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道之起源”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李凌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220351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离开汉军大营的庇护,深入敌后的孤寂感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涌来。李凌(此刻化名为“凌三”,一个往来于荥阳与颍川之间的小行商)沿着荒芜的驿道向南而行。时值深冬,寒风凛冽,旷野枯黄,沿途村落大多十室九空,残破不堪,唯有乌鸦的聒噪和偶尔可见的白骨,诉说着战乱的残酷。
他并未直接前往张良所指示的王陵可能藏身的嵩山深处,而是选择了先前往颍川郡的郡治——阳翟城。理由有三:其一,阳翟乃颍川中心,消息最为灵通,或可打探到关于王陵及其部众更确切的下落和风声;其二,张良提及的“丰沛商社”在阳翟设有据点,他需要去取得必要的补给和可能的情报支持;其三,赵贲军主力盘踞阳翟,欲知颍川虚实,此地乃最佳观察窗口。
三日跋涉,风餐露宿。李凌110点的体质和《龟息吐纳法》让他对严寒和疲劳有着极强的抵抗力,但精神上的警惕却丝毫未放松。他避开了几股规模较大的溃兵和流民,以远超常人的感知提前规避风险。偶有小股不开眼的毛贼试图劫掠,也被他以商队护卫的寻常身手轻易打发,并未暴露真实实力。
这一日午后,阴沉的天空终于飘起了细碎的雪花。远方地平线上,一座城池的轮廓在雪幕中逐渐清晰。城墙高厚,箭楼林立,城头巡逻的士兵身影隐约可见,城门处有兵丁严格盘查往来行人,气氛紧张——那便是阳翟城。
李凌混在一小队前往城中贩卖柴薪的农户中,低调地接近城门。他早已将商贾服饰弄得更加破旧,脸上也刻意抹了些尘灰,显得风尘仆仆。行囊中的兵刃被妥善隐藏,唯有那枚“留侯令”和半块铜符贴身收藏。
“站住!干什么的?!”守门的秦军什长(属性约18点)厉声喝问,目光审视着每一个入城者。
“军爷,小的是行商的,从荥阳来,贩些杂货。”李凌操着略带陇西口音的官话,赔着笑脸,主动递上几枚半两钱,“路上不太平,好不容易才到贵宝地。”
那什长掂了掂钱,又打量了他几眼,见其衣着普通,面带疲惫,不像奸细,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进去吧!老实点!城里戒严,夜间宵禁,惹事生非小心脑袋!”
“谢军爷!谢军爷!”李凌连连躬身,随着人流走进了阳翟城门。
城内景象比城外稍好,但依旧萧条。街道宽阔,却行人稀疏,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开门的也生意冷清。一队队秦军士兵巡逻而过,眼神警惕,给这座古城平添了几分肃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和不安。
李凌并未急于寻找客栈落脚,而是凭借张良提供的地址,在城内七拐八绕,找到了一条相对僻静的后街。街角有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门面狭小,招牌上写着“丰昌号”三个字,这正是“丰沛商社”在阳翟的暗桩。
他走进店铺,柜台后一个戴着瓜皮帽、正在打瞌睡的老掌柜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懒洋洋道:“客官要点什么?小店货不全了。”
李凌不动声色,用手指在柜台上轻轻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这是张良告知的暗号。
老掌柜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精光,睡意全无。他站起身,压低声音:“天寒地冻,客官从北边来?”
“自沛上来,寻些暖身的物件。”李凌对出下半句暗号。
老掌柜点点头,示意李凌跟随他进入后堂。后堂狭小,堆满杂物,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尊客有何吩咐?”老掌柜语气恭敬了许多。
“需一份阳翟近日的物价单,尤其是粮、盐、铁之价。另,打听个人,嵩山深处的王陵王公,近日可有何风声?”李凌低声道,并未直接出示留侯令,这是谨慎起见。
老掌柜沉吟片刻,道:“粮价飞涨,盐铁官营,管控极严,黑市价翻了三倍不止。城内赵贲军约五千,粮草似乎……并非十分充裕,近来催粮甚急。至于王陵……”他声音压得更低,“听闻其部众近日与赵贲军一支运粮队在嵩山北麓有过小规模冲突,互有损伤。赵贲已增派兵马前往嵩山方向巡弋,风声很紧。具体位置,小人实在不知。”
粮草紧张,已有冲突!这些信息极为重要!李凌心中迅速判断:赵贲与王陵矛盾已显,这正是可趁之机,但同时也意味着搜寻王陵的难度和风险大增。
