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第十三章:水困孤城,绝境新途

“十日之后,恐有剧变,非刀兵所能御。”

这行字如同诅咒,萦绕在嬴政心头。他从不信鬼神,只信力量与谋划。李自成所谓的“剧变”,必然是某种超越常规攻城的、足以一举摧垮北京防御的手段。

“骆养性,王之心!”乾清宫内,嬴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所有探子,不惜一切代价,给朕查清楚,李自成到底在准备什么!重点查勘西北方向,永定河、卢沟桥一带!还有,军中可有异常疫病流传的迹象?”

“臣(奴婢)遵旨!”两人感受到皇帝的凝重,不敢有丝毫怠慢,厂卫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同时,嬴政召见了宋应星和几位精通水利、堪舆的官员。

“若李自成不欲强攻,有何法可轻易毁我城防,或使城内不战自乱?”嬴政开门见山。

众人面面相觑。一位老臣犹豫道:“陛下,除却火攻、穴攻,若论及‘非刀兵所能御’……或有两种可能。其一,乃是瘟疫。其二……”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恐惧,“便是水攻!”

“水攻?”嬴政目光一凛。北京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若有人在西北上游决堤……

“永定河!”另一位官员失声道,“若贼军在上游掘开河堤,趁春汛水涨,引水灌城,则……则北京必成汪洋泽国!城墙或可暂保,但城内军民、粮秣、火器尽毁,不战自溃!”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确实是非刀兵所能抵御的毁灭性打击!

嬴政脑海中迅速闪过朱由检记忆中关于北京水系和地理的知识,结合方才的判断,他几乎可以肯定,李自成的杀招,就是水攻!

“宋应星!”

“臣在!”

“若水灌京城,你那些火器、火药,可能保全?”嬴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宋应星脸色发白,颤声道:“陛下,火药最忌潮湿,一旦浸水,尽皆报废!火炮、火铳亦需干燥环境存放,否则锈蚀难用……”

嬴政的心沉了下去。失去了火器优势,仅凭冷兵器和饥饿的军民,绝无可能守住北京。

“传朕旨意!”他猛地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即刻起,全城动员!所有军民人等,包括宫中内侍,全部参与抢筑城内高地工事!将主要粮仓、军械库,尤其是火药库,全部转移至紫禁城、煤山、以及内城几处地势最高的庙宇、官署!动作要快!昼夜不停!”

“陛下,这……工程浩大,恐怕……”工部尚书面露难色。

“没有恐怕!”嬴政打断他,眼神冰冷,“要么做,要么死!十日之内,必须完成!凡有怠工、拖延者,立斩!各衙门主官,若其辖内物资因转移不及而受损,与之同罪!”

残酷的命令下达,整个北京城如同被鞭子抽打的陀螺,疯狂转动起来。士兵、民壮、甚至妇女老弱,都被组织起来,利用一切能找到的材料——砖石、木料、沙袋,在紫禁城、煤山、钟鼓楼等地抢筑防水堤坝和垫高仓库地基。搬运物资的人流彻夜不息,号子声、催促声、呵骂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末日降临前的混乱与喧嚣。

嬴政亲自巡视各处工地,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督促进度。看到皇帝亲临,无人敢懈怠。赵二虎的锐士营也变成了工程兵和督战队,挥舞着刀鞘驱赶着疲惫不堪的人群。

※※※

就在全城为应对水攻而疲于奔命之时,王之心那边关于海路和西洋的文书整理,也有了初步结果。

“陛下,从朱纯臣府中查获的文书来看,其与福建郑氏家族、以及广东的几家大海商确有勾结,甚至通过他们,与盘踞澳门的佛郎机人(葡萄牙人)有所接触。文书提及,若能提供北方口岸,佛郎机人可提供‘红衣大炮’乃至‘迅雷铳’等犀利火器,亦可协助运输南洋稻米……”

“郑氏?佛郎机人?红衣大炮?”嬴政看着文书上陌生的名号和火器名称,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朱由检的记忆碎片告诉他,郑氏是东南沿海最大的海上武装商团,势力庞大。而“红衣大炮”在明军中也确有装备,威力不俗,但数量稀少。

