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改良后的“回气散”,并没有立刻被摆上回春堂的柜台。

孙医师表现出了与他之前激动截然相反的、老辣而沉稳的谨慎。他将那些丹药,如同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收进了一个密封的白玉瓶里,然后,锁进了药柜最深处的暗格。

接下来的几天,回春堂,依旧是那副门可罗雀、半死不活的模样。

孙医师又变回了那个整日里枯坐打盹的、风烛残年的老人。

只有沈凡知道,在这份看似绝望的平静之下,隐藏着怎样的暗流。

每天入夜之后,当流云集彻底陷入沉睡,后院的炼丹房里,便会亮起一豆昏黄而温暖的灯火。

孙医师,开始将他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他不再仅仅是教沈凡,如何去辨认药材,如何去背诵汤头歌诀。他开始教沈凡,如何去“听”。

“凡啊,你要用心去听。”老人闭着眼睛,手指,轻轻地搭在丹炉微烫的炉壁上,“听炉火的呼吸,听药材在火焰中,融化、分解、重组的声音。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的脾性。有的烈,有的柔,有的沉,有的浮。炼丹,就像是领兵打仗。你,就是那个将军。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你的先锋冲锋;什么时候,又该让你的后军稳住阵脚。这其中的分寸,差之一毫,便是满盘皆输。”

这些话,玄之又玄,已经超出了寻常医理的范畴。

沈凡知道,孙医师,正在向他,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只属于炼丹师的、精微而玄妙的世界。

他学得无比认真。

白天,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手脚麻利的学徒,劈柴、挑水、整理药材,将自己,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到了晚上,他便化身为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孙医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他惊人的记忆力和悟性,在这个时候,展现得淋漓尽致。孙医师常常只是点拨一句,他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有时候,看着沈凡专注地操控着炉火,那双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理智,孙医师会感到一阵恍惚。

他常常会想,自己,究竟是收了一个怎样的徒弟?

一个普通的、从山里走出来的穷苦少年,真的能有这般心性和天赋吗?

那个关于“预处理”药材的惊人想法,真的只是……灵光一现?

疑虑,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在老人的心底,生了根。

但他没有问。

活了一辈子,他深知一个道理:有时候,糊涂,比清醒,要好得多。

他只需要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是回春堂最后的希望。这就足够了。

在这段时间里,沈凡自己的修炼,也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

每日深夜,送走孙医师后,他都会在自己的房间里,一丝不苟地,修炼着那套早已烂熟于心的《蛮牛劲》。

气血,在他的经脉中,奔腾不息。随着他对功法的理解日益加深,他已经能勉强做到,让气血的运转,与自己的呼吸,达成一种微妙的同步。每一次吐纳,都能带动周身的气血,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

他的身体,变得更加坚韧,力量,也比之前,增长了不少。

而玉坠空间,则成了他消化和实践炼丹知识的、秘密的试验场。

他用自己微薄的工钱,偷偷买来一些最廉价的药材。在孙医师传授了某个新的手法后,他便会在空间里,用那只破旧的小丹炉,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尝试和验证。

金宝,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沈凡发现,随着它吞噬的药材种类越来越多,它产出的灵液,似乎也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变化。那股清凉之气中,仿佛蕴含了某种,更加复杂的、难以言喻的生机。

就这样,在一种外人难以察觉的、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时间,又悄悄地,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是流云集,约定俗成的“赶集日”。

集市上,人头攒动,比往日里,热闹了数倍。

孙医师起了个大早。他换上了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布长衫,将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走到柜台后,亲自将一块落满了灰尘的、写着“丹药”二字的木牌,重新擦拭干净,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然后,他从暗格里,取出了那个白玉瓷瓶。

他看着沈凡,眼神郑重,缓缓说道:“凡啊,成败,就在今天了。”

沈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辰时,流云集的人流,达到了顶峰。

回春堂的门口,依旧冷清。

偶尔有几个路人,好奇地朝里面张望一眼,看到那块“丹药”的牌子,大多会撇撇嘴,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回春堂也卖丹药?别是拿药泥搓的丸子,来糊弄人吧?”

“就是!要买丹药,谁不去济世堂?人家那丹药,才是正经货!”

