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回到侯府时,已是深夜。画春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光晕里浮动着细小的飞虫,把石板路上的青苔照得格外鲜润。徐祯和走在后面,指尖还残留着赵承煜外袍的皂角香,像某种温柔的印记,擦不去,也不想擦去。

“小姐,英国公府的人傍晚来送过东西,说是世子特意交代的。”画春推开汀兰水榭的门,指着桌上的木盒,“我看像是医书。”

徐祯和拿起木盒,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果然是几本线装医书,封面上有赵承煜的亲笔批注,字迹遒劲有力,却在页边空白处画着小小的桂花糕,憨态可掬。最底下压着张纸条,写着“南记粮铺地窖已清理,找到你母亲的画像,明日送过来”。

她摩挲着那些小画,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别院,他总爱在她的书本上画小狗,被先生发现了,就说是“徐妹妹怕虫子,我画只狗保护她”。那时只觉得他胡搅蛮缠,现在才懂,少年人的心意,往往藏在最笨拙的举动里。

画春端来热水,见她对着医书出神,忍不住笑道:“世子倒是细心,知道小姐最近在研究医理。”

徐祯和舀起热水洗手,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他说……以后想跟我学认草药。”

“学草药?”画春诧异,“世子不是最怕苦药味吗?上次在药庐,闻着艾草都皱眉头。”

徐祯和被逗笑,想起窑厂那晚,赵承煜帮沈明月包扎伤口,被草药汁溅到手指,慌得差点把药罐打翻。原来有些怕,是可以为了某个人,悄悄藏起来的。

***次日清晨,赵承煜果然派人送来了画像。画轴展开时,徐祯和忽然红了眼眶——画中的女子穿着月白襦裙,站在海棠树下浅笑,眉眼间竟与她有七分相似,只是更温婉些,鬓边别着支白玉簪,正是母亲最爱的那支。

“画得真好。”沈明月不知何时进来的,手里捧着个锦囊,“这是从画像夹层里找到的,像是你母亲的字迹。”

锦囊里是张泛黄的信笺,字迹娟秀如昔,写着“承宗吾夫,见字如面。今晨为祯和梳发,见她额间碎发如你,忽然想起初见时你躲在药柜后偷瞄我的样子……南疆战事紧,望君保重,待你归来,共赏侯府海棠”。末尾没有日期,只有个小小的“婉”字,是母亲的闺名。

徐祯和将信笺按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母亲落笔时的温柔。原来父亲书房里那盆总也养不活的海棠,是母亲生前最爱的花;原来他总在深夜摩挲的那支白玉簪,是母亲的遗物;原来那些从未说出口的思念,早已刻进了时光的肌理。

“对了,”沈明月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银锁,“这是在地窖角落找到的,背面刻着‘祯和’二字,想来是你母亲为你准备的长命锁。”

银锁被摩挲得光滑温润,锁身刻着缠枝莲纹,背面的小字刚劲有力,竟是父亲的笔迹。徐祯和忽然想起二姑母说的“你娘的画像”,原来她们早就知道画像里藏着秘密,却默契地守着,等她自己发现——有些爱,从不需要刻意言说,就像春雨润田,无声无息,却早已滋养了满院芬芳。

***傍晚时分,赵承煜来了。他没穿常服,换了身青布长衫,倒像个赶考的书生,手里提着个食盒,说是“亲手做的桂花糕,比铺子的甜些”。

两人坐在水榭的廊下,就着夕阳分食桂花糕。赵承煜的手艺确实不怎么样,糖放多了,有些发腻,徐祯和却吃得很慢,连掉在衣襟上的碎屑都捡起来吃掉。

“明日大理寺要开堂审兖王余党,”赵承煜忽然开口,语气郑重,“沈将军的案子也会一并昭雪,陛下说,让你我做证。”

徐祯和点头:“该去的。”

“还有件事……”赵承煜的手指绞着长衫下摆,像是有些紧张,“我祖父生前留了封信,说若沈将军的案子能翻案,就让我向你求亲。”

徐祯和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咬着桂花糕的动作顿住了。夕阳把他的脸照得通红,连耳根都泛着粉色,像个等待发落的孩子。

“求亲?”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嗯。”赵承煜抬头看她,眼神亮得惊人,“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你聪慧果敢,我却总笨手笨脚的。但我保证,以后会学着认草药,学着包扎伤口,学着……做不那么甜的桂花糕。”他越说越急,像怕她打断,“我还知道你喜欢海棠,已经让人在英国公府种了半院,明年春天就能开花;你母亲的医书,我抄了三份,一份留着,一份给你,一份……”

“一份给我们的孩子,对吗?”徐祯和笑着打断他,眼角的泪却掉了下来。

赵承煜愣了愣,随即用力点头,伸手想为她擦泪,指尖却在半空中停住,像是怕唐突了她。徐祯和握住他的手,他的掌心滚烫,带着紧张的汗湿,却让她觉得无比安稳。

“赵承煜,”她望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娘的医书里夹着张药方,说是‘安神汤’,要两个人一起煎才有效。”

他没听懂,却还是用力点头:“我学,我一定学会。”

夕阳沉入西山,天边的云霞烧成一片暖红。水榭外的荷塘里,青蛙开始鸣叫,蝉声也渐渐起了,像在为这场迟来的告白伴奏。徐祯和靠在赵承煜肩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桂花糕甜香,忽然明白,所谓圆满,不是所有遗憾都能弥补,而是有人愿意陪着你,把剩下的路,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夜深时,徐祯和把母亲的画像挂在床头,又将那枚银锁戴在颈间。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画像上,仿佛母亲的目光温柔地笼罩着她。

她想起赵承煜离开时的样子,站在月门处反复回头,像只舍不得走的小狗,嘴里还念叨着“明日我带锄头来,咱们去种海棠”。忍不住笑出声,指尖划过银锁上的刻痕,忽然觉得,那些曾经以为跨不过的坎,那些深夜里偷偷掉的泪,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就像二姑母用性命换来的安宁,像沈将军血书里的忠诚,像父亲藏在医书里的思念,最终都化作了此刻的月光,温柔地照亮了前路。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