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文学
抖音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拿下平江城的首功,让林振邦的名字在北伐军中迅速传开。

十八岁的少校副营长,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

部队在平江休整补充后,继续沿着北进的道路高歌猛进。

一路上又经历了几次中小规模的战斗,林振邦凭借越发沉稳的指挥和关键时刻的果决,所带的部队屡立战功,他代理副营长的“代”字也很快去掉了,成了实打实的少校副营长。

然而,北伐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当他们兵锋直指扼守南北咽喉的“铁山关”时,真正的考验降临了。

铁山关,名副其实。

它坐落在一片连绵险峻的山脉之中,关隘本身修筑在两座陡峭山峰夹峙的山口上,前方是水流湍急、河面宽阔的“怒龙江”。

唯一通往关口的通道,是一座坚固的石桥,但此刻早已被守军炸毁。

对岸,依托着山势,守军构建了极其完备的防御体系。

关墙高大厚重,上面碉堡林立,黑洞洞的射击孔俯视着江面和江岸的开阔地。

关墙前方,一直延伸到江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鹿砦、深壕和雷区。更麻烦的是,守在这里的,是军阀头子吴麾下最精锐的“铁血”,旅长赵铁山,外号“赵屠夫”,以治军严酷、防守凶悍著称。

这支“铁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是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先锋团再次承担了主攻任务。

团长看着对岸那如同钢铁刺猬般的防御工事,眉头拧成了疙瘩。

强渡怒龙江,再强攻关口,这难度比平江城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第一次尝试是架设浮桥。

工兵营冒着对岸猛烈的炮火和机枪扫射,在江面上作业。

但江面太宽,水流太急,对岸的炮火和重机枪打得又准又狠。

浮桥刚搭起一小段,就被炮火炸断,工兵伤亡惨重,只能放弃。

强攻不行,只能另想办法。

团里组织了几次小规模的夜间偷渡,想用木筏小船运送尖兵过去建立滩头阵地,但都被守军密集的火力发现并击沉,无一成功。

怒龙江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先锋团被死死挡在了江对岸,寸步难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部队的士气开始有些低落。

林振邦的营被部署在靠近主桥位置的右翼。

他每天都举着望远镜,长时间地观察对岸的防御,特别是关墙两侧陡峭的山体。

‘正面强攻代价太大…几乎不可能成功…左翼那片山崖…太高太陡了…但似乎…防守相对薄弱?’

林辰的意识能感受到爷爷心中那股压抑的焦躁和对士兵生命的担忧,他努力集中精神,试图强化林振邦对左侧那片近乎垂直的陡崖区域的关注度。

那片山崖高耸入云,怪石嶙峋,植被稀疏,看起来根本无法攀爬,守军在上面布置的火力点也确实比正面少得多。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想法,再次在林振邦心中萌生:从左侧那片看似绝壁的陡崖攀爬上去,绕到关墙后方或者侧翼,进行奇袭。

就一如曾经在军校推演的那般。

‘可行!但极度危险!需要最精锐的攀岩好手!’林辰的意识捕捉到这个念头,立刻传递出强烈的“值得冒险一试”的直觉,同时将“攀爬路线选择”、“隐蔽性”、“突然性”等关键点放大。

林振邦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营长和团长。

团长看着地图上那片陡峭的山崖,又看看林振邦年轻却异常坚定的脸,沉吟良久。

正面强攻损失太大,偷渡又屡屡失败,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方案,反而成了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

“你有把握?”团长沉声问。

“没有十足把握,但值得一试,给我一支精干的敢死队,我亲自带队!”林振邦斩钉截铁地回答,眼中没有丝毫退缩。

“好!林振邦,我就再信你一次!”团长猛地一拍桌子。

“全团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需要多少人,什么装备,尽管提,我全力支持!”

计划迅速制定。

林振邦从全营,甚至全团挑选了五十名身手最为敏捷、胆大心细、最好有山地生活经验的老兵。

他们脱下军装,换上深色便服,脸上涂抹油彩和泥灰。

装备除了短枪、刺刀、手榴弹,最重要的就是绳索、铁钩、短柄工兵铲和攀岩用的简易钉锤、岩钉(临时赶制)。

正面部队将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佯攻,吸引守军绝大部分注意力,为他们的攀爬创造机会。

夜幕降临,怒龙江的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响亮。

对岸关墙上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江面和滩涂。

正面阵地上,北伐军的大炮开始轰鸣,重机枪猛烈开火,士兵们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做出强攻渡江的姿态。

果然,关墙上的守军火力立刻被吸引过去,枪炮声响成一片,探照灯也主要照射着江面和正面滩涂。

就在这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混乱的掩护下,林振邦带着五十名精心挑选的敢死队员,像一群无声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主阵地,沿着江岸向下游潜行了数里,来到那片人迹罕至、陡峭如削的崖壁下方。

抬头望去,黑黢黢的崖壁在夜色中如同巨人冰冷的胸膛,高耸得让人望而生畏。

崖壁上怪石突兀,只有稀疏的灌木在石缝中顽强生长。

“检查装备,绳索连接好,两人一组,互相照应,记住,动作要轻!要快!”林振邦压低声音,做着最后的部署。他亲自检查了几个身手最好的尖兵的装备,用力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连长(虽然升了副营长,但老部下还是习惯叫连长),放心,爬上去,干他娘的!”一个精瘦的老兵咧嘴一笑,露出白牙。

林振邦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第一个走到崖壁下,选了一处看起来有些许凸起和裂缝的地方。

他将绳索甩上肩头,又拿出短柄工兵铲和岩钉。

“跟我上!”他低喝一声,身体猛地向上一跃,双手精准地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棱角,双脚在湿滑的岩壁上寻找着微小的着力点。

整个人如同壁虎般贴在了陡峭的崖壁上。他动作极其敏捷,利用岩缝、凸起和那些顽强的灌木根系,一点点向上攀爬。

遇到实在光滑难爬的地方,就用中正剑或工兵铲在岩石缝隙中凿出浅坑,或者打入岩钉作为辅助支撑点。

他的动作既快又稳,几乎没有发出大的声响。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