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沉入寂静的呼吸。
苏晚坐在公寓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圈住她苍白的脸。
手机屏幕还停留在那封加密邮件上——《辛未密约原始副本·残页一》。
她指尖轻颤,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兴奋。
这残页上的字迹看似模糊焦黑,可当她将手机倾斜至特定角度时,一道幽蓝色的微光竟在墨痕间浮现。
那是民国特制防伪墨水留下的隐性文字,唯有特定波长的光才能激活显现。
“系统提示:检测到高密度历史信息残留,建议进深深度解析。”
苏晚深吸一口气,闭眼默念:“开启初级古籍拼合模式。”
眼前虚影一闪,无数碎片般的字句开始重组、排列,像被无形之手牵引着归位。
残缺的句子逐渐连贯起来:
“……三方可共守南迁账册,分藏于京、沪、渝三地。若有一方泄露机密,则其余两家有权以血契执行清剿……”
她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是普通的家族旧档,而是一份用性命写就的秘密契约——一个关于战乱时期文物转移、权力制衡与灭口誓约的铁证。
而这契约的核心人物之一,赫然写着一个名字:谢氏。
谢……是她母亲的姓。
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
原来母亲临终前反复呢喃的“北平护宝同盟”,并非疯语,而是埋藏了几十年的真相。
她猛地睁开眼,目光落在沙发上那件玄色羊绒披风上——傅聿深昨夜亲手为她披上的那一件。
他还穿着吗?会不会……已经察觉什么?
不,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她必须再回傅宅一次。
次日午后,阳光斜照,京城最古老的四合院群落静谧无声。
傅家老宅坐落于皇城根下,青砖灰瓦掩映在百年梧桐之间,祠堂位于内院深处,寻常人不得擅入。
苏晚拨通电话,声音温软:“聿深,你的披风落在我这儿了,我顺路送回来,顺便……想看看你家的祠堂。听说你们家供奉着一块清代御赐匾额,我一直很向往。”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傅聿深低沉的声音响起:“母亲今日午休,你进去别久留。”
“嗯,我就看一眼。”
挂断后,她攥紧背包里的采样瓶和微型光源笔,缓步穿过垂花门。
祠堂内檀香缭绕,雕梁画栋间透出岁月的肃穆。
八十一尊牌位按昭穆之序整齐排列,金漆篆字庄重威严。
然而就在她踏入门槛的一瞬,系统猛然弹出红色警告:
【异常检测:空间布局违背宗法制度】
【缺失一代直系继承人名录】
【宿命线波动+3%】
苏晚心头一震。
她缓缓扫视牌位,从第一代始祖开始数起——第二代两人,第四代三人,唯独第三代,本该有四位嫡系男丁,却只列了三位。
少了一个。
她蹲下身,假装整理鞋带,实则悄然打开系统扫描功能。
香炉中积年的灰烬泛着暗红光泽,系统迅速捕捉并分析其碳化成分。
几秒后,一段残迹浮现:
【傅承昭,字文渊,癸卯年生,庚申年殁(疑为替罪)】
【关键词:南迁账册、密道移交、谢氏血契】
傅承昭?
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族谱或新闻报道中。
可“南迁账册”与“谢氏血契”却与那封残页完全吻合!
她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空缺的人。
她迅速取出小刷子,轻轻刮取香炉底部一层极细的灰烬,装入密封袋。
正欲起身,忽闻远处传来脚步声。
来不及多想,她快步退出祠堂,在门口恰好撞见李师傅正提着工具箱走过。
“李伯?”她压低声音,“您还记得……当年傅家有位主张公开账目的长子吗?”
老人脚步一顿,抬头看她,眼神复杂得如同深井。
良久,他沙哑开口:“他若活着,今日坐主位的,未必是你丈夫。”
话音落下,他转身离去,背影佝偻却沉重如山。
当晚,傅聿深来电。
“母亲要清理祠堂旧档,明日销毁一批‘无关文书’。”他的语气平静,听不出情绪。
可苏晚的心跳几乎停滞。
他们要动手了。
她立刻联系小满:“帮我申请文化局的民俗调研备案,就说我们要拍一部关于传统宗祠文化的短片,需要进傅家祠堂取材。”
“可是……这种级别的豪门,会同意官方介入吗?”