“澳门在何处?距此多远?”他问道。

“回陛下,澳门在广东香山县南端一小岛,距北京……不下四千里水路。”一位通晓地理的太监回禀。

四千里!嬴政眉头紧锁。远水难解近渴。但这条线,无疑是在陆路尽数断绝后,唯一可能的外部援助和战略出路。

“将这些文书妥善保管。待眼前危机过后,再行详议。”他暂时按下了对海路的探索,全力应对迫在眉睫的水攻威胁。

※※※

时间一天天过去,城内的抢筑工事和物资转移在高压下勉强完成。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望着西北方向。

第九日,深夜。

骆养性浑身湿透、连滚带爬地冲进乾清宫,声音嘶哑而惊恐:“陛下!探子冒死回报!李自成……李自成已派人掘开了卢沟桥上游的永定河堤!洪水……洪水已经下来了!”

该来的,终于来了!

嬴政深吸一口气,反而冷静下来。他大步走出乾清宫,登上紫禁城的最高点——煤山之巅(景山)。王承恩、骆养性等人紧随其后。

此时,天色微亮。站在煤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北方向,一道浑浊的、泛着白沫的黄线,如同奔腾的巨兽,裹挟着泥沙和树木,发出沉闷的轰鸣,朝着北京城滚滚而来!

“轰隆隆——!”

洪水狠狠地撞在了北京外城的西北城墙下!巨大的冲击力让整个城墙都在微微颤抖!浑浊的河水沿着城墙向上蔓延,迅速淹没了低洼地带,然后顺着一些排水口和之前战斗造成的破损处,倒灌入外城!

哭喊声、惊叫声从外城传来。尽管朝廷已尽力预警和疏散,但仍有大量贫民滞留。洪水无情地吞噬着街道、房屋,无数人在睡梦中被卷走。

水势越来越大,开始冲击内城城墙。德胜门、西直门等西北方向的城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陛下!外城已有多处进水!内城城墙亦有险情!”不断有浑身湿透的将领前来禀报。

嬴政站在煤山顶,狂风卷起他的玄色大氅,猎猎作响。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脚下这座正在被洪水肆虐的帝都,看着那些在洪水中挣扎的微小身影。

他心中没有悲悯,只有冰冷的计算。水攻,确实狠毒。李自成不费一兵一卒,便让他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濒临崩溃。粮食被淹,火药受潮,军心溃散……似乎已是绝境。

“命令各门,死守城墙缺口!用沙袋、用尸体,也要给朕堵住!”他的命令依旧冷酷,“内城所有船只,全部集中,交由锐士营统一调配,用于转移高地军民和重要物资!”

他的冷静,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身边的人。皇帝未乱,则军心尚存。

洪水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外城大部分区域沦为浑国,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内城因地势稍高,进水不深,但低洼处亦是一片狼藉。损失无可估量。

然而,当洪水渐渐退去,留下满城淤泥、废墟和浮尸时,人们发现,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紫禁城、煤山等核心区域,因抢筑及时,基本无恙。大部分粮食和核心军械,尤其是火药,得以保全。

李自成站在城外高地上,看着一片狼藉、但核心依然屹立的北京城,脸上并没有预期中的喜悦。水攻确实重创了北京,但并未能一举竟全功。那个皇帝,似乎早就料到了他的手段,并做了最顽强的抵抗。

更重要的是,这场洪水,也阻碍了顺军自己的行动。他们无法立刻在被洪水浸泡过的泥泞土地上发动有效进攻。

北京城,在经历了一场近乎毁灭性的水攻后,竟然获得了一个喘息之机!

嬴政站在煤山上,俯瞰着劫后余生的城市,眼中没有任何侥幸,只有更加深沉的思索。

陆路已绝,困守孤城,终非长久之计。李自成可以水攻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

他缓缓将目光投向东南方向。

也许,是时候认真考虑那条遥远而充满未知的……海上之路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