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就在这时,QQ提示音忽然急促响起。
李景渊瞥了眼屏幕,是前天刚加的网站编辑“流言”发来消息。
流言:“惊蛰,明天你的作品就要上推荐位了!这几天更新务必保持稳定,每天至少五千字。”
惊蛰是李景渊的笔名,他直接用笔名做了网名,简单又好记。
他(惊蛰)迅速回复:“好,那大概什么时候能上架?”
流言:“八万字左右。”
惊蛰:“行,那我这几天多更新点。”
流言:“怎么,想早点上架?”
惊蛰:“对!
说起来有点汗颜,大一还没开学,前两个月的生活费已经花掉了。
诚心请教,你觉得我这本书一个月能赚多少稿费?”
李景渊虽对网文创作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但对具体收入还真没概念。
前世他一门心思扑在代码上,哪关心过这个,不过对未来几年的互联网风口,他倒是门儿清。
流言:“原来你刚高三毕业啊?哇!看你小说可不像高三学生写的!
里面那些商战博弈的情节,写得有模有样,男主谈判时的话术,专业得根本不像新手!”
没等李景渊回复,流言又接着发来一条长消息:
流言:“收入主要看上架后的订阅情况。不过你这书数据太能打了,上架后说不定能冲精品。
精品书月入过万妥妥的,而且更新越多赚得越多。”
月入过万?
跟预计的大差不差!
惊蛰:“精品的意思是?”
流言:“至少得有三千的均订,这个数据一般只有大神能达到。
根据我现在看到的后台数据,你这本书很有希望一书封神啊!”
李景渊微微挑眉,就这?
前世他听圈内人说,顶级大神月入百万都不算稀奇。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是2010年,普通上班族月薪也就几千,这收入确实不算低了,足够他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流言又发来一条:“你可以建个书友群,号召大家订阅正版,这样既能增加粉丝黏性,又能提高订阅量。”
书友群?
李景渊觉得这主意不错,当即随手建了个五百人的群,把群号发到书评区。
没想到刚发出去,系统就提示:“网友“甜嗑CP”申请加入“惊蛰书友群”。”
李景渊点了同意,对方立马在群里冒泡,语气雀跃:“我是第一个进群的吗?”
不等惊蛰回复,第二个问题接踵而来:“群主是惊蛰太太本人吗?”
惊蛰嘴角微微上翘,快速敲击发出两个“是 ”字。
甜嗑CP:“哇,太太好可爱!能求个好友位吗(星星眼)?”
惊蛰:“嗯”
通过好友申请后。
李景渊见申请加群的人越来越多,群里热闹非凡。
他兴之所至,给了“甜嗑CP”管理员待遇。
说好听点,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说难听点,就是个免费的劳力。
甜嗑CP:“我成管理员了?!桀桀桀~太太放心,我一定管好这群,保证没人敢捣乱!
要是有谁敢闹事,吃我一飞脚!”
李景渊看着屏幕失笑。
果然,权利就是最好的催Q剂,一次不经意的“恩赐”,瞬间收获拥趸一枚。
时间不长,在堪称活宝的管理员的带动下,群里就变得越发热闹起来,各种讨论剧情的消息刷屏不断。
有的读者在猜测接下来的剧情走向,有的读者在讨论书中角色的命运,还有的读者在夸赞李景渊的文笔和构思。
李景渊靠在椅背上,看着群里热闹的景象,第一次觉得,除了搞钱,写小说似乎还有点别的乐趣。
把书友群设置成免打扰状态后,他开始写小说。
为了赶在大学报到前完成上架,每天码字的速度不能少于一万二。
结合“流言”的推算,以及网站的稿费结算程序,这个月十号,也就是“教师节”当天,第一笔稿费就会到账。
不知道能有多少收益?
想要靠第一本小说实现财富自由,显然还远远不够。
不过至少,大学四年不用花父母的钱的目标算是初步达成了。
虽然现在说这种话还有点心虚,毕竟今天为了完成形象爆改计划,一口气花掉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不到两个小时,五千字的任务完成。
李景渊上传后,伸了个懒腰,去客厅倒了杯水,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哎哟!”
随着防盗门被推开,手里拎着菜袋的李玺发出一声惊呼。
李景渊愣了愣——印象里,父亲这辈子都没说过这么夸张的语气词。
跟在李爸身后的景秀刚要嗔怪丈夫咋咋呼呼,抬眼就看见站在客厅的儿子,手里的塑料袋 “啪嗒” 掉在地上,番茄滚了一地。
这俊朗挺拔的小伙子是谁?
“看来我这改造效果不错,亲妈都认不出了?”
李景渊笑着弯腰帮母亲捡番茄。
“可不是咋地!” 李玺绕着儿子转了半圈,伸手想碰又缩了回去,“这头发…… 这衣服…… 你这是去哪捣鼓了?”
景秀也终于缓过神,伸手抚了抚儿子的新发型:“早上出门还是乱糟糟的毛小子,这才一天没见,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此时的李景渊,剪了利落的侧分短发,露出饱满的额头。
上身是件简单的白色棉 T,领口被汗水浸得微透,反倒衬得肩背线条愈发清晰。
下身一条水洗蓝牛仔裤,裤脚随意卷到脚踝,露出的脚踝骨线条利落,比昨天那身洗得发白的旧 T 恤精神了百倍。
“就去剪了个头发,换了身衣服。” 李景渊拿起桌上的苹果递过去,“爸,妈,尝尝,我买回来的。”
李玺接过苹果,却还在打量儿子:“这衣服看着就不便宜,我估摸着那些钱应该花的不剩多少了。”
“妈,您放心。” 李景渊笑得坦然,“开学后我的生活费就会有着落。
甚至就连今天我从您这里预支的两个月的生活费也会还给您。”
“傻小子,尽说胡话,”景秀虽然心疼钱,可想到儿子也是十八岁的大小伙儿,如果还像之前的样子去沪城,肯定会被同学笑话,“花了就花了吧,我跟你爸已经商量好了,每个月的生活费还是会按时按点汇到你的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