这些议论声,不大不小,刚好能传进堂里。

孙医师坐在柜台后,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但沈凡能看见,他放在柜台下的那只手,已经因为用力,而攥得指节发白。

终于,一个客人,走进了回春堂。

那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是集市上一个脚行的管事,姓李。他常年搬运重物,身上总有些磕磕碰碰,是回春堂的老主顾了。

“孙医师,”李管事一进门,便大着嗓门喊道,“给我来两贴活血化瘀的膏药。前两天,腰又给闪了。”

孙医师缓缓地抬起头,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李管事 ,你这腰伤,是老毛病了。贴膏药,治标不治本。我这里,新炼制了一批‘回气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比膏药,要好得多。”

李管事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丹药?那玩意儿金贵,我可用不起。再说了,你这丹药,能比得上济世堂的?”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

孙医师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 的尴尬,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李管事,你我相识多年,我何曾骗过你?这丹药,是我新改良的方子。这样吧,今天,算我送你一粒。你拿回去,若是觉得没用,以后,我回春堂的膏药,你随便用,分文不取!”

老人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

李管事有些动容了。他看着孙医师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迟疑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孙医师,我信你一回!要是真管用,这药钱,我明天,双倍给你送来!”

孙医师微微一笑,从玉瓶里,倒出了一粒丹药,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

李管事接过丹药,也没多看,随手揣进怀里,转身便走了。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回春堂,很快又恢复了死寂。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日头,渐渐升到了正空。

孙医师脸上的那点希冀之色,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地,黯淡了下去。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失望。

或许……自己真的,是想多了。

就在他准备起身,去后面歇息的时候,一个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了过来。

“孙医师!孙医师!”

人未到,声先至。

正是那个刚刚离开不久的李管事!

只见他一脸激动,满面红光,哪里还有半点腰伤在身的样子。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回春堂,一把抓住孙医师的手,激动地说道:“神了!孙医师!简直是神了!”

“我刚刚回去,就把那丹药给吃了。本来没当回事,就想着,坐下歇口气。结果你猜怎么着?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我就觉得,后腰那块,像是有一股热气在窜!那股又酸又疼的劲儿,一下子就给顶开了!我现在,别说是走路了,就是去扛一百斤的麻袋,都觉得浑身是劲儿!”

李管事的声音,洪亮无比,瞬间,便吸引了门口不少路人的注意。

“这……真有这么神奇?”

“不会是找来的托儿吧?”

人们将信将疑地,围了过来。

孙医师的心,也猛地提了起来。他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故作平静地说道:“老夫的药,从不骗人。”

“那是!那是!”李管事从怀里,摸出了一小块碎银子,足有二三百文,重重地拍在了柜台上,“孙医师,说好了双倍奉还,绝不食言!再给我来五粒!不!十粒!这丹药,真是好东西!”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孙医师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李管事,这改良后的‘回气散’,药材珍稀,炼制不易。所以,价格,也比以往,要贵上一些。一粒,五十文。”

这个价格,比济世堂同类的丹药,要便宜了将近一半。

“五十文?值!太值了!”李管事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给我包十粒!”

很快,回春堂的“回气散”有奇效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人群中,传开了。

一些同样身有旧伤的脚夫、伙计,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也买了一两粒回去尝试。

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赞不绝口。

“真的管用!我这肩膀,阴雨天就疼得抬不起来,吃了一粒,现在,感觉热乎乎的,舒坦多了!”

“药效是真不错!比济世堂的,好像还强上那么一点!”

“关键是便宜啊!济世堂一粒要将近一百文呢!这里才五十文!”

一时间,回春堂那冷清的柜台前,竟然破天荒地,排起了队。

孙医师和沈凡,忙得脚不沾地。

夕阳西下时,那一瓶三十多粒的“回气散”,已经销售一空。

柜台的钱箱里,装满了沉甸甸的铜钱和碎银。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孙医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靠在椅子上,看着钱箱里那多年未见的“盛况”,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转过头,看向身边,那个正在默默收拾着柜台的少年。

夕阳的余晖,透过门框,照在他的侧脸上,为他那清瘦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少年的脸上,没有激动,也没有狂喜,只有一种,如同深潭般的平静。

孙医师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回春堂,活了。

但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足以致命的“疑点”,也随之,暴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濒临倒闭的老医馆,是如何,在短短半个月内,炼制出,比财大气粗的济世堂,药效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丹药的?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他身边这个,来历不明的学徒。

孙医师看着沈凡,张了张嘴,那句盘旋在心头许久的疑问,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但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有问。

他只是站起身,走到门口,将那块写着“丹药售罄,明日请早”的木牌,挂了出去。

然后,他回过头,对沈凡说了一句:“天色不早了,关门吧。”

沈凡应了一声,走上前,将那两扇沉重的木门,缓缓地,合上。

“吱呀——”

随着门轴发出的一声悠长的呻吟,门外的喧嚣和光亮,被彻底地,隔绝了。

堂内,陷入了一片昏暗和寂静。

沈凡站在门后,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胸腔里,那沉稳而有力的心跳声。

他知道,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