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铁皮桶里的时光

作者:拾梦虫二

字数:96798字

2025-09-07 08:21:59 连载

简介

铁皮桶里的时光》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拾梦虫二”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小娃叔叔,林晓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96798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年底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过年时,

我特意留了个空位——想把鱼缸里那条小娃送的泥鳅带回去。

它在城里的鱼缸里活了大半年,鳞片愈发鲜亮,

每次我凑近,它总会绕着缸壁游一圈,像在提醒我老家的水沟和那两个铁皮桶。

刚进老家院子,就听见水沟方向传来孩子欢快的笑声。

我放下行李快步往那边走去,远远看见小娃正蹲在沟边,两个铁皮桶放在旁边,

桶身上“泥鳅桶”三个字被风雪浸得有些淡,却依旧显眼。

他身边围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正踮着脚往桶里看,小娃则拿着根树枝,在水里轻轻划着,教他们辨认泥鳅的影子。

“叔叔!你回来啦!”

小娃最先看见我,手里的树枝一扔就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往桶边带,

“你看!我们今天摸了三条泥鳅,比上次还多!”我凑过去,桶里的水清冽洌的,三条小泥鳅在水里游来游去,偶尔碰一下桶壁,发出轻微的声响。

旁边的孩子怯生生地问:

“叔叔,你就是小娃说的,会摸泥鳅的叔叔吗?”

我笑着点头,想起小时候爷爷也是这样,带着我和街坊家的孩子在沟边摸泥鳅,

他蹲在最前面,教我们分辨草根下的动静,

谁要摸到第一条,他总会笑着摸谁的小脑袋。如今我蹲在小娃身边,看着他给伙伴们演示怎么顺着草根找泥鳅,

小手在水里轻轻探着,动作和当年的爷爷竟有几分相像。

那天下午,我们几个蹲在水沟边,摸了满满两桶泥鳅。

小娃把最大的几条挑出来,装进塑料袋里:

“这个给奶奶熬汤,这个给张奶奶送过去,她上次还帮我修过弹弓呢。”

我帮他拎着桶往家走,他蹦蹦跳跳地跟在旁边,嘴里数着要送泥鳅的人家,像在清点着什么宝贝。

路过老槐树时,小娃突然停住脚,指着树干上的刻痕说:

“叔叔你看!我又长高了!”树干上歪歪扭扭刻着几道横线,最上面一道是新刻的,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铁皮桶。

“我爷爷说,等我长到最上面那道线,就能像你一样,自己摸到最深的泥鳅了。”

他仰着头,眼睛里闪着光,像极了当年盼着长高的我。

晚饭时,奶奶用小娃摸的泥鳅熬了汤,鲜美的味道飘满屋子。

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盛汤:

“叔叔你多喝点,这个泥鳅最补了!”

爷爷坐在对面,看着我们笑:

“现在的孩子,还能玩我们当年玩的东西,真好。”

我喝着汤,想起小时候爷爷熬的泥鳅汤,味道和现在一模一样,只是当年坐在爷爷身边的我,如今换成了小娃。

临走前一天,小娃拉着我去沟边,把那两个铁皮桶洗得干干净净,倒扣在老槐树下。

“这样不会积雨水,明年春天就能接着用了。”

他一边擦桶沿一边说,

“叔叔,明年清明你还回来好不好?我们再一起摸泥鳅,我还想听你讲爷爷教你摸泥鳅的事。”

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好,明年清明我回来,还陪你摸泥鳅。”

他高兴得跳起来,拉着我的手在沟边跑,风把他的笑声吹得很远,混着狗尾草的“沙沙”声,像一首热闹的歌。

回城里那天,小娃把我送到村口,手里拎着个布袋子:

“叔叔,这个给你,是我晒的红薯干,很甜很甜,吃蜜一样。”

我接过袋子,里面的红薯干还带着阳光的味道。

车子开远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他还站在村口,手里拎着那两个铁皮桶,

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桶沿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两颗落在时光里的星星。

回到城里,我把小娃送的红薯干放进抽屉里,

每次吃的时候,都像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听着小娃的笑声,闻着泥鳅汤的香味。

鱼缸里的泥鳅依旧在游动,每次我凑近,它总会绕着缸壁游一圈,

像是在提醒我,那些藏在铁皮桶里的时光,那些浸在水沟里的温暖,从来都没有走远。

如今再想起老家,最先冒出来的不是院子里的老槐树,

也不是奶奶熬的泥鳅汤,而是那两个铁皮桶,是小娃眼里的光,是蹲在水沟边时,手里传来的泥土的温度。

原来所谓时光,从来都不是一去不回的河流,

它会藏在生锈的铁皮桶里,藏在孩子的笑声里,藏在每一个想起的瞬间,只要你愿意回头看,

就总能看见那些温暖的日子,在时光里闪闪发亮。

转年清明,我如约回到老家。车子刚拐进村口,

就看见老槐树下站着个小小的身影——是小娃,他手里拎着那两个铁皮桶,桶沿被擦得锃亮,

“泥鳅桶”三个字用新的彩笔涂过,红的绿的叠在一起,格外显眼。

“叔叔!你可算回来了!”