“多谢。请为我准备三日干粮(要好一些的),一壶烈酒,一份更详细的颍川南部舆图,以及……”李凌顿了顿,“一套游侠儿惯穿的深色劲装和斗笠。”
老掌柜一一记下,并无多问:“东西稍后便备齐。客官可需落脚之处?小店后院有间僻静厢房。”
“不必,我自有去处。酉时末,我再来取东西。”李凌不想过多牵连此地,决定另寻住处。
离开丰昌号,李凌在城内寻了一间中等偏下的客栈“悦来居”住下。他要了一间临街却不起眼的房间,略作休整,便下楼在大堂角落要了一碗豆饭、一碟咸菜,默默吃着,耳朵却捕捉着大堂内零散酒客的交谈。
大多是抱怨粮价、咒骂乱世、或者吹嘘些道听途说的战场见闻,有价值的信息不多。唯有一桌三个穿着皮质猎装、携带兵器的汉子,引起了李凌的注意。他们声音不高,却气息沉稳,眼神锐利,属性均在20点左右,显然是有些本事的游侠儿或佣兵之流。他们谈论的正是嵩山猎事,言语间似乎对山中路径颇为熟悉。
“……那鬼见愁峡谷,今年雪大,怕是更难走了。”
“可不是,上次那伙逃兵躲进去,赵贲的人搜了半个月都没找着……”
“听说最近山里不太平,好像有两股人马杠上了,咱们打猎也得小心点,别撞上铁板。”
李凌心中一动,鬼见愁峡谷?两股人马?这或许与王陵有关。
他正思索如何不着痕迹地搭话,客栈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只见五六个歪戴帽子、敞着怀、一看便是城中青皮无赖模样的汉子,簇拥着一个衣着光鲜、面色倨傲的纨绔子弟走了进来。那纨绔子弟属性低微,却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身后跟着的两个护卫倒有几分本事,属性约25点。
掌柜的连忙迎上去,点头哈腰:“朱公子,您怎么大驾光临了……”
那朱公子用扇子推开掌柜,目光在大堂里一扫,最终落在了那三个猎户打扮的汉子桌上——更准确地说,是落在了他们靠在桌角的一张做工精致、材质非凡的反曲猎弓上。
“嘿,这弓不错啊!”朱公子眼睛一亮,走上前去,毫不客气地伸手就去拿那弓,“哪儿来的?本公子瞧上了,开个价吧!”
那三名猎户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为首一名脸上带疤的汉子(属性22,力量突出)一把按住弓,冷声道:“这弓不卖!”
“嗯?”朱公子脸色一沉,“在这阳翟城,还没人敢驳我朱璨的面子!知道我是谁吗?郡丞是我舅父!赵贲将军府上的管事是我干爹!我看上你的弓,是给你脸面!”
那几名青皮也围了上来,撸胳膊挽袖子,气势汹汹。
猎户三人毫不畏惧,手按上了兵器,疤脸汉子冷笑:“郡丞?赵贲?嘿,这阳翟城,还不知道能姓秦姓几天呢!滚开!”
此言一出,那朱公子更是暴怒:“反了!给我打!把弓抢过来!”
两名护卫立刻上前,青皮们也蠢蠢欲动。客栈内其他食客纷纷避让,掌柜的急得直跺脚却不敢上前。
眼看冲突就要爆发。李凌本不欲多事,但那三名猎户显然熟知嵩山情况,或可成为线索来源。他心思电转,瞬间有了计划。
就在一名护卫伸手抓向疤脸汉子衣领的瞬间,一枚不起眼的铜钱从李凌手中弹出,无声无息地击在那护卫的膝弯穴道上!
那护卫“哎哟”一声,只觉得腿一软,一个踉跄差点跪倒在地,动作顿时变形。
几乎同时,李凌看似被拥挤的人群撞了一下,“不小心”将手中的豆饭碗泼了出去,恰到好处地洒了那朱公子一身汤水!
“哎呀!抱歉抱歉!这位公子,实在对不住!小的没站稳……”李凌连忙上前,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用自己的身体隔开了双方,手忙脚乱地替朱公子擦拭,暗中却用巧劲将其推得后退了两步,远离了冲突中心。
这一连串变故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朱公子被泼了一身污秽,气得脸色发青,刚要发作,却发现对方只是个一脸惶恐的普通行商(李凌伪装),而自己的护卫莫名其妙腿软,又被对方隔开,一时间竟不知该先找谁的麻烦。
那三名猎户也愣了一下,警惕地看着突然插进来的李凌。
李凌一边给朱公子赔罪,一边暗中对那疤脸汉子使了个眼色,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其不要冲动。
疤脸汉子也是老江湖,立刻明白了李凌是在解围,虽然不知其目的,但眼下确实不宜与这地头蛇硬碰硬。他冷哼一声,趁机将猎弓背起,对同伴低声道:“我们走!”三人迅速起身,挤出人群离开了客栈。
朱公子见猎户走了,更是怒不可遏,一把揪住李凌的衣领:“你个混账东西!坏了本公子的好事!赔我的衣裳!”
李凌心中冷笑,面上却更加惶恐:“公子息怒!公子息怒!小的实在该死!这衣裳……小的赔,一定赔!只是小的身上银钱不多,可否请公子移步,随小的去取钱?”他故意示弱,想将这纨绔引开,免得他再去找那三个猎户的麻烦。
朱公子哪里肯依,叫嚣着要让手下揍他。就在这时,客栈外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一队十人的秦军巡城士卒恰好经过门口,带队什长探头进来厉声喝道:“何事喧哗?!不知道城内戒严吗?!”
