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台灯亮到十一点时,林雾终于把《基础召唤术》的复习题做完了。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抬头看向书桌对面——阿雾正趴在棉垫上,小爪子扒着一本空白笔记本,尾巴轻轻晃着,像是在琢磨什么。
“累了吧?我们早点睡。”林雾伸手想把阿雾抱到床上,却没注意到笔记本被带得滑到了地上。等她弯腰去捡时,突然看到笔记本的扉页上,有几团淡蓝色的雾痕——不是杂乱的印记,而是歪歪扭扭的“字”,像是用雾写出来的。
“阿雾,这是你写的?”林雾把笔记本拿起来,借着台灯的光仔细看。第一行雾痕是“阿雾的日记”,下面还有几行:“今天林雾给我喂了肉干,好香。”“张倩姐姐给我拍了照片,说我可爱。”“林雾今天练召唤力到很晚,我用雾帮她聚了聚,她笑了。”
每一行“字”旁边,都有小小的雾画——肉干的形状、相机的样子、还有一个笑脸。林雾的心里瞬间暖了起来,她转头看向棉垫上的阿雾,小家伙正有点不好意思地蹭着爪子,心声带着点紧张:“我……我看到林雾有日记,我也想写,但是我不会写字,只能用雾……”
“写得很好呀。”林雾把笔记本递到阿雾面前,“以后我们一起写,好不好?我写我的,你用雾写你的,我们的日记放在一起。”
阿雾的眼睛瞬间亮了,立刻跳到笔记本上,用爪子沾了点雾,在“今天林雾笑了”下面,又画了个小小的狐狸和人影,像是在记录她们俩的样子。林雾笑着拿起笔,在旁边写道:“今天发现阿雾会写‘雾日记’,很开心。阿雾的爪子很巧,画的小狐狸很可爱。”
接下来的几天,写日记成了她们的睡前习惯。林雾会把当天的训练进度、遇到的小事写下来,阿雾则用雾在旁边补充——比如林雾写“今天晨练跑了五圈”,阿雾就画个小狐狸跟着跑步的样子;林雾写“周老师夸我召唤力进步了”,阿雾就画个大拇指;甚至林雾写“今天有点想妈妈了”,阿雾都会画个小爱心,旁边用雾写“阿雾陪林雾”。
周五晚上,林雾因为一道召唤力控制的难题没弄懂,对着课本皱了很久的眉,最后忍不住趴在书桌上,小声哭了起来。眼泪滴在笔记本上,晕开了之前写的字迹。
阿雾本来在旁边的棉垫上打盹,听到哭声立刻醒了。它跳上书桌,用小舌头轻轻舔掉林雾脸颊上的眼泪,又用雾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慢慢画了个小狐狸抱着人影的样子,旁边还用雾写:“林雾不哭,阿雾帮你想办法。明天我们问周老师,肯定能弄懂的。”
林雾抬起头,看着笔记本上的雾画,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少了很多。她抱起阿雾,把脸埋在它柔软的毛发里,小声说:“谢谢你,阿雾。有你在,我好像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阿雾用爪子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像是在安慰她,心声软软的:“林雾最厉害啦,只是这道题有点难,不是林雾笨。明天我们一起问周老师,肯定能学会的。”
那天晚上,林雾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哭了,但是阿雾用雾画安慰我。原来被人这么在乎的感觉,这么好。以后我要更坚强,不能让阿雾担心。”阿雾则在旁边画了个笑脸,还画了个小小的“加油”手势。
周末,林雾把她们的日记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铁盒子里——那是妈妈之前装薄荷糖的盒子,现在成了她们的“秘密盒子”。她把盒子放在书桌的抽屉最里面,还贴了张阿雾用雾画的小狐狸贴纸,像是在给盒子“盖章”。
“以后我们的日记都放在这里,谁也不许弄丢。”林雾对着阿雾说。阿雾用力点头,还用爪子把盒子往抽屉里面推了推,像是在“藏好”。
周一去训练场时,林雾果然把那道难题问了周明。周明耐心地给她讲了两遍,还教了她一个简单的控制技巧。阿雾在旁边听着,时不时用雾帮她演示——比如周明说“召唤力要像水流一样柔和”,阿雾就吐了一小团雾,让雾慢慢流动,像是在模拟“水流”。
“阿雾很聪明,能帮你理解技巧。”周明笑着说,“你们俩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了。”
林雾的心里甜甜的,她知道,这都是因为她们每天一起努力,一起成长。晚上回到宿舍,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弄懂了难题,阿雾还帮我演示了。周老师说我们配合得好,我很开心。”阿雾则在旁边画了个小狐狸和人影击掌的样子,旁边用雾写:“我们是最好的搭档!”
那本带着雾痕的日记,还有那个装着日记的铁盒子,成了她们之间最珍贵的秘密。每一笔、每一团雾,都记录着她们的羁绊,记录着她们从“垫底召唤师”和“废柴雾狐”,一步步走向彼此的温暖。而林雾也越来越清楚,不管未来有多少嘲笑和困难,只要有阿雾在身边,只要她们还有这本“情绪日记”,就一定能走下去,因为她们的心里,都装着对彼此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