小娃看见车子,拎着桶就跑过来,桶里的水晃出细碎的水花,溅在他的裤脚上。

我刚下车,他就拉着我的手往水沟方向拽:

“我昨天去看过了,沟里的泥鳅醒了,今天肯定能摸到好多!”

跟着他往水沟走,田埂上的草刚冒绿,风里带着泥土和槐花香。

小娃一边走一边说:

“我爷爷教我了,清明的泥鳅最肥,要找向阳的沟边,那里的泥鳅最多。”

他踮着脚,指着前面一片草根茂密的地方,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宝藏。

我们蹲在沟边,小娃把铁皮桶放在旁边,学着爷爷的样子,卷起裤脚,小手轻轻伸进水里。

“叔叔你看,这样慢慢摸,就能感觉到泥鳅滑溜溜的。”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没过一会儿,就喊起来:“摸到了!摸到了!”

我凑过去,看见他手里攥着一条小泥鳅,尾巴还在轻轻摆动。

那天下午,我们摸了满满两桶泥鳅。

小娃把泥鳅倒进桶里,看着它们游来游去,突然说:

“叔叔,我们把小的放回去吧,等它们长大,下次再来摸。”

我点点头,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小泥鳅放回水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什么宝贝。

夕阳西下时,我们拎着桶往家走。

路过老槐树,小娃突然停住脚,仰着头看树上的槐花:

“叔叔,槐花开了,我们摘点回去,让奶奶蒸槐花饭好不好?”

我抬头,雪白的槐花挂满枝头,风一吹,花瓣落在我们身上,像撒了层雪。

我们搬来小凳子,小娃站在上面,伸手摘槐花,我在下面接着。

他把摘下来的槐花放进铁皮桶里,雪白的花瓣铺在桶底,和桶里的泥鳅相映成趣。

“奶奶说,槐花饭要放红糖才甜,我上次帮奶奶蒸过,可好吃了。”小娃一边摘一边说,声音里满是得意。

回到家,奶奶看见我们拎着泥鳅和槐花,高兴得合不拢嘴。

她把泥鳅倒进盆里养着,又把槐花淘洗干净,和糯米拌在一起,放进蒸笼里。

小娃蹲在灶台边,帮奶奶添柴火,眼睛盯着蒸笼,时不时问:

“奶奶,槐花饭好了没?”

槐花饭蒸好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甜香。

小娃迫不及待地掀开锅盖,伸手就要拿,被奶奶拦住:

“烫!等凉一会儿再吃。”

我帮他盛了一碗,他吹了吹,咬了一口,眼睛突然亮起来:

“就是这个味道!比上次的还甜!”

晚饭时,爷爷看着我们吃槐花饭,笑着说:

“以前我带你爷爷摘槐花,他也是这样,蹲在灶台边等,急得直跺脚。”

我看着爷爷,又看了看身边的小娃,突然觉得,

时光好像在这一刻重叠了——当年的爷爷,

当年的我,现在的我,现在的小娃,我们都在这槐花香里,延续着同样的温暖。

临走前,小娃把那两个铁皮桶洗干净,放在老槐树下。

他在桶里铺了一层槐花,说:

“这样桶里就有槐花的香味了,下次摸泥鳅的时候,泥鳅也能闻到。”

他拉着我的衣角,小声说:

“叔叔,暑假你还回来好不好?我们再一起摸泥鳅,一起摘槐花。”

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好,暑假我一定回来。”

小娃高兴得跳起来,拉着我的手在槐树下转圈,槐花落在我们身上,像一场温柔的雨。

车子开远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小娃还站在槐树下,

手里拎着那两个铁皮桶,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

老槐树上的槐花还在飘落,落在铁皮桶里,落在田埂上,落在时光里,像一个个温柔的约定。

回到城里,我时常想起槐树下的约定,想起小娃眼里的光,

想起槐花饭的甜香。

我知道,等到暑假,我一定会回到老家,和小娃一起,在水沟边摸泥鳅,

在槐树下摘槐花,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再一次装进心里,带回家。

暑假一到,我就收拾行李回了老家。刚到村口,

就看见小娃和几个孩子在水沟边等着,他们手里都拎着小桶,

唯独小娃拎着那两个熟悉的铁皮桶,桶身上的“泥鳅桶”三个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叔叔!你回来啦!”

