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元军的这次凶猛反扑,虽然给红巾军造成了惨重损失,但濠州城内的守军似乎也无意(或无力)配合出击,最终在红巾军各营头领勉强稳住阵脚、依托营寨拼死抵抗下,彻里不花未能达成全歼义军的目标,在丢下不少尸体后,暂时退兵。

战后清点,郭子兴部损失不小,但核心亲兵营因为朱重八那关键一搏,保住了主帅,士气反而有所提振。郭子兴惊魂稍定,论功行赏。朱重八救主之功,首当其冲。

他被从最肮脏的杂役堆里提了出来。郭子兴亲自下令,擢升他为帐前亲兵!虽然依旧是最低等的亲兵,但身份已是天壤之别!他终于可以脱下那身沾满污秽的破衣,换上了一套半旧的、还算干净的灰色号衣,外面象征性地系了一条红布带。腰间,挎上了一把沉甸甸的、带着缺口的制式腰刀!

当他第一次握着那冰凉而沉重的刀柄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力量感与血腥气的战栗感,从掌心直冲头顶!这不再是搅屎棍!这是杀人的利器!是他朱重八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向上攀爬的凭仗!

他被分配到张天祐麾下,负责夜间值守中军大帐外围。虽然依旧是站岗放哨的苦差,但至少远离了粪溺马厩,呼吸的空气也干净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靠近权力核心的、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抓住一切时间学习。站岗时,他观察着张天祐如何调度守卫,如何盘查口令,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休息时,他主动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请教刀法、枪法、骑术(尽管暂时没有马给他骑),甚至是最基础的战场生存技巧——如何包扎伤口,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在乱军中保命。他学得极其刻苦,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直到精疲力竭。他不再仅仅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掌握力量,掌握在这乱世中搏杀向上的资本!

郭子兴似乎对这个救了自己一命的少年也多了几分关注。偶尔巡视营地,目光会在他身上停留片刻。一次,郭子兴在帐中与张天祐等人议事,提到营中缺粮,流民日增,难以安置。帐外值守的朱重八,鬼使神差地,竟脱口而出:“大帅,流民亦是兵源!择其精壮,严加操练,授以刀矛,便是战力;老弱妇孺,可令其垦荒种粮,以充军需!”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帐内。帐中议论声戛然而止。

郭子兴和张天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一个站岗的小小亲兵,竟能说出如此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的话?这绝非普通流民或杂役能有的见识!

“帐外何人?”郭子兴沉声问道。

“亲兵朱重八!”重八心头一紧,知道自己莽撞了,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郭子兴沉默片刻,没有斥责,反而问道:“你方才所言,从何处听来?”

“无人教小的。”重八挺直了腰背,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小的……小的在流亡时,见过流民求生之艰,也见过元兵杀人之狠。觉得与其让他们饿死或死于元兵刀下,不如组织起来,为大帅所用!既能活命,亦能杀敌!”他巧妙地避开了兵书来源,只强调自己的观察。

郭子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正值用人之际,尤其需要头脑清醒、能出主意的人。这个朱重八,勇猛救主在前,此刻又有此见识,倒是个意外之才。

“嗯。”郭子兴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你倒是有心。下去吧。”

虽然没有立即提拔,但朱重八这个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郭子兴核心圈子的视野。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救主的杂役”或“勇猛的小兵”,而是一个似乎有点头脑的“可造之材”。

更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身上。马秀英是郭子兴老友马公的遗孤,被郭子兴收为养女,虽在军中,却颇受郭子兴夫妇疼爱。她不像一般闺阁女子,性情坚韧豁达,且因幼年未曾缠足,被私下唤作“马大脚”。她心思细腻,对那个在父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瘦高少年印象深刻。得知他因直言献策引起父亲注意,更是多了几分好奇。

一次,朱重八在营地角落默默擦拭着那把带缺口的腰刀,神情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宝。马秀英恰好路过,见他手上冻疮裂口纵横交错,却依旧一丝不苟地保养兵器,心中微动。她没说什么,只是让身边伺候的婆子,悄悄送去一小罐治疗冻疮的廉价药膏。

当那罐带着淡淡草药清香的药膏被婆子塞到重八手中时,他愣住了。抬起头,只看到马秀英带着侍女远去的、略显匆忙的背影。那背影并不婀娜,甚至有些健壮,步伐也因天足而显得开阔有力。

握着那罐温热的药膏,看着那消失在营帐间的身影,一股极其陌生、却又带着一丝暖意的情绪,如同冰封河面下悄然涌动的一股暗流,猝不及防地冲击着朱重八那颗早已被苦难和仇恨锻造成铁石的心。这乱世军营之中,竟还有一丝不带目的、纯粹的善意?

他默默地将药膏揣入怀中,没有立刻使用。但那淡淡的草药气息,却仿佛驱散了周遭的血腥和汗臭,再次在他冰冷坚硬的心防上,悄然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随着他崭露头角,尤其是那日帐前献策被郭子兴“嗯”了一声的消息不胫而走,营中一些有心人开始改变对他的态度。张天祐对他更加看重,时常让他参与一些简单的传令和巡防任务。一些中下层的军官和士兵,也不再叫他“朱老鼠”或“倒夜香的”,而是开始带着一丝试探性的尊重,称呼他“重八兄弟”。

郭子兴在一次犒赏有功将士的聚会上,看着站在张天祐身后、身姿挺拔、眼神沉静的朱重八,随口说了一句:“朱重八?这名字听着粗鄙。你既入我军中,又有些胆识,以后就叫……朱元璋吧!‘璋’者,美玉也,亦是利器!望你如璋玉般砥砺,如利器般锋利,为我红巾效力!”

“朱元璋!”这个名字如同一声惊雷,在朱重八耳边炸响!他猛地抬头,看向郭子兴。不再是卑微的“重八”,而是带着期许的“元璋”!朱——元——璋!

他立刻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谢大帅赐名!朱元璋……定不负大帅厚望!”这一刻,他清晰地感觉到,那个在暴雨中指着苍天怒骂的朱重八,那个在流丐路上像野狗一样挣扎求生的朱重八,那个在皇觉寺倒夜香、在红巾营里洗血甲的马前卒朱重八……正在死去。一个崭新的、名为朱元璋的、怀揣着冰冷野心与兵书智慧、开始被权力阶梯接纳的枭雄,正在这血火交织的濠州城下,破茧而出!

“朱元璋!”

“朱公子!”

周围响起了几声应景的呼喊,带着讨好和试探。朱元璋站起身,腰间的佩刀似乎也沉重了几分。他环视四周,迎向那些或羡慕、或嫉妒、或审视的目光。他看到了张天祐赞许的眼神,看到了远处营帐旁马秀英投来的、带着一丝好奇和笑意的目光,也看到了人群中,郭子兴亲子郭天叙那张年轻却充满阴鸷和不甘的脸。

他知道,从“朱重八”到“朱元璋”,从杂役到亲兵,这仅仅是他踏入这血色权力场的第一步。前方,是更加凶险的刀光剑影,是更加复杂的权力倾轧,是濠州城内依旧坚固的元军堡垒,是红巾军内部暗流汹涌的山头争斗,更是那广阔而混乱的、等待他去征服或埋葬的天下!

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冰冷的触感让他沸腾的血液稍稍冷却。眼神深处,那属于猎食者的光芒,在“朱公子”这个新身份的掩盖下,变得更加幽深、更加危险。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