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和陆则衍刚从养老院拜访完那位“夜莺”小队的幸存成员,便接到了张国立的紧急电话。电话里,张国立的声音透着焦急:“你们快来电视台一趟,扶贫助农公益直播出大问题了!”
原来,这次公益直播本是电视台联合多方发起的一次正能量活动,旨在帮助偏远山区销售滞销农产品,提升当地经济。邀请了众多明星参与,姜黎作为当下热度极高且口碑逐渐扭转的艺人,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两人赶到电视台时,直播间里一片混乱。原本负责直播的明星因负面新闻被紧急撤下,临时替补的小网红又在直播中状况百出,不仅对农产品数据一问三不知,还说错了关键信息,导致网友们纷纷质疑直播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弹幕里全是负面评论。
“这直播太水了,根本不了解产品就上来卖,把我们当傻子呢?”
“是不是为了赚钱随便找个人来应付啊?太让人失望了!”
电视台领导急得直跺脚,看到姜黎和陆则衍进来,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姜小姐,陆先生,这次直播意义重大,关系到山区农民一年的收入,你们能不能救场?”
黑红影后的热搜人生·第二卷《名利场下的深渊凝视》·第五章《直播间里的攻守战与演技杀》
直播后台的警报声刺得人耳膜发疼,技术总监满头大汗地撞开直播室的门:“姜老师,服务器被恶意攻击,后台订单数据全乱了!有人用假IP刷了两千单‘已退款’,现在弹幕里全在传‘农产品是骗局’!”
姜黎握着话筒的手紧了紧,眼角余光瞥见屏幕上疯狂滚动的弹幕——
“我就说公益是幌子吧!刚下单就显示退款,绝对是圈钱跑路!”
“苏曼粉丝说得对,姜黎就没安好心!农民伯伯的血汗钱都要骗?”
“取关了取关了,什么玩意儿!”
陆则衍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沙沙声:“查到攻击源了,是沈文山旗下的网络公司。他们不仅改数据,还买了两百个‘农民账号’在评论区哭诉‘收不到货款’,全是伪造的!”
姜黎深吸一口气,突然抬手示意摄像对准自己。她没有急着辩解,反而拿起桌上那袋被水军骂“发霉”的山野核桃,对着镜头拆开。饱满的果仁滚落在掌心,她笑了笑:“这核桃是山西吕梁老区的,皮厚,但砸开了全是油。就像那里的老乡,不善言辞,可种出来的东西实在。”
她的声音放得很轻,像在跟老朋友聊天:“刚才有人说退款是骗局,我不怪你们。毕竟隔着屏幕,谁都怕上当。但我现在就给大家看样东西——”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和当地村支书的视频连线,“王书记,麻烦您让老乡们举着身份证,跟镜头前的朋友们打个招呼。”
画面里,十几个皮肤黝黑的农民举着身份证站在核桃地里,有人手里还攥着刚摘的青核桃,沾着泥土的脸上是憨厚的笑。王书记对着镜头大声说:“俺们村的核桃绝对没毛病!姜老师团队提前付了全款,现在仓库里的货都打包好了,就等快递来拉!”
直播间的弹幕顿了顿,随即涌来新的评论:
“卧槽!是真的农民!身份证上的地址能对上!”
“刚才说发霉的出来看看!这核桃看着就好吃!”
“我刚才也下单了,没退款啊,是不是有人搞鬼?”
姜黎没接话茬,反而话锋一转:“其实我知道,今天来的不只是真心想买东西的朋友。”她突然拿起桌上的剧本——是《演技巅峰》里那出“被误解的农妇”片段,“正好,我给大家演段戏吧。就演一个辛辛苦苦种了一年菜,结果被人说‘菜里有毒’的农妇。”
没有道具,没有布景,姜黎往镜头前一站,眼神瞬间变了。原本清亮的眸子蒙上了红血丝,嘴角往下撇着,却又强撑着不肯哭。她举起手里的核桃,像是举着什么珍宝,声音带着哭腔却字字清晰:“这核桃……俺家娃等着卖了钱交学费呢……你们说有毒……俺们全家喝西北风去啊?”
她没嘶吼,没拍桌子,就只是站在那里,眼眶红得像要滴血,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最后她蹲下身,把脸埋在膝盖里,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玉米杆,连呼吸都带着抽噎。
“演得也太真了吧?我妈刚才看哭了,说像俺们村的李婶!”
“这才是演技啊!比某些只会瞪眼的强一百倍!”
“我好像懂了……是不是有人故意黑她?”
就在这时,陆则衍的声音再次传来:“黎黎,查到了!沈氏旗下的‘优鲜超市’在偷偷低价卖同款核桃,怕我们公益直播抢生意,才雇水军搞破坏!”
姜黎站起身,脸上的泪痕还没干,眼神却已经冷了下来。她对着镜头举起一份文件:“这是沈氏超市的进货单,同款核桃,他们卖68一斤,说是‘有机认证’,但供货商地址写的就是吕梁老区。而我们直播间,45一斤,利润全部返还给老乡。”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我知道有人不想让农民赚这份钱,不想让老区的货走出大山。但我今天把话放这——这直播,我奉陪到底!现在,我现场连线沈氏超市的负责人,咱们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说说清楚!”
