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易中海看着刘家父子这剑拔弩张、谁也不肯退让的架势,心里直叹气。

他清楚,再这么僵持下去,保不齐下一秒就又得打起来,这院里就别想有清净日子了。

刘家这摊子烂事,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一个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想了想,他只能站出来打圆场,先对刘海中说道:

“老刘啊,你的家事呢,我这个外人也不便多插手。”

“但你毕竟是院里的二大爷,成天家里闹得鸡飞狗跳、鬼哭狼嚎的,影响也不好,是不是?”

“消消气,消消气,再怎么着,那也是你亲儿子。”

“光天年纪还小,可能一时冲动,说了些气话,你也别太往心里去。”

完事儿,他又转向一脸倔强的刘光天和刘光福,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安排道:

“你们两个小子,也别在这儿杵着了!”

“先跟着柱子去他家待一会儿,都冷静冷静!等晚点儿气消了再回来!”

他的打算很简单,先把这火药味十足的父子几人分开,让时间和空间冷却一下沸腾的怒火,不然这两拨人待在一个屋里,指不定啥时候就又爆了。

傻柱跟易中海关系还算不错,听一大爷这么安排,也没多话,很干脆地应承下来:

“行嘞!光天,光福,走!跟你柱哥家待着去!”

“正好你柱哥我今儿饭做多了点儿,你俩小子蹭我一顿,还不至于把我吃穷喽!”

虽说眼下是困难时期,但傻柱是厨子,有手艺。

偶尔能从厂里食堂弄点“折箩”或者边角料,再加上他自个儿和妹妹何雨水的定量……

雨水是学生,这年头学生的粮食定量可比普通居民高不少。

所以真要论起来,整个四合院里,傻柱兄妹俩的日子过得算是相当不错的。

主要是现在这个时间点,易中海还没开始处心积虑地算计让傻柱给他养老,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培养养老人一号种子——还活得好好的贾东旭身上。

贾东旭没死,秦淮茹也没成为寡妇,更没开始跟傻柱“拉帮套”,所以傻柱现在也没像后来那样舔着脸把自家东西往贾家送。

因此,何家兄妹的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傻柱这人,是典型的四九城爷们儿,骨子里带着股混不吝的劲儿,但为人仗义、不小气,这一点没得说。

今天他看刘光天兄弟俩暴打刘光齐、硬刚二大爷,觉得特别对他脾气,心里还挺欣赏这俩小子的“胆识”和“手段”。

所以易中海让他带人回去,他乐得答应。

刘光天和刘光福对易中海的安排也没意见。

去傻柱家,总比留在后院看刘海中和刘光齐那两张脸强,兴许还能蹭顿好饭吃。

毕竟傻柱的手艺,在整个院里都是头一份儿。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围观的人群见没更大热闹可看,也就渐渐散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跟着傻柱,穿过月亮门,往中院走去。

一路上,傻柱嘴也没闲着,好奇地问:

“嘿,光天儿,今儿这招儿谁给你们想的?”

“可以啊!”

“二大爷那臭脾气,还有你大哥那德性,我可太清楚了!”

“你这招一出来,嘿,你别说,还真就把二大爷给将住了!”

刘光天笑了笑,含糊地回道:

“柱哥,我们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

“人嘛,不都是被逼出来的?”

“我跟光福要再不反抗,迟早得被揍死在那儿。”

刘光天觉得,傻柱年纪比自己大,又是一个院儿的,今天还要去人家家里吃饭,叫一声“柱哥”合情合理,没毛病。

虽然他知道原著里这院里没几个纯粹的好人,但跟他刘光天有什么关系?

他们爱算计谁算计谁,反正没算计到他头上。

对于刘光天来说,院里这些人都是邻居,暂时没啥直接利害冲突。

何况现在才是59年,离原著剧情开始的65年还早着呢,很多矛盾还没激化到那种程度。

当然,有些人的本性是改不了的,比如贾张氏撒泼打滚、阎埠贵精于算计。

但远远没有同人小说里的那么妖魔化。

他眼下最主要的敌人,不在院里,反而就在自己家里——就是刘光齐和刘海中!

你说这跟谁说理去?

“……”

傻柱听刘光天叫自己一声“柱哥”,心里还挺舒坦。

平时院里这些小年轻,像刘光福、前院的阎解成阎解放他们,都是“傻柱”、“傻柱”地叫惯了。

他虽然不在乎这个外号,但冷不丁被人这么正经一叫,感觉还挺受用,乐呵呵地说:

“行了,看你俩小子这蔫头耷脑的样,估摸着也饿了吧?”

“走,先去我家,开饭!”

三人说着就到了中院正房,傻柱家。

何家的屋子挺宽敞,刚进门,就看到一个瘦高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的姑娘,正拿着抹布擦桌子。

肯定就是何雨水。

看到他们进来,何雨水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但还是客气地招呼道:

“光天,光福,你们坐吧。”

傻柱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雨水说:

“雨水,给光天光福倒碗水喝。”

“看他俩这一身灰,估摸着今天又在外头扛大包了。”

“刚回家就闹了一场,肯定渴坏了。”

何雨水点点头:“知道了,哥。”

她转身拿出两个碗,从桌上的凉水壶里给兄弟俩一人倒了一碗凉白开。

刘光天和刘光福也确实渴坏了,道了声谢,接过来“咕咚咕咚”几口就灌了下去。

何雨水是44年生人,跟他哥俩年纪相仿,读书时还跟光福是同班同学。

她看着刘光福,语气里带着点惋惜:

“光福,当时在学校我就劝你,让你好好上学,你还不听。”

“一门心思想着辍学出去打零工。”

“现在扛包辛苦吧?后悔了没?”

刘光福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其实……也还行。”

“雨水,我家那情况你也知道,我爸那心思压根就不在我身上。”

“我就想着,跟我二哥一起,自己在外头挣点钱,好歹在家里说话能硬气点儿。”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明显能感觉到刘光福脸上掠过一丝落寞和无奈。

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孩子,正值渴望知识和校园生活的年纪,怎么可能真的不想上学呢?

只是残酷的现实,早早地压在了他的肩上。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