小娃看见我,拎着桶就跑过来,身后的孩子们也跟着跑过来,

围着我叽叽喳喳地问:

“叔叔,你真的会摸泥鳅吗?”“叔叔,你能教我们吗?”

我笑着点头,跟着他们往水沟边走。

小娃把铁皮桶放在地上,指着沟里的草根说:

“叔叔,我发现了一个新地方,那里的泥鳅可多了!”

他拉着我的手往沟的上游走,那里的水更清,草根也更茂密。

我们蹲在沟边,小娃先给伙伴们示范:

“摸泥鳅要轻一点,不然会把它们吓跑。”

他小手轻轻伸进水里,没过一会儿,就摸到一条泥鳅,举起来给伙伴们看:

“你们看,这样就摸到了!”孩子们都围过来看,眼里满是羡慕。

我也蹲下来,学着小娃的样子,在水里轻轻摸索。

很快,我也摸到一条泥鳅,递给身边的小胖子:

“来,给你,放进你的小桶里。”

小胖子高兴得跳起来,小心翼翼地把泥鳅放进桶里。

那天下午,我们摸了满满两铁皮桶泥鳅。

小娃把泥鳅分成几份,分给身边的孩子:

“这个给你,这个给你,回家让妈妈熬汤喝。”

孩子们拿着泥鳅,高兴地跑回家,嘴里还喊着

:“谢谢小娃!谢谢叔叔!”

小娃看着孩子们跑远的背影,笑着说:

“叔叔,你看,大家一起摸泥鳅,比一个人摸开心多了。”

我点点头,想起小时候爷爷也是这样,带着我和街坊家的孩子一起摸泥鳅,

每次摸到泥鳅,大家都会一起分享,那种快乐,是独自玩耍永远得不到的。

傍晚,我们拎着铁皮桶往家走。

路过张奶奶家时,小娃停下脚:

“叔叔,我们给张奶奶送几条泥鳅吧,她上次还送我桃子吃呢。”

我帮他拎着桶,跟着他往张奶奶家走。

张奶奶看见我们,高兴得连忙让我们进屋:

“小娃来啦,还带了泥鳅啊!”

小娃把几条大的泥鳅放进张奶奶的盆里:

“张奶奶,这个给你熬汤喝,可鲜了!”张奶奶摸着小娃的头,笑着说:

“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啊。”

回到家,奶奶用泥鳅熬了汤,还炒了几个小菜。

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盛汤:

“叔叔,你多喝点,这个泥鳅是我们今天摸的最大的一条。”

爷爷坐在对面,看着我们笑:

“现在的孩子,能有我们当年的快乐,真好。”

晚饭过后,小娃拉着我去院子里乘凉。

他坐在我旁边,仰着头看天上的星星:

“叔叔,你说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在看我们摸泥鳅啊?”

我笑着说:

“是啊,它们在天上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开心,它们也会开心的。”

小娃点点头,

又说:“叔叔,你还回来好不好?我们再一起摸泥鳅,一起给大家分泥鳅。”

我摸着他的头,说:

“好,我一定回来,我们还要一起摸更多的泥鳅,一起分享更多的快乐。”

小娃高兴得靠在我身边,

手里还攥着一条小泥鳅(我们特意留了一条养在小盆里),眼睛盯着天上的星星,嘴里小声地哼着歌。

我看着他,心里满是温暖——原来快乐真的可以传染,原来时光真的可以延续,原来那些藏在铁皮桶里的温暖,

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走的那天,小娃把那条小泥鳅装进塑料袋里,塞到我手里:

“叔叔,这个给你,你带回城里养着,就像看到我一样。”我接过塑料袋,

手里传来泥鳅滑溜溜的触感,还有小娃手心的温度。

车子开远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小娃还站在院子里

,手里拎着那两个铁皮桶,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

桶沿的反光在阳光下闪了一下,像一颗落在时光里的星星,也像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约定。

回到城里,我把小娃送的泥鳅放进鱼缸里,

看着它在水里游动,突然觉得老家离我一点也不远。

那些藏在铁皮桶里的时光,那些浸在水沟里的回忆,

还有小娃眼里的欢喜,都像这鱼缸里的水,

安安静静地装在我心里,在每个想起的瞬间,都能漾起暖暖的涟漪。

我知道,等到明年,我一定会回到老家,

和小娃一起,在水沟边摸泥鳅,在院子里看星星,把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暖

,再一次装进心里,带回家。而那两个铁皮桶,会一直站在老槐树下,

等着我们,等着那些快乐的时光,一次又一次地重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