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李金玉走到村口,又觉得有些同情何玉秀。

她这辈子就被困在这深山了。

可自己现在也无能为力。

“我能不能顺利到厌城,都还不知道,在这里滥什么好心!”

“妹妹,去哪里,我送你呀。”二癞见人已经出了村口,便肆无忌惮起来。

他歪着头,破草帽斜到一边,盖住他另外半只瞎眼。一步步往李金玉身边靠近。

李金玉紧紧抓住自己的包袱,如果解开的话,挽起来可以做绳用。

今天如果这个癞皮狗真对她动手的话,她只能一拼了!

来到一段上坡路,她四脚并用,雨还很大,身上已经湿透了。

身上背的包袱也是。

她只能凭着昨天付大雨给她指的方向,沿着河流往上游方向走。

可能是因为单边眼睛的关系,二癞走到半坡,就栽了一下,然后往坡底下滚。

李金玉没有回头,拼命向前爬。

走了很远很远,发现二癞没有跟上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总算彻底走出那个村子了。

可自己现在这个德行,全身上下没一处干的地方,这样下去也不行。

还得找个地方,把衣服烤一烤,等天晴了,再上路。

可她也不敢走村路,更不敢往树林子里钻,怕遇到像二癞那样的癞皮狗。

死不可怕,好不容易活一回,又这么死了,不划算。

就这样顶着风雨一直往前,看到一丛野芭蕉,她扒了一片下来,给自己做了一顶帽子,然后继续往前。

走了大半天,在一处山上,又看到一排茅草屋。

李金玉想从旁悄悄走过,但唯一的路,要经过门口。

正走到门口,有个年轻女人刚好从屋里倒一盆水出来,直接泼她身上,又是一阵透心凉,让她差点栽倒。

“呀,同志,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女人从屋里冲出来扶住她,脸上都是歉意。

看到李金玉是孕妇,更加内疚了,“下这么大雨,同志你这身子不适合赶路,进来等雨停再走吧。”

说着,把晕乎乎的李金玉拉进屋,并把她头上的芭蕉帽取下来,放在门外。

屋子只有一个入户大门,里面被隔成了三间,中间是烧火煮饭的,连休息的地方。

有五个男的,一个女的围着开放式的火灶,正在煮饭。

两边各一个破烂的木门,隔成两个房间。

李金玉知道,这山上的茅草屋是知青点,他们是下乡来的知青。

像龙沟洞那样小的地方,是没有知青的。

他们脸上其实都还有些稚嫩,小的估计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锅里煮的是舂过的粗糙玉米粒。

知道几人是知青,她放下心来。

“同志,我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可以借我一身干衣服吗?我把自己衣服烘干了就还你。”

李金玉对刚才泼她水的那个女知青说道。

“可以的,你跟我来。”女知青把她领进右边的房间。

房间是一个大通间,连着一排土砖砌的床,上面分成10个床位。

床对面的墙上,拉了几根绳子,上面挂着几件衣服。

女知青从中拿了一件衣服和一件裤子,交给李金玉。

“我的衣服可能,有点小了。”说着,她从床上拿了一块薄薄的毯子。“你先用这个挡挡吧。”

她指了指李金玉挺出去老长的肚皮。

“谢谢。”

她转过身,等李金玉换衣服。

换了衣服,李金玉把自己的钱小心地收在兜里。

她不知道这些知青什么情况,自己仅有的五块钱,即使湿漉漉的,也没敢拿出来烤干。

只能再找机会。

再不弄干,钱就要溶成钱渣渣了!

等她坐到火边烤衣服,五个男知青的视线就没从她脸上移开过。

她长得太好看了,眼睛很大,水灵灵的,骨相很薄,裹着一层细白的嫩肉。

被雨淋透的头发,有一缕耷拉在她侧脸,让人忍不住想伸手上去帮她捋一捋。

“妹妹,你是哪里人啊,这是要去哪里?这么大的雨,为什么不戴蓑衣帽子。”

女知青也在帮她烤衣服,另外的女孩也没闲着。

“我刚从娘家走完亲戚,出来的时候没下雨。”李金玉不敢说实话了。

“我等雨停就走,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七个人,下意识看了一眼锅里寥寥无几的玉米头,他们的东西都吃不饱,还要留个大肚子的孕妇一起吃饭吗?

“呃,我带了一点点干粮。”李金玉从包袱里,拿出她母亲给备的玉米窝窝。

本来已经有些干硬的,淋着两场雨,又没有及时烘干,上面看到了一些霉点。

她尴尬笑了笑,出来三天,因为是夏天,窝窝都开始发霉了。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窝窝直接吃有点干,放两个到锅里和玉米头一起熬粥,然后分我一碗就成。”

窝窝放水里煮,可以搅成糊糊,这样清水一样的稀粥,就能变稠一点。

几个男人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于是她掰了两个窝窝到锅里,慢慢搅起来。

果然,本来漂浮着几玉米头的锅里,一下子变稠了许多。

又熬了一个多小时,玉米头总算熬到化得最大,他们才舍得起锅。

每人分了一碗,津津有味吃起来,连碗沿都添得干干净净。

“你们都是知青吧,不是分有粮吗?为什么过这么苦?”李金玉忍不住问道。

“妹妹,你不知道,这里的荒山,开不出好田,收成不好。”

“加上现在是雨季,从清明开始,就一直陆陆续续下雨,我们挣的一点点工分,都不够吃饭的。”

女知青苦着脸,这日子她们也快熬不住了。

“山上有很多野菜,现在也还有一些竹笋,你们可以摘一些充充饥。”

作为李金玉,她从小生活在这大山里,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一清二楚。

因为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一天吃上三顿玉米饭的。

付大雨家,一天都吃玉米粥,偶尔放些红薯。

“山里的东西,能吃吗?”女知青嘴上不敢信,眼睛里已经放光了。

“你看到我刚刚戴的芭蕉叶了吗?就在河边,把芭蕉树砍下来,掏最里面的软心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