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距离他二十来米远的斜对面,有一家咖啡馆。
路边靠窗的位置上,独自坐着位三十来岁的健壮男子,穿一身灰色便装。
他坐姿端正,看似在悠闲地喝咖啡,实则不时打量着窗外路过的行人,像是在等什么人。
而在他头顶,赫然悬浮着陈沐寻觅许久的紫色光柱。
这奇异的光柱,让陈沐心中不禁泛起了猜测:“这家伙,到底是罪大恶极的坏蛋,还是又一个日本间谍?”
不明所以的陈沐斜靠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表面上看似在随意休憩,实则用眼睛余光观察着那名男子。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同样三十来岁、正朝这边走来的男人身上。
这人是从不远处的金陵卫生事务所走出来的。
他之所以会引起陈沐的注意,是因为他的头上赫然顶着一个深黑色光柱。
这一深黑色的光柱瞬间勾起了陈沐的警觉,让他不由自主地将目光锁定在这个男人身上。
对方身形消瘦,穿一件略显陈旧的西装,手里提着个公文包,步伐匆匆,神色带着几分紧张。
走到咖啡馆门口时,他稍一犹豫,但最终还是走了进去,径直在那名健壮男子对面坐了下去。
两人只是交谈了片刻,便站起身,相继离开了咖啡馆。
可陈沐凭借敏锐的余光,还是清晰地捕捉到了他们在不经意间交换了彼此手里的公文包。
出了咖啡馆后,两人径直朝着相反方向快步离去。
陈沐仔细端详了那名消瘦男子的样貌,在确认记牢后,便毫不犹豫地朝着头顶紫色光柱的男人追了上去。
那光柱就像明晃晃的灯,只要没有遮挡,哪怕相隔百来米也清晰可见,绝无可能甩掉他的追踪。
就这样,陈沐跟着对方沿小西湖路走,很快便到了堆草巷的一个弄堂。
到了这儿,那男人明显放松下来。
不时跟周围邻居打招呼,对方也热情地称他 “陈老师”。
看来他的住处就在附近。
果不其然,没走几步,这位“陈老师”便走进了一栋两层民居。
陈沐在他家附近的茶摊买了碗茶,趁机跟摊主闲聊,旁敲侧击地打听出,这位陈老师名叫陈正亮。
在不远处的堆草巷小学教书,为人不错,跟左邻右舍相处得都很好。
喝完茶后,陈沐在距离陈正亮家不远的地方找了家旅馆,特意要了间靠路的房间。
透过房间的窗户,以他强化过的视力,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得到陈正亮家的门口。
他站在窗边一边观察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通过这一路的观察,这个陈正亮应该就是个日本间谍无疑了。
否则的话,就凭一个普通的老师,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一个日本间谍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呢?尤其是如今正处于战争时期。
情报!
必然是情报!
他们十有八九是在进行着一场情报交易。
如果真是这样,陈正亮拿到情报后必然要传递出去,除非他有电台。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对一个情报小组而言,电台安全至关重要,通常会由专门的电报员负责。
不可能会放在一个接收情报的组员家里,这样也太危险了!
以此推论,今明两天,这个陈正亮肯定就会有所动作!
可是一夜监视下来,对方却没有丝毫动作,这不禁让他有些失望。
一大早,陈沐见陈正亮出门往巷外走,赶忙跟了上去,直到看着对方走进堆草巷小学。
他估摸着,这个陈正亮上班时间怕是不会再有动作了。
于是,他也没有再继续在这傻等,而是在路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便赶回第三警察局上班。
“陈副局长,稀客啊!”
“怎么大早上到我这了?”
“有事吗?”户籍股股长周有发看到陈沐走进户籍股,赶忙起身,热情地招呼道。
“周股长,我过来想查点资料。”
“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陈沐笑着回应道。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我这里就是一些户籍资料,又不是什么绝密!”周股长笑着将陈沐领进档案室。
“那麻烦周股长你了!”陈沐客气地说道。
“陈副局长,你就是太客气了!”
“你在这慢慢查,我就在外面。”
“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吩咐!”周有发说完便退了出去。
陈沐在一排排的户籍资料里,很快就找到了金陵卫生事务所职工的所有户籍资料。
经过一番比对,他终于弄清楚了昨晚那个消瘦男子名叫孙志强,家住门西殷高巷12号。
妻子名叫王玉珍,上面有两个老人,下面还有三个孩子。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陈沐将所有资料重新归位后,便走出了档案室。
“陈副局长,查完了?”周有发笑着问道。
“已经查完了!打扰周股长了。”陈沐随即提出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等到中午快下班的时候,陈沐提前赶到了堆草巷小学门口。
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都快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他才确认陈正亮中午的确是不会出来了。
这才赶到门西殷高巷,在距离孙高强家不远的地方的一个馄饨摊上要了一碗馄饨。
“您老这一直在这摆摊吗?”陈沐朝这摊主问道。
“对呀!都好多年了!客官是刚搬过来的?”摊主回应道。
“是啊!对这一片还不太熟!”陈沐笑了笑。
此时孙高强家门口正有五六个小孩在那玩耍。
“好家伙!,那些小孩不会都是那家的吧?”
“能养的起吗?”陈沐指着那些小孩,故作惊讶地朝着摊主说道。
“怎么可能全是他家的!他家就三个!”摊主笑着回应道。
“三个也不少了!”
“如果上面再有老的,那中间这对夫妻可就要遭罪了!”陈沐故作感叹道!
“还真让你说中了!”
“他家上面还真有两个老的!”
“就靠一个男的上班,养活这一大家子!”摊主摇了摇头。
“你老说笑了,这得上什么样的班,才可以养活这么多人?”陈沐一脸的不信。
“是不够养的!”
“这不,他媳妇每天除了照顾老人孩子,还得抽时间去做家教补贴家用!”
“反正他家过的挺不容易的!”摊主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