作,以张牧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历史古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扶汉青云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冀北的寒风卷着沙尘,扑打在疾行的军伍旗帜上,发出猎猎的声响。朱儁大军离开尚带余烬的下曲阳,如同一条被激怒的巨蟒,向着巨鹿郡方向猛扑过去。
刘备部作为全军锋矢,承担着最危险也最关键的探路和遇敌接战任务。马蹄踏过荒芜的田野,斥候如同警惕的猎犬,不断将前方地形和零星敌情汇报。
气氛凝重而急切。每个人都清楚,这是在和时间的赛跑,更是在和即将北上的皇甫嵩赛跑。朱儁需要一场漂亮的胜利,来奠定他在河北战场的绝对主导权。
张牧紧随在刘备身侧,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斥候回报和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历史地图与记载,不断分析着局势。
“大人,张宝拥众十余万,却并未主动出击与我军决战,反而收缩兵力于巨鹿周边城邑坞堡,其意显然是凭险固守,拖延时间,消耗我军锐气,甚至……可能等待其他变数。”张牧低声对刘备道。
刘备眉头紧锁:“拖延时间?对他有何好处?难道……”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脸色微变。
“或许,他在等皇甫将军北上的消息?”张牧点破了刘备的猜想,“若两虎相争,或可觅得一线生机?甚至……若朱将军久攻不下,朝廷催促,皇甫将军顺势接过主攻之位,那张宝的压力或许反而能减轻?”
刘备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朱将军处境岂不尴尬?”届时,朱儁久战无功,皇甫嵩携大胜之威而来,主客易位几乎是必然。
“所以,朱将军才会如此急切,甚至有些……躁进。”张牧语气凝重,“而我军为先锋,首当其冲。接下来的仗,不会好打。”
正说话间,前方斥候飞马来报:“大人!前方三十里,发现黄巾军大队人马!依山列阵,阻塞官道,旌旗漫山遍野,人数恐不下两万!看旗号,是张宝麾下大将严政所部!”
终于来了!
刘备精神一振,却不敢有丝毫大意:“再探!查明其两翼可有伏兵?后方可有援军?” “诺!”
很快,更多探报汇集而来。严政部据守一处名为“黑风隘”的险要山口,两侧山势陡峭,难以迂回,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并未发现大规模伏兵迹象,但其后方通道畅通,显然与巨鹿主力的联系未被切断。
“大哥!让俺老张去冲他一阵!劈了那严政,看谁还敢挡路!”张飞一听有仗打,立刻兴奋起来。
关羽却相对冷静:“地势险要,强攻恐伤亡太大。是否禀报朱将军,等待主力抵达再行定夺?”
刘备看向张牧。
张牧观察着斥候绘制的地形草图,沉吟道:“大人,朱将军令我部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敌接战。若在此逡巡不前,等待主力,恐遭责难。然强攻确非上策。”
他指着草图上一处标记:“严政据守隘口,注意力必集中于正面官道。其两侧山岭虽陡,却并非完全无法攀爬。我可派精锐死士,趁夜沿峭壁艰难迂回,绕至其侧后山岭之上,多备火种、锣鼓。”
“明日,大人可率主力于隘口前正面列阵,伴作强攻态势,吸引其注意。待迂回部队抵达预定位置,突然举火鸣锣,大声鼓噪,制造大军已包抄其后路的假象!”
“严政部骤逢此变,又见我军正面攻势猛烈,必军心大乱!届时,关张二位将军率精锐直冲其阵脚,必可一举破之!”
又是奇兵!又是攻心!
刘备眼中精光大盛:“好计!虚实结合,乱其心神!云长,翼德,即刻挑选攀爬好手!简雍,准备火种锣鼓!”
“得令!”
是夜,关羽亲自挑选了三百名身手矫健、悍不畏死的老兵,在熟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借着夜色掩护,如同壁虎般,沿着黑风隘一侧近乎垂直的峭壁,艰难向上攀爬。
过程极其凶险,时有士卒失足坠落深涧,但无人退缩。
翌日清晨,刘备率主力列阵于黑风隘前,战鼓擂响,摆出强攻架势。
严政见状,冷笑一声,指挥麾下凭借地利,严阵以待。
战至午时,双方弓弩对射,汉军死伤数百,却未能撼动黄巾军阵线半分。严政心中稍定,认为官军不过如此。
就在此时!
隘口侧后方的山岭之上,突然浓烟滚滚,火光大起!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如同天崩地裂般从山顶传来!
“官军从后面杀上来啦!” “快跑啊!被包围了!” “投降不杀!”
无数的喊声从山顶传来,伴随着翻滚而下的擂木和石块(虽是虚张声势,但也造成了一些混乱)!
严政部士卒大惊失色,纷纷回头望去,只见后方山岭烟火冲天,杀声震地,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官军!军心瞬间动摇!
“不要乱!不许回头!那是疑兵!”严政声嘶力竭地弹压,但已然迟了!
就在此时!
刘备军中战鼓声陡然变得急促狂暴!
“全军突击!”刘备长剑向前一指!
“燕人张翼德在此!挡我者死!”张飞如同黑色旋风,一马当先,直冲敌阵!丈八蛇矛挥舞间,当者披靡!
关羽率精锐步卒紧随其后,刀光如雪,所向无敌!
原本坚固的黄巾军阵线,因为后方的“变乱”而士气崩溃,再被关张这两大绝世猛将一冲,顿时如同雪崩般溃散!