“只要手续合法,他们不能拒绝。”
凌晨三点,她在图纸上标注可能藏匿文件的位置,翻阅民国建筑结构图,推测老宅是否存在夹墙或暗格。
终于,在一张泛黄的设计稿边缘,她发现一处标注为“档案偏室”的角落房间,常年封闭,连佣人都不知其用途。
第二天清晨,阳光初绽。
苏晚手持盖有公章的调研许可,由管家引路进入祠堂后院。
档案室门锁已锈蚀,钥匙转动时发出刺耳声响。
灰尘弥漫中,她在角落一只斑驳铁盒内摸到了半册烧焦的手稿。
封面依稀可见四个篆体大字:《辛未密约》。
翻开内页,纸张脆弱如枯叶,但关键段落尚存:
“三方立誓:永守文物分流之策,不得私吞、不得上报、不得外泄。若有违者,当以血脉偿之,子孙不得入祠,魂魄不得归宗……”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
这就是真相的起点。
正欲撤离,庭院外忽传脚步声。
她抬眼望去,只见周韵华立于梧桐树下,素衣如雪,目光冰冷。
无需修改
暴雨将至,乌云如墨汁般倾泻在天际,压得整座京城喘不过气来。
苏晚站在公寓窗前,指尖还残留着扫描仪最后一帧图像的微温。
那半册《辛未密约》的手稿已全部数字化,封存于加密硬盘之中——这是她与过去之间唯一的桥梁,也是撬动整个傅家秘密的第一块石头。
可就在灯光恢复的瞬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滞感。
系统警告早已消失,但她的神经却绷得更紧了。
【外部入侵信号】来自傅氏安防内网跳转IP?
这意味着什么?
不是普通黑客,而是拥有高层权限的人,在试图定位她的数据源。
对方知道她拿到了东西,甚至清楚她正在处理它。
她缓缓打开修复工具箱,指尖探入底层夹层,将硬盘轻轻推入那道隐蔽的滑槽。
那里原本是她存放古籍修复用金箔纸的地方,如今却藏下了足以颠覆一个家族记忆的火种。
手机屏幕再度亮起,冷光映在她的眼底:
“今晚别出门。”
傅聿深的消息简洁如刀,没有多余的情绪,却比任何威胁都更具压迫感。
她盯着那行字许久,窗外电光一闪,照亮了她眼中的决绝。
回复只有一句:
“我已经没法回头了。”
她说的是实话。
从她在祠堂香炉灰烬中读出“谢氏血契”那一刻起,从李师傅说出“他若活着,今日坐主位的未必是你丈夫”那一瞬开始,她就再也不是那个为家族困境而妥协、甘愿嫁给陌生人的苏晚了。
她是谢家遗孤,是被抹去名字的一脉后人。
雷声滚过天际,雨终于落了下来,敲打着玻璃窗,像无数细碎的脚步逼近。
她坐在桌前,打开备用笔记本,连接离线网络,启动小满先前帮她配置的匿名追踪协议。
数据流缓缓展开。
入侵IP虽经多重跳转,但源头信号仍有延迟残迹。
这类技术本不该出现在民用安防系统中,除非……有人刻意植入军方级监控模块。
而能绕开傅氏主控中心直接调用该权限的,全集团不超过五人。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周韵华站在梧桐树下的身影。
那位看似恪守传统的母亲,语气冰冷却不带怒意,仿佛早已预见这一切。
她说“有些真相,揭开只会带来毁灭”,可真正恐惧毁灭的,究竟是守护者,还是掩盖罪孽的人?
还有傅聿深。
他在回廊尽头看着她离开,没有阻拦,也没有解释。
那种沉默,不像放任,倒像是……在等她自己走进风暴中心。
苏晚睁开眼,指尖轻点键盘,一道隐藏指令悄然部署——通过文化局备案系统的反向日志接口,接入傅宅安保记录数据库。
只要那个IP再次激活,哪怕一秒在线,她就能逆向捕捉其物理节点。
雨越下越大,城市灯火在水幕中模糊成一片晕染的光影。
而在这片混沌之中,系统界面无声刷新:
【纸质文献年代溯源(初级)技能熟练度 + 5%】
【情感羁绊值 + 8%】
数值增长缓慢,却真实存在。
每一次靠近真相,系统便给予回应;每一分与他的牵连加深,命运的丝线也愈发缠绕难解。
她不知道前方等着她的是清算,还是救赎。
但她知道,这一次,轮到她来书写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