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早读课的铃声还没响,高三(1)班已经飘起了“二次元BGM”——林观音正用投影仪放着《鬼灭之刃》的片段,手里举着语文课本,对着一脸懵的同学喊:“大家看!炭治郎用呼吸法斩鬼,就像咱们用修辞手法写作文,‘水之呼吸’是比喻,‘火之呼吸’是排比,找对‘招式’,作文才能‘斩’下高分!”

全班瞬间炸了锅,前桌的小胖拍着桌子笑:“观音哥,你这是把语文课变成‘动漫解说’了啊!”林观音没接话,直接翻到《木兰诗》,指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说:“这不就是木兰的‘疾走技能’吗?把行军写得像开了加速挂,比动漫里的瞬移还带感!”说着他掏出自己画的“古诗文动漫人设图”,木兰被画成了“持剑女战士”,旁边标着“技能:诗文暴击,台词自带排比buff”,连语文老师路过都停下脚步,凑过来看:“这想法好!下次我上课就用你的人设图讲!”

这只是林观音“次元壁破防”学习法的日常操作。为了背英语语法,他把“时态”编成“动漫角色状态”:一般现在时是“主角日常状态”,现在进行时是“主角正在打怪”,一般过去时是“主角昨天的冒险”;还特意做了套“语法卡牌”,每张卡牌上画着不同动漫角色,背面写着对应的语法规则,课间跟同学玩“卡牌对战”,抽到卡牌就要用对应的语法造句,谁造不出就输一颗糖,结果班里同学的语法正确率蹭蹭往上涨,英语老师还把这套卡牌拿去给其他班用。

他的数学笔记本更是“二次元重灾区”。解函数题时,把“函数图像的增减性”说成“主角的战斗力起伏”,递增是“主角升级变强”,递减是“主角被打残血”;算立体几何时,直接画了个“高达模型拆解图”,把几何体的面当成“高达的装甲”,用“装甲拼接”的思路讲辅助线画法,连班里的“动漫迷学渣”都跟他说:“现在看立体几何,满脑子都是高达,居然能听懂了!”

林观音的“脑洞习惯”还延伸到了实验课。上次化学实验课做“酸碱中和反应”,别人按部就班加试剂,他却搞了个“魔法主题实验”,把酚酞试剂说成“魔法药水”,把氢氧化钠溶液说成“黑暗药剂”,边加试剂边解说:“现在,我们用‘魔法药水’净化‘黑暗药剂’,当溶液变红,就是魔法生效了!”逗得旁边的同学笑得手都抖了,却牢牢记住了“酸碱中和会变色”的知识点,连化学老师都拍了拍他的肩:“下次实验课,你来当‘魔法解说员’!”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他的“跨学科联动法”。为了记历史事件,他把“商鞅变法”和“数学函数”绑在一起,说:“商鞅变法就像给秦国加了个‘递增函数buff’,改革措施是‘自变量’,国家实力是‘因变量’,自变量越强,因变量涨得越快”;学地理的“气候类型”时,他用“美食类比”,把热带雨林气候说成“全年高温多雨,像一直在吃火锅,又热又潮”,把温带季风气候说成“四季分明,春天吃春游便当,冬天吃火锅,夏天吃冰西瓜”,班里同学再也没混淆过气候类型。

林观音还特别会“用热点学知识”。前段时间全球都在聊“AIChatGPT”,他就用AI编了个“知识问答机器人”,把课本知识点输进去,同学有不会的题,直接问机器人就能得到解答,还能自定义“回答风格”——想要搞笑的,机器人就用“脱口秀语气”讲题;想要严谨的,机器人就用“老师语气”分析。他还跟AI比赛“谁讲题更有趣”,结果班里同学投票,他赢了,因为“观音哥讲题会加动漫梗,AI太死板”。

他的“碎片化学习”更是升级到了“万物皆可学”的地步。吃汉堡时,他算“汉堡的体积”,用“圆柱体体积公式”估算面包胚的体积,再减去中间夹层的体积,还跟同学打赌:“这个汉堡的体积,肯定比你的保温杯大”;看电影时,他盯着屏幕算“电影画面的比例”,分析“宽屏和全屏的区别”,还写了篇“电影画面比例与数学的关系”的短文,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甚至玩抓娃娃机时,他都在算“爪子的抓取概率”,通过“爪子的松紧度”和“娃娃的位置”,算出最容易抓中的角度,最后抓了一堆娃娃分给同学,说:“这就是‘概率学的胜利’!”

林观音从不搞“题海战术”,却总能精准命中考点。秘诀是他的“考点预判法”,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把课本和练习册翻一遍,像“侦探破案”一样找考点:“这章的课后题反复出现‘二次函数’,考试肯定会考;历史书里‘辛亥革命’的意义标了重点,大概率会出简答题”。他还会做“考点预测表”,分“高频考点”“中频考点”“低频考点”,让同学按优先级复习,有次月考,他预测的十个高频考点,居然中了八个,班里同学都喊他“考点预言家”。

有次学校组织“学科竞赛”,林观音代表班级参加数学组比赛。赛前,其他选手都在刷题,他却在看《数学之美》,还跟队友说:“比赛考的不是刷题量,而是对数学的理解,就像玩魔方,你知道公式是基础,但理解了魔方的结构,才能更快还原。”比赛时,最后一道题特别难,全场都没人做出来,林观音却用“拓扑学”的思路解了出来,评委都惊了:“你居然会用大学的知识解高中竞赛题!”他笑着说:“我看《数学之美》时学到的,觉得好玩就研究了一下。”最后他拿了一等奖,还跟评委聊起了“数学在AI中的应用”,评委都夸他“思维远超同龄人”。

这天放学,林观音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刚买的“动漫周边”——一个印着数学公式的钥匙扣。路上遇到个小学生在哭,因为不会做数学题。林观音蹲下来,掏出钥匙扣说:“你看这个钥匙扣上的公式,是‘勾股定理’,就像你玩的积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像两块短积木,斜边就是长积木,只要知道两块短积木的长度,就能算出长积木的长度。”他用钥匙扣当教具,几分钟就教会了小学生,小孩笑着说:“哥哥,你比我们老师厉害,我现在觉得数学好有趣!”

林观音笑着摸了摸小孩的头,背着书包继续往前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书包上的动漫钥匙扣晃来晃去,反射着金色的光。他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上面写着“下周计划:给生物课编‘细胞版动漫剧本’,把‘细胞器’变成‘细胞小镇的居民’”。对于林观音来说,学习从来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脑洞和乐趣的“冒险”,而他的“天才成长史”,还在继续用这种“突破次元壁”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