那朱公子见到官兵,气焰顿时矮了三分,他虽然有关系,但也不敢公然在巡城军面前闹事。他狠狠瞪了李凌一眼,压低声音道:“算你小子走运!下次别让爷碰上!”说罢,悻悻地带着手下和青皮们灰溜溜地走了。
巡城什长扫了一眼狼藉的现场和惶恐的掌柜,哼了一声,也没多问,带队离开了。
客栈内终于恢复了平静。李凌松了口气,对掌柜的歉意地笑了笑,付了饭钱和打碎碗的赔偿,也快步离开了悦来居。
他绕了几条街,确定无人跟踪后,向着之前那三名猎户离开的方向追去。他的敏捷远超常人,很快便在一条僻静的死胡同里追上了他们。
三人见李凌追来,立刻警惕地握住兵器。
李凌停下脚步,摘下斗笠,露出平静的面容,抱拳道:“三位兄台请了,在下并无恶意。方才之事,不过举手之劳。”
疤脸汉子打量着他,眼神惊疑不定:“你是什么人?为何要帮我们?”
“在下凌三,一个北边来的行商。”李凌微笑道,“帮三位,一是看不惯那纨绔仗势欺人,二来……也确实有事想向三位请教。”
“何事?”疤脸汉子依旧警惕。
“听闻三位方才提及嵩山猎事,尤其是那‘鬼见愁峡谷’……”李凌缓缓道,“在下有一远房亲戚,前些年避祸入嵩山,许久未有音信。家中老母甚是挂念,特托我此次前来寻访。听闻峡谷险峻,不知三位可否指点一二路径?必有酬谢。”他编了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三人对视一眼,神色稍缓。疤脸汉子沉吟道:“鬼见愁峡谷确实险恶,寻常人根本进不去。你那亲戚……莫非也是道上朋友?”他显然有些怀疑李凌的身份。
李凌苦笑:“实不相瞒,家舅早年曾习武,性子倔,得罪了人,才不得已入山避祸。具体详情,我也不甚了了,只知他可能投奔了一处叫‘卧牛寨’的地方?”他故意抛出一个模糊的地名(这是张良提供的王陵可能用的化名之一)试探。
疤脸汉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再次仔细打量李凌,半晌才缓缓道:“卧牛寨……没听说过。不过,鬼见愁那条路,最近确实不太平。奉劝一句,若无必要,还是别去为好。若真要去……”他顿了顿,“从此出南门,沿官道行二十里,见一三岔路口,走最破那条土路进山。遇溪溯流而上,见一瀑布后,向西翻过两座山头,能看到一片黑松林。林中有条隐秘小路,通往峡谷深处。至于里面有什么,就看你的造化了。记住,尽量避开巡山的赵贲军。”
他虽未承认,但给出的路径却极为详细,远超一般指点,显然已有所猜测,却不愿点破。
李凌心中大喜,知道找对了人!他拱手深深一揖:“多谢兄台指点!感激不尽!”说着,从怀中取出两锭银子(约十两)递过去,“区区薄礼,聊表谢意,还请笑纳。”
疤脸汉子看了看银子,又看了看李凌,最终伸手接过,掂量了一下,露出一丝笑容:“看你也是个懂规矩的。某家姓胡,排行老三。若真能进山找到人,或许……日后还有相见之日。告辞!”说罢,不再多言,带着两名同伴迅速消失在巷弄深处。
李凌站在原地,默默记下胡三所说的路径。虽然依旧模糊,但比起大海捞针,已然有了明确的方向。这阳翟城,果然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交错。而自己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雪渐渐大了。酉时将至,他需去丰昌号取备好的物资,然后,便是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那座隐藏着王陵和未知风险的嵩山。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祖凌公孤身入阳翟,洞察秋毫。时赵贲据城,粮秣困窘,民心浮动。公暗访丰沛商社,得其实情;又于市井之中,巧遇嵩山游侠胡氏,以智勇折之,得窥入山秘径。公之胆略机变,于细微处见真章。”
官方史·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注):“汉王二年冬,颍川未定,秦将赵贲拥兵阳翟,然粮馈不继,军心渐弛。时有豪杰隐于嵩岱,观望时变。” (按:未直接记载李凌之行,但背景相符)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尝化名行商,游于阳翟。遇恶少欺凌,帝展神通,以铜钱击穴,以汤水障目,解纷争于无形,显仁心于微末。又感化游侠,指点迷津,乃天意使然。”
野史·嵩岳传奇:“闻汉王有密使,年少俊彦,武艺超群。于阳翟悦来居,以一碗豆饭智退纨绔朱璨,又以十两纹银结纳游侠胡三,得入嵩山秘径。或云此使者乃日后昭武王之初影也。”
(第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