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盘水镇那场遭遇战,但现在最紧要的是——必须尽快把情报送到新一团!
他紧盯着班长追问深藤大队的细节。
班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更多,只能哭丧着脸求饶:
“真的不知道了!我也是听人酒后说的,就知道这么多!”
见班长不像说谎,张伍暗自叹气,看来确实问不出什么了。
他微微点头:
“好!”
就在伪军们松了口气的瞬间,张伍眼中寒光一闪,抬手就是一枪。
砰——
班长应声倒地。
他迅速转向第二个目标,却打偏了。
果然!
张伍暗自皱眉,这破枪准头不行!伪军们顿时乱成一团,有的抱头逃窜,有的跪地求饶,还有的朝张伍扑来。
然而他们的努力终将徒劳!张伍且战且退,每一枪都精准击中扑来的敌人,对跪地求饶者毫不留情,对逃跑者则换上步枪追击。
眨眼间,这个伪军班就被彻底消灭。
【叮叮叮……歼灭伪军12名,收获经验6点。
(LV2:957/2000)】
事关新一团生死存亡的重要情报,即便违反纪律也绝不能放过这些汉奸!
情况紧急,他来不及清点战利品,草草掩埋并做好标记后便迅速返回。
此时,李云龙正与张大彪一同审视作战地图。
“大彪,咱们是不是该干他一票?”
李云龙指着地图上的围据点和固店据点说道:
“部队在罗村休整已半月有余,战士们训练热情高涨,但光练不打可不行。
新兵不见血,如何抗衡坂田联队?”
张大彪却略显迟疑:
“团长,旅长命令我们驻守此地,是为了掩护师部转移……”
“你这脑子就不会转弯?以后别说是我带出来的兵!”
李云龙直接打断他,面露嫌弃:
“小鬼子迟迟不动,不就是摸不准师部位置吗?咱们为何不能让他们确信主攻方向在此?”
张大彪恍然大悟:
“我懂了!咱们在这边制造动静,鬼子就会以为主力在此掩护师部。
他们必定会扑过来,师部就能趁机转移了!”
他越说越明白:”难怪您总派张伍出去,又是练兵又是比伍,都是为了吸引鬼子注意!”
“总算开窍了,就是战略眼光还差些火候!”
李云龙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豪迈地说道:
“凭什么只能被动挨打?
掩护师部不一定要等鬼子发现了再断后!
老子偏要主动出击,把鬼子都引过来!”
“报告!”
门外突然传来张伍的喊声。”张伍回来了!”
李云龙眼中闪过喜色,快步迎了出去。
见到李云龙,张伍急切地报告:”团长,我有重要情报!”
“重要情报?”
李云龙挑了挑眉:
“什么情报让你如此着急?”
张伍斩钉截铁地说:
“日军一个主力大队正计划偷袭咱们新一团!”
“哈哈,正愁没仗打,小鬼子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李云龙不但不着急,反而兴奋得直拍大腿:
“好家伙,一个主力大队,这得多少伍器装备?这下可发大财了!”
张伍听得云里雾里,他们来罗村不是为了掩护师部和野战医院撤退吗?怎么鬼子大队来袭反倒成了好事?
经过张大彪一番解释,他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李云龙精心设计的局!顺着这个思路,他也反应过来,鬼子大队出动恐怕不止是因为他击毙了深藤大队长的弟弟。
他将这个猜测连同详细情报一并汇报,李云龙立即赞同道:
“没错!鬼子这点小伎俩还想瞒过我?大战前派个大队来试探,明显是想摸清咱们的主力位置!”
张伍点点头,接着说道:
“团长,我犯了个错误。”
“这算什么错误?这是大功一件!”
李云龙一愣,摆摆手道:
“就算你把鬼子军官的亲戚宰了,引得鬼子倾巢来犯,那也是给咱八路军争光!”
见李云龙误解,张伍连忙解释:
“我把那个伪军班全歼了。”
“嗨,几个二鬼子算什么!”
李云龙满不在乎地一挥手。
“这些背祖忘宗的败类,死一万次都不够解恨!”
“明白!”
张伍松了口气,忽然想起战利品:“团长,除了十二个汉奸,我还解决了两个日本兵,武器都藏在后山,您派人去取吧。
”
“行!”
李云龙转头对张大彪吩咐:“大彪,赶紧去把装备挖出来,再安排人进城领鬼子的赏金——手脚麻利点,去迟了可就没份了!嘿,足足一千大洋,能换多少地瓜烧啊?”
团长这脑子转得真快!看着憋笑的张大彪领命离开,张伍心里嘀咕,嘴上却调侃道:“团长,都有上千大洋了,您也该尝尝汾酒了吧?”
李云龙一拍额头:
“说得对!咱现在也是阔气了,是该喝点好酒!不光要喝酒,还得配只烧鸡!”
说着他用力拍了拍张伍的肩膀,咧嘴笑道:
“好小子!你可真是老子的福星,让鬼子又送钱又送装备,连战机都给咱备好了!信不信我把情报往旅部一送,旅长肯定让咱们狠狠教训这帮 ?”
