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周老板,哭解决不了问题。”

“把周老板扶起来,咱们好好谈。”

江承轩冲下人抬了抬下巴。

两个下人上前,架着发软的周永坐回椅子上。

“江老板,求您给条活路……”

周永抬起满是泪痕的脸。

“我们本就是在谈生意,何谈活路一说?”

“我还是那句话,五年合作期满,制糖技术双手奉上。”

“这五年里,整个南直隶的白糖生意,全归你周家说了算。”

江承轩语气缓和了些。

周永沉默片刻,像是下定了决心。

“二十万两……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银。”

“用大明宝钞抵一部分,行不行?”

“当然可以。”

江承轩爽快答应,道:“不过得按市价折算,这点规矩不能破。”

他很清楚,明初的大明宝钞还没彻底贬值。

朱元璋当年禁用金银,发行宝钞。

规定一贯钞抵一两银,千文钱。

但百姓不能用宝钞向朝廷兑换金银。

加上没有准备金,宝钞贬值是必然的结果。

眼下朱元璋刚去世一年多,宝钞还能值六百文钱。

不算废纸,收着不亏。

只是长远来看,若想稳定财政。

日后还得重新制定货币政策。

不然,宝钞迟早会变成一堆废纸。

“那我……什么时候能走?”

周永小心翼翼的询问。

“随时都可以。”

江承轩淡笑道:“我们是合作,又不是软禁你。”

周永心里暗骂。

但不敢表露半分,只能乖乖听着。

“还有个建议,想跟周老板提提。”

江承轩话锋一转。

周永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道:“您说。”

“周老板家里有子嗣,不妨送一个到燕京。”

“咱们这生意,如果被皇上知道了,周家怕是要被灭九族。”

“鸡蛋,总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你说对吧?”

江承轩嘿嘿一笑。

周永没瞬间明白了意思。

这是要他送人质!

奈何他连拒绝的资格都没有。

一旦事情败露,周家九族难逃。

更何况,他现在几乎能断定,燕王迟早要反。

到时候,他们的交易只会更危险。

“狠!你真够狠!”

周永心里把江承轩骂了千百遍,表面上只能点头:“我明白。”

“那就尽快去筹钱。”

江承轩站起身来,道:“半个月,我要看到银子。”

“别让我失望,更别让燕王失望。”

“不然,最后失望的,可就是皇上了。”

“明白。”

周永只觉得嘴里发苦,干涩得说不出话,重重点头。

搞定周永后,江承轩又挑了十一位糖商。

这些人,他没急着敲诈,而是先从合作入手。

一边拉着周家做活招牌,用周永的案例证明四海商行靠谱。

等双方合作深了,再一步步施压。

逼他们以加盟的方式绑定燕王府。

而且,这些人根本不是单纯的糖商。

个个家大业大,生意遍布煤炭和铁矿石等多个领域。

正好,燕王府缺的就是这些物资。

没钱?

没关系,用铁矿石、粮食来换。

江承轩直接推出以物易糖。

既解决了商人的付款难题,又填补了燕王府的物资缺口。

尤其是铁矿石,朱棣筹备造反,打造兵器正需要大量铁矿。

粮食更是行军打仗的根本。

虽然江承轩用了胁迫的手段。

但给糖给粮食时从不拖沓。

另外,白糖产量越来越高,他还秘密建了一座制糖厂。

除了售卖,还把白糖做成牛轧糖,分给士兵当军粮。

极端情况下,这东西能快速补充体力。

比干粮管用多了。

燕王府秘库内。

烛火通明。

朱棣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白银,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

那银子堆得像座小山,反光刺眼。

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王爷。”

“属下已经让人清点过了。”

“现银八十万两,加上大明宝钞折算,合计共二百三十万两白银。”

江承轩笑着道。

“二、二百三十万两?”

朱棣的声音有些发颤,转头看向江承轩,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竟有这么多?”

“这还不算多。”

江承轩笑着补充道:“还有不少商人是以物易糖。”

“有用铁矿石换的,有用甘蔗换的,还有粮食、煤炭……”

“这些物资都已入库登记。”

朱棣只觉心脏砰砰狂跳。

虽然他当初看好江承轩的本事。

但怎么都没料到江承轩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筹到如此多钱和物资。

两百多万两白银,堆积如山的铁矿、粮食。

这足以支撑他打一场像样的仗了!

他接过江承轩递来的账本,低头翻看。

账本上用的是他前些日子刚学会的阿拉伯数字。

起初还觉得陌生,被江承轩用暗语记账更安全忽悠着学了。

如今倒觉得比汉字记账清晰多了。

简单易懂,还不容易出错。

朱棣身上有个难得的特质。

不固执己见,但凡有理的建议。

哪怕来自下属,也会虚心接纳。

此刻他捏着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

原本紧绷的嘴角渐渐上扬,眼中闪过抑制不住的惊喜。

他抬头看向江承轩,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得先生相助,我燕王府这桩大事,才算真正有了底气!”

这段时间,燕王府的炮车和铳车生产线,根本没停过。

先前朱棣为了筹钱,几乎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

是江承轩靠着卖糖榨来的银子,硬生生撑住了开支。

如今火器开始批量装备士兵。

演武场上日日能听到铳炮的轰鸣。

最让朱棣心热的是,花了这么多钱在武器上。

府里还余着近两百万两白银!

更有铁矿粮食等物资,源源不断往燕地运。

这要是放在三个月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更意外的是,间谍网的盘活。

江承轩盯上的那些各省商人,不仅乖乖交了钱,还送了子嗣来当质子。

这些人不用上战场拼杀,还能在各地打探消息,散布舆论。

成了燕王府看不见的眼线。

朱棣这才彻底看清,江承轩除了带兵打仗差些,简直是个全能手。

懂武器改良,能筹钱理财,还会用间谍。

连物资调度,宣传造势这些琐事,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自从江承轩分走了担子,朱高炽总算有了更多时间锻炼。

几个月下来,那个三百多斤,走两步就喘的胖儿子。

瘦到了二百多斤,脊背也挺直了不少。

看着精神多了。

这些变化,朱棣都看在眼里,心里对江承轩的认可,又深了几分。

他接着翻账本,看到某一页时,动作忽然顿住。

账本上写着,部分银子来自朱允炆的内帑。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