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在修仙界摸鱼反内卷》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东方仙侠小说,作者“研易习卦笔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林凡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10759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我在修仙界摸鱼反内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林凡那“半自动吸尘器·修仙版”在杂役院大扫除中的惊鸿一瞥,造成的轰动效应远超他本人的预料。
杂役弟子们将其奉为神物,口口相传,越传越神乎。
“知道吗?林师兄做了一个会自己扫地的木盘!法力无边!”
“何止!那木盘还能认路!指哪扫哪!”
“我听说是林师兄用无上法力点化了那块灵木,使其生了灵性,自愿为宗门服务!”
谣言传到后面,已经变成了林凡手握一点化神通,即将批量生产扫地木精,彻底解放杂役弟子。
这些夸张的言论自然也飘进了内门。
云鹤长老再次被惊动了。他原本对林凡那“水韵莲平煞法”只是觉得有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还真有微效。如今又闻此等奇事,不由好奇心大起。
“自行扫地之器?莫非是某种低阶傀儡术?但傀儡术需神识驱动,耗灵不菲,岂是一杂役弟子所能驾驭?”云鹤长老沉吟片刻,决定亲自去看看实物。这次,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悄然来到了杂役院区域。
他到时,正看到林凡在屋外空地上,调试他的“半自动吸尘器”2.0版本——他试图加入一个极其简陋的“转向符文”,实现简单的“之”字形清扫路径,结果符文刻画有误,清洁盘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原地疯狂转圈,扬起一大片尘土,呛得林凡自己连连咳嗽。
云鹤长老:“……”
这场景,似乎和传闻中的“法力无边”、“生了灵性”相差甚远。
林凡手忙脚乱地切断了能源供应,清洁盘“哐当”一声倒在地上,不动了。他灰头土脸地抬起头,正好看到云鹤长老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长…长老!”林凡吓了一跳,赶紧行礼,内心哀嚎:完了!丢人丢到大佬面前了!
云鹤长老没有在意他的失礼,目光落在那失败的清洁盘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修为高深,一眼便看出这木盘并非什么点化灵物,其上刻画的符文也粗糙简陋,但其构思却颇为巧妙——将最基础的清洁术与一个微型的聚灵阵结合,实现了低功耗下的持续运作。
虽然效果鸡肋,稳定性堪忧,但这思路……确实清奇!与他过往所见的任何炼器、符箓之道都迥然不同。
“此物,是你所做?”云鹤长老问道,语气平和。
林凡硬着头皮回答:“是弟子胡乱琢磨的,想着能省些力气,让长老见笑了。”
“胡乱琢磨?”云鹤长老走近几步,仔细打量着清洁盘上的符文,“这聚灵阵的排列,似乎暗合某种增效之理,虽粗糙,却并非无的放矢。还有这能量引导的纹路……嗯……”
他越看越是惊奇。这少年对灵力的运用,有种近乎本能的、化繁为简的巧妙,完全跳出了传统体系的框架。
林凡心里打鼓,不知道这位大佬是褒是贬。
云鹤长老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林凡:“你似乎,对符文之力,别有见解?”
林凡赶紧谦虚:“弟子愚钝,只是不爱费力,总想着怎么用最省事的法子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取巧之术。”
“取巧?”云鹤长老微微一笑,“大道至简。能于微末处见真章,亦是天赋。你可知,宗门内亦有专研符箓、炼器之道的堂口?”
林凡一愣,点点头。青岚宗设有“符箓堂”和“炼器阁”,那是内门弟子甚至精英弟子才能接触的地方。
云鹤长老沉吟片刻,忽然道:“本座欲荐你往符箓堂做个记名杂役,你可愿意?”
林凡:“!!!”
符箓堂!记名杂役!虽然还是杂役,但那是内门的地方!灵气浓度、资源、能接触到的知识,岂是外门杂役院能比的?
巨大的惊喜砸晕了林凡!但下一秒,他的“躺平雷达”就疯狂警报!
内门!听起来就很卷!符箓堂!一听就是技术密集型单位!记名杂役?估计干的活更高级,也更累人!还能不能愉快地摸鱼搞自己的研究了?
他的脸色瞬间从狂喜变成纠结。
云鹤长老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觉得好笑又好气。别人挤破头都想进内门,这小子居然还在犹豫?
“并非让你去习练高深符法,”云鹤长老解释道,“只是觉得你的思路别具一格,或可对堂内一些基础符箓的改良、乃至一些日常杂务的优化有所启发。你只需定期前去,将你的‘取巧之术’与堂内执事弟子交流即可,并无硬性劳作要求。待遇嘛,可按外门弟子标准发放份例。”
林凡的眼睛瞬间又亮了!
技术顾问?只交流,不干杂活?还有外门弟子级别的份例(包括灵石和基础丹药)?
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完美职位!既能接触到更高级的符箓知识(说不定能找到优化自己模块化系统的方法),又能保持相对自由,还有钱拿!