张伍笑道:“那必须的!”
果然不出所料,领赏的人回来不到三天,旅部的回信就到了。
随信送来的还有一支毛瑟98K步枪,以及深藤大队的详细作战资料。
李云龙立刻召集全团连级以上干部和张伍开会。
简单通报张伍获取的情报后,他让张大彪当众宣读旅部回信:
“经核实,情报属实。
竹内联队所属深藤大队确有行动,对情报员张伍予以表彰……”
话音刚落,所有干部齐刷刷看向张伍。
虽无人开口,但满屋子的眼神和大拇指,全是对这个年轻人的赞许。
谷大山和田喜川更是挺直腰板,脸上写满自豪。
张大彪向张伍示意后,继续念道:“根据深藤大队的部署和行军路线,抵达罗村预计需要20至30天,途经葫芦峡、灌风口和苍云岭,都是埋伏的好地方,新一团可伺机行动!”
伺机行动?见部下们摩拳擦掌,李云龙暗自摇头:年轻人还是太急躁。
什么伺机行事,最后还不是旅长定夺?他心知肚明——旅长准是盯上了深藤大队的火炮,又要 他!
果然,张大彪随后通报的敌情印证了他的猜测:深藤大队除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运输中队外,还配备步兵炮小队及额外机枪中队,总兵力超1200人。
听到“步兵炮小队”五个字,李云龙心头一紧。
若不是需要旅部完善情报,他绝不会上报这个消息。
本想独吞,现在只能想办法减少损失——干脆趁机派学员去旅属炮连受训,将来缴获火炮就不愁没人用了!正盘算着,张大彪合上文件提醒:“团长,这支敌军装备精良,可不好对付啊!”
“咱们新一团专治各种不服!”
李云龙眼皮都不抬,示意参谋展开地图:“既然奉命驻守此地,就是来啃硬骨头的!”他敲了敲图纸招呼众人:
“都过来看看,哪里最适合打埋伏?”
趁众人围拢时,他抄起那支卡尔98K递给张伍:
“你的新家伙!”
“多谢团长!”
张伍早就注意到这支枪,接过后熟练地检查枪栓。
这支德制7.92毫米步枪装配6倍瞄准镜,5发装弹量,有效射程达800米,性能远超日军的九七式狙击枪460米射程。
优秀射手甚至能在千米外击中目标——不过张伍的【锁头】能力仅限于有效射程范围内。
检查完武器,他坚定地说道:”团长放心,鬼子的重火力交给我解决!”
“好!要的就是这个气势!”
李云龙用力按住他的肩膀,罕见地严肃嘱咐:
“但这批鬼子非同寻常,战略上可以轻视,战术上必须重视!”
看到团长反常的谨慎态度,张伍立刻意识到情况严峻。
以往伏击战至少需要集结四五倍兵力,如今新一团1800人要对抗1200人的加强大队,对方还配备双倍机枪和炮兵火力,胜负确实难料。
他挺直腰板郑重回答:”明白!”
李云龙满意地点头,回到地图前用铅笔迅速标出几个位置。
为了锻炼部下,他没有直接下达命令,而是提出问题:
“说说看,咱们该在哪里设伏?”
三营长立即指向地图:”灌风口最合适!”
“灌风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部署团级兵力,日军火力凶猛,只有这种险要地形才能歼灭深藤大队!”
“不妥,灌风口离苍云岭太近,歼灭深藤大队会暴露我军位置!”
谨慎的二营长提出异议:”虽然咱们团这两个月实力增强,但我可能过于保守,对围歼深藤大队信心不足。
建议选择葫芦峡,那里地形稍差,但远离驻地,即使吃不掉深藤大队,我们也能撤回苍云岭固守!”
“怕什么近?就算让日军知道我们在罗村又如何?”
五营长原是1连长,曾与张大彪一起执行突击任务,此刻信心十足地说:
“我认为伏击点就该设在苍云岭,那里地势险峻,纵深足够,攻守兼备,别说一个大队,就算来一个联队,咱们团也毫不畏惧!”
众人各抒己见,李云龙低头沉默,始终未表态。
这时,谷大山突然开口:
“我觉得这三个地点都不理想!”
李云龙眼睛一亮,立即抬头看向谷大山:”谷大胆,说说你的想法!”
张大彪抢先插话:”团长,这恐怕不妥吧?这三个地点都是旅长指定的,万一事后追究,咱们缴获的火炮还能保住吗?”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目光意味深长,再次转向谷大山:”说!”
谷大山指向地图上灌风口五里外一处月牙形区域:
“我建议将伏击点设在这里——铁岩坡。
这里坡度平缓,植被稀少,视野开阔,看似不适合埋伏,但日军也不傻,险要地段必然会提前侦查。
我们反其道而行,刚过灌风口就设伏,后方百米还有山涧可以藏兵,正好出其不意。”
说着他向李云龙投去敬佩的目光:”团长在枣树沟歼灭重装中队时,想必就是这个战术。”
李云龙面色不变地点头:
“没错,我当时正是这么打算的,继续说!”
谷大山抱胸继续分析:
“葫芦峡距离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