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两宋元明小说,那么《大明:十八岁太爷爷降临,重整朝堂》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飞鸟和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朱八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第5章郭家书院只有秀才能就读!而郭家学堂则是宣化府最好的学堂,不仅收费昂贵,而且最后参考的考生,考中秀才的人数也是最高的。许多人都想来这里读书!不过郭家学堂也是有规矩的,并不是什么人都收,至少来这里的…
《大明:十八岁太爷爷降临,重整朝堂》精彩章节试读
第5章
郭家书院只有秀才能就读!
而郭家学堂则是宣化府最好的学堂,不仅收费昂贵,而且最后参考的考生,考中秀才的人数也是最高的。
许多人都想来这里读书!
不过郭家学堂也是有规矩的,并不是什么人都收,至少来这里的都是宣化府显赫家族的子弟。
“这就是学堂?”
说实话,朱八两辈子加起来,也还是头一回进学堂。
上辈子他没去过,
这辈子也才刚刚来,不过没去过学堂代表他没有学问,做皇帝那么多年,他有大儒教导,见过那么多锦绣文章,还有那些名震天下的大臣,他们的奏折无不是文采飞扬。
如此之下,
朱八自己都拿不准自己的实力多少了,但参加科举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少爷,您在启蒙班。”
“不,咱不需要启蒙!”
朱八摇了摇头,从启蒙班开始要参加科举,那还要等多久,他等不起。
“带咱去见夫子!”
“这…”
那朱家下人脸色犹豫,然后为难道:“少爷,这郭家学堂最重稳重,您从未读过书,不去启蒙班,夫子是不会让你去文华班的。”
朱八皱眉!
这么麻烦,不过他也没有不耐烦,随后点头道:“那便带咱去启蒙班吧。”
“是!”
这下人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少爷将自家二少爷和三小姐都打了一遍,就连老爷都被推倒在地。
要是在这郭家学堂闹事,他可管不了啊。
不过好在,大少爷似乎没有继续闹事的打算,等进了学堂读了书,应该就没有这么蛮横了。
“少爷,这里只有您能进去,小的在外面候着。”
朱八点头,
神态自若的走了进去,不过在这里的大多都是孩童,十五岁都算大孩子了。
而朱八一踏进这里,
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毕竟这么大的人来启蒙班,除了夫子,还真没有见过。
一时间,
那些本来在调皮的孩子,也纷纷坐的端正了起来。
朱八点头,
这些孩子倒是不错,若是成长起来也是大明的栋梁之材。
“不错不错!”
说着他还说了出来,那神态,简直比他们院长还要有威严,这让孩子们更加确信,这人定然是新来的夫子。
就在朱八准备讲两句的时候,
门口又来了一个穿着儒衫的中年男人,他看到朱八,也没有意外,而是淡淡的问道:“你便是朱家那个刚刚接回来的大少爷?”
“不错,你就是启蒙班的夫子?”
朱八点头,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夫子,看起来很普通,连朝堂上最低的五品官都比他有气势。
这样的人,
如何能做他的先生。
“我便是,你既然入我启蒙班,那便是我的学生,我定然会好好教导你的。”
“不必了。”
朱八直接摇头,他认真道:“咱不需要启蒙,咱要去文华班,你安排一下。”
“你要去文华班?”
那夫子原本严肃的脸,更是瞬间就阴沉了起来。
这朱八他听过,大字不识一个,以前不过是放牛郎而已。
就这也想见文华班,果然是见识短浅。
“你可知想进文华班,需要什么条件?”
“不知,但咱一定能够满足这个条件。”
朱八一脸认真,他淡淡的说道:“若是你不信,尽可考咱,不过考完之后,便要将我转入文华班。”
学堂,
不过是他踏入科举的工具而已,朱八并不打算在学堂浪费时间。
“口气不小!”
“那我便考考你,也用你来给众学子做一个参考,看你到底是盲目自大,还是胸有成竹。”
朱八点点头!
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不是一帆风顺,这辈子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而已,被人轻视也是正常的。
“先背一遍《大学》吧!”
《大学》乃是四书之一,启蒙班在最后才会教的书籍。
这朱八一个乡下来的,别说背了,恐怕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背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将来我也会教你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朱八却是不屑,四书五经他都记得滚瓜烂熟了,他轻松的背了出来。
这一下,
可让学舍中那些孩子惊讶无比,他们一开始以为朱八是夫子,后来夫子又说是学子,现在朱八又能将《大学》背的如此娴熟,这人也太厉害了吧。
不过夫子却是面不改色,
只是心里有点惊讶罢了,他淡淡道:“倒是读过一点书,不过想进文华班,仅仅是会背还不够,还要能理解。”
“何谓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朱八看着这夫子,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考核的范畴,不过他不介意显露自己。
“所谓大学之道,便是儒学三纲八目之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即《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即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的阶梯。”
“…”
朱八说完,那夫子非但没有说话,反而是陷入了沉思。
而那些孩子更是瞪大了眼睛,这人到底是谁,竟然能说出这么多的理解。
夫子提问的不是四个字吗?
怎么会回答这么多?他们虽然读了几年书,有的人也学习了《大学》,但也听的云里雾里。
良久,
那夫子才叹气了一番,他看着朱八道:“我受教了,不过你这学问倒是有点基础,但科举不仅仅要学,还要会写!”
“你可会写?”
这会《大学》他可以理解为朱八是旁听,毕竟朱有英是举人,孩子会四书五经没有什么。
但朱八一直在乡下放牛,哪有时间练字?
“咱可以写给你看!”
迎着朱八自信的眼神,那夫子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这些就交给文华班的先生来考验你吧。”
“你同意了?”
朱八没想到这么简单,那夫子却是苦笑道:“你直接道出《大学》的精要,在启蒙班学不到其他了。”
“文华班更适合你,就算你的字不行,也可以慢慢补上来。”
“多谢!”
朱八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夫子还算是好人,没有刻意刁难。
毕竟上辈子,
那些读书人的吊子老高了,后来他当皇帝了,他找人来教他,他们都不情愿。
果然,人的好坏,与学识高低没有关系。
小说《大明:十八岁太爷爷降临,重整朝堂》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