“弟子愿意!多谢长老提携!”林凡这次答应得无比干脆,深深一揖。
云鹤长老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明日便会有执事弟子带你前去符箓堂报到。”说完,他再次瞥了一眼那失败的清洁盘,轻笑一声,驾起剑光离去。
消息像炸雷一样再次轰动了杂役院。
林凡!被云鹤长老亲自点名,调入内门符箓堂了!虽然不是正式弟子,但那是内门啊!一步登天!
王管事听到这消息时,正在喝茶,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呛得满脸通红,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挫败。他感觉自己这辈子可能都奈何不了这个邪门的小子了。
张小小和其他弟子则围住林凡,又是羡慕又是祝贺。
“林师兄!你发达了!以后可别忘了我们啊!”
“师兄,去了内门,还能研究自动扫地吗?”
“师兄,求带啊!”
林凡笑着应付,心里也开始期待起来。内门符箓堂,会是什么光景?
第二天,一位神情略带傲气的内门执事弟子来到杂役院,打量了林凡几眼,淡淡道:“你便是林凡?跟我走吧。”
在无数羡慕嫉妒的目光中,林凡跟着这位师兄,第一次踏过了分隔内门与外门的那道无形界限。
一进入内门区域,林凡就感觉到明显的不同。空气中的灵气浓郁了数倍,吸一口都感觉神清气爽。亭台楼阁,飞檐斗拱,仙气缭绕,与外门的朴实破落形成鲜明对比。
符箓堂坐落在一处清幽的山谷中,是一座巨大的青石殿堂,不时有身穿内门服饰的弟子进出,神色匆匆,身上带着淡淡的朱砂和灵墨气息。
执事弟子将林凡带到一个偏殿,交给一位负责管理杂役和日常事务的中年执事。
中年执事显然已得到吩咐,对林凡还算客气,但眼神中也带着几分审视和好奇:“云鹤长老吩咐了,你无需负责具体杂役,可自由观摩学习……嗯,主要是看看你的那些‘奇思妙想’。堂内藏书阁一层的基础书籍你可随意翻阅,但不得擅动器材和高级材料。若有想法,可与我或当值弟子交流。”
林凡恭敬应下。
中年执事给他分配了一个极小的、但干净整洁的单人房间,又发了一套质量好得多的青色杂役服和每月五块下品灵石的份例。
林凡捧着新衣服和灵石,感觉像做梦一样。
接下来几天,林凡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符箓堂一层小心翼翼地溜达观摩。
他看到内门弟子们如何熟练地调制灵墨,如何精准地绘制复杂的攻击、防御符箓,如何用特制的法器封装符箓能量……一切都高效、规范、专业,但也……极其传统和刻板。
林凡那套“模块化”、“省力化”的思路,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尝试着和一个正在绘制“清风符”(一种能产生微风的低阶符箓)的弟子交流:“师兄,您说这清风符的能量结构,能不能优化一下,降低功耗,延长持续时间?或者把风力集中一点,用来……吹走灰尘?”
那弟子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清风符便是清风符,要的就是这般柔和效果,为何要改?降低功耗?多注入些灵力便是!集中风力?那不成风刃符了?荒谬!”
林凡又去找那个中年执事,提出能不能改进一下堂内擦拭符纸模具的流程,或许可以做个自动清洁符阵。
中年执事皱起眉头:“现有流程乃前辈所定,并无不妥。制作自动符阵?耗费材料与精力,得不偿失。做好分内事便可,莫要好高骛远。”
几次碰壁之后,林凡明白了。内门符箓堂效率很高,但他们的“高效”是建立在熟练度和资源投入上的,对于“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这种思路,根本不屑一顾。有那功夫研究省力,不如多画几张符赚贡献点。
他的“技术顾问”头衔,在这里更像是个笑话。
林凡也不气馁。他乐得清闲,每天就泡在藏书阁一层,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基础符箓典籍。这里的书籍虽然基础,但系统、全面,正好弥补了他野路子出身的不足,许多之前凭感觉摸索的东西,在这里找到了理论依据。
偶尔,他也会拿出自己那套模块化系统的草图琢磨,结合新学的知识,尝试进行优化。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某种平静。内门的灵气环境让他身体改善更快,份例灵石让他研究经费更充足。虽然没人重视他的“奇思妙想”,但他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他感觉自己就像混入少林寺的“扫地僧”,只不过,他扫的不是地,是各种脑洞大开的符文草图。
直到几天后,符箓堂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大批量、高强度绘制一种低阶攻击符箓“火箭符”,以供宗门大比之用。
整个符箓堂一层都忙碌起来,弟子们埋头苦画,灵力消耗巨大,疲惫不堪。
林凡在一旁看着,职业病又犯了。
他注意到,绘制“火箭符”最关键的一步,是向符文核心注入一股爆发性的火灵力,这对灵力控制要求高,且极易失败,成功率只有六七成,极大地拖慢了整体进度。
林凡脑子里那个“优化”的念头又蠢蠢欲动。
他能不能……做一个“标准化能量注入模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