“顶住!给我顶住!”严政怒吼着,却被溃兵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后败退。
兵败如山倒!
汉军一路追杀,斩首数千级,俘获无数。严政仅率少量亲卫狼狈逃回巨鹿。
黑风隘大捷!
捷报传回中军,朱儁大喜过望,对刘备更是赞赏有加,立刻催动主力加速前进。
然而,接下来的战事,却并未因这场开门红而变得顺利。
张宝吸取了教训,不再分兵野战,而是将全部兵力收缩进入巨鹿郡治所以及周边几个互为犄角的坚固坞堡之中,深沟高垒,囤积了大量粮草滚木,摆出了死守到底的架势。
朱儁大军抵达后,连续组织数次强攻,皆因守军抵抗异常顽强而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战事再次陷入了如同下曲阳那般的残酷消耗战。
时间一天天过去,军中的焦躁气氛再次弥漫开来。尤其是,皇甫嵩大军北上的消息越来越确切,先锋部队据说已过黄河。
朱儁的中军大帐内,气氛一日比一日压抑。诸将每次议事皆噤若寒蝉。
这一日,探马来报,皇甫嵩主力已至百里之外,不日即将抵达!
朱儁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环视帐下诸将,声音沙哑而冰冷:“皇甫义真……就要到了。巨鹿却迟迟未下!诸位,还有何策?难道真要本帅将这到手的功劳,分与他人吗?!”
帐内死寂。
连孙坚都低下了头。强攻不行,诱敌不出,还能有什么办法?
就在这时,刘备再次出列。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将军,”刘备躬身道,“末将或有一计,或可试之。”
“讲!”朱儁此刻已是病急乱投医。
“张宝龟缩不出,凭恃者,乃城高池深,粮草充足,以及……其麾下士卒因其妖言蛊惑,仍有死战之心。”刘备缓缓道,语气竟带着一丝奇异的冷静,“然,其众十余万,聚于数城之中,人畜混杂,今已入冬,天干物燥……”
他顿了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何不以火攻之?”
“火攻?”朱儁一怔,“如何火攻?其城防严密,岂能轻易放火?”
“明攻不易,可暗取之。”刘备沉声道,“可选死士,趁夜潜行,不再以登城为目的,而是将大量火种、油脂,用箭矢或以其他方式,投入其城中粮草堆积之处、营房密集之地!同时,大军于外四面鼓噪,伴作全力攻城,吸引其注意!”
“一旦火起,其城内必乱!粮草被焚,军心必溃!营房着火,人马惊窜!届时,我军再趁乱猛攻,何愁城不破?!”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
好狠的计策!好毒的火攻!这已不仅仅是军事打击,更是要焚毁一切,制造最大的混乱和恐慌!
朱儁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光彩!他被这个计划的残酷和高效震惊了,但更多的是一种看到破城希望的疯狂!
“火攻……火攻!好!好计!”朱儁猛地一拍案几,脸上因兴奋而泛起潮红,“便依此计!玄德公,此事仍由你部牵头!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全军配合!”
“末将领命!”刘备躬身,垂下眼睑,掩去眼底一丝复杂。
计策已定,整个汉军大营如同一个庞大的机器,开始为这场致命的火攻做准备。收集火油、制作火箭、挑选熟悉巨鹿城内部署的降卒或细作作为向导……
一切都在紧张而隐秘地进行。
张牧跟在刘备身边,沉默地参与着准备工作。他知道,这条计策出自他的暗示和刘备的完善。乱世之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但想到那烈火焚城的惨状,他心中依旧难以平静。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
三日后的深夜,月隐星稀。
数百名精心挑选的死士,背负着浸满火油的柴捆、陶罐,在夜色的掩护下,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摸向巨鹿城墙。
与此同时,汉军大营中,无数火把骤然亮起,战鼓号角震天动地!朱儁亲率大军,从四面八方对巨鹿城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佯攻!
守军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到了城墙之上!
就在这震天的喧嚣掩盖下,那些死士将携带的火种,用尽各种方法——弩射、抛投、甚至徒手攀爬短暂悬挂——尽可能多地投入了城内!
起初,只是零星的火焰。
但很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特别是那些被刻意瞄准的粮草堆积处和营房区,瞬间变成了巨大的火炬!
冲天的大火映红了半个夜空!巨鹿城内,哭喊声、惊叫声、爆炸声(点燃了粮草或油料)响成一片!混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城破了!” “官军杀进来了!” “快跑啊!”
无数的惊呼和谣言在城中肆虐。
守军的抵抗意志,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大火和内外夹攻的恐惧下,彻底崩溃了!
“全军进攻!破城就在今日!”朱儁声嘶力竭地怒吼!
汉军如同潮水般,涌向那些因救火和内乱而防御空虚的城墙段!
关羽张飞再次身先士卒,率先登城!
城,破了。
接下来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混乱而残酷的屠杀和追歼。
大火焚烧了数日方熄。巨鹿城几乎化为一片白地。
清点战果,斩首黄巾军八万余级,张宝于乱军中被杀(首级被何人所得竟成疑案),余部四散逃亡,不知所踪。
河北黄巾,至此,主力尽丧。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飞向洛阳。
朱儁站在巨鹿城的废墟上,望着眼前这片焦土,志得意满,放声大笑!
而刘备,看着这片惨状,看着身后虽然疲惫却因战功而兴奋的部下,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经此一役,他刘备的名字,将真正刻入这乱世的棋局之中。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始终藏于他阴影之中的年轻人。
他转过头,看向默默站在身后的张牧。
乱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