电话拨通的瞬间,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了五百万。沈氏负责人支支吾吾的辩解被姜黎一句句戳穿,最后急了眼,脱口而出:“你不就是想靠这个洗白吗?一个黑红女星,装什么大尾巴狼!”
“我黑红,是因为有人往我身上泼脏水。”姜黎的声音平静却有力量,“但我装不了大尾巴狼,因为我知道,这核桃背后是一百多个家庭的指望。”她突然举起手机,“王书记,让老乡们唱首歌吧,就唱你们平时干活时哼的那个。”
视频里,农民们唱起了当地的山歌,调子简单,却透着股子韧劲儿。姜黎跟着轻轻哼唱,镜头扫过她眼角的泪痣,和刚才演农妇时一样红,却亮得像星星。
“买!必须买!给我来十斤!”
“刚去看了沈氏超市,果然在卖同款,已举报!”
“转粉了!姜黎这格局,甩某些明星十条街!”
粉丝们自发组成“反黑小队”,把水军的言论截图举报,还整理出“公益直播时间线”打脸造谣者。#姜黎演技有多绝# #沈氏超市阴阳价格#的词条冲上热搜,连官媒都下场点赞:“明星直播助农,当有此担当。”
直播结束时,核桃销量突破十万斤,后台数据显示,有三成订单来自之前骂得最凶的IP地址。林薇拿着手机冲进来说:“黎黎姐,苏曼的粉丝后援会解散了!好多人转粉到你这儿,说‘以前瞎了眼’!”
姜黎刚想说话,却看到屏幕上弹出一条私信,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照片——沈文山坐在轮椅上,手里拿着份文件,背景是医院的病房。配文:“想知道陆则衍车祸当天,谁在他车里放了定位器吗?明天下午三点,西郊墓园见。”
照片里的文件上,隐约能看到“陆承安”三个字。姜黎的心脏猛地一沉,抬头看向窗外,陆则衍正站在阳光下打电话,侧脸在光里显得格外柔和。她突然想起那位“夜莺”老人说的话:“沈家藏着的,不只是鸦片的账,还有人命。”
手机在掌心发烫,姜黎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感谢留言,突然明白,这场仗远没结束。沈文山抛出的诱饵,像墓园里的墓碑,既藏着真相,也可能是通往深渊的陷阱。
但她不怕。就像刚才在直播间里,哪怕弹幕里全是谩骂,她也敢拿起核桃,演一场没有剧本的戏。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让真相自己说话。
暮色渐浓,电视台门口挤满了记者。姜黎和陆则衍并肩走出来,有人举着话筒问:“姜老师,您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姜黎抬头看了眼陆则衍,他冲她笑了笑,眼神里的信任像核桃仁一样实在。她对着镜头说:“明天,去给一位老朋友扫扫墓。顺便,把该还的账,算清楚。”
远处的天边,晚霞红得像山里的野山楂。姜黎知道,明天的墓园里,等着她的不只是墓碑,还有藏在时光里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她的演技,她的才智,都将成为撬开真相的钥匙。
直播间的回放还在被反复观看,有人剪辑了姜黎演农妇的片段,配文:“最好的演技,是带着真心的共情。”这条视频转发量破百万,评论区里,曾经互撕的粉丝们终于达成共识:“不管以前怎么样,这次,姜黎值得。”
夜色渐深,姜黎的手机收到王书记发来的视频——老乡们正在仓库里打包核桃,有人举着写着“谢谢姜老师”的牌子,在镜头前笑得满脸皱纹。她把视频转发给陆则衍,附了条消息:“你看,这才是最该上热搜的。”
陆则衍很快回复:“嗯,还有明天的账,也该上热搜。”
屏幕的光映在姜黎脸上,她笑了笑,握紧手机。不管明天墓园里有什么等着她,她都准备好了。因为她身后,不仅有陆则衍,有张国立,还有千千万万个愿意相信真相的人——就像那些藏在大山深处的核桃,看着普通,砸开了,全是光。
直播结束后的第三天,姜黎正对着电脑整理公益款项明细,林薇突然抱着个巨大的纸箱冲进来,纸箱上印着“山西吕梁·枣洼村”的字样。
“黎黎姐!老区寄来的东西!”林薇拆开胶带,里面滚出十几个用麻绳捆着的布包,打开一看,全是孩子们画的画——歪歪扭扭的太阳底下,一个长头发的女人牵着装满核桃的筐,旁边写着“谢谢姜黎姐姐”,字迹稚嫩得能看出铅笔反复涂改的痕迹。
最底下压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是王书记写的信:“姜老师,娃们听说你帮他们卖了核桃,非说要给你寄‘礼物’。后山的酸枣熟了,娃们摘了一筐,说泡水喝能安神。还有……”信纸上突然洇开一块墨迹,“村小的教室漏雨,本来想等卖了核桃修,结果昨天暴雨,房梁塌了。娃们说,要是你有空,能不能……”
姜黎的手指捏着信纸,突然想起直播时连线的画面——背景里的土坯房墙皮剥落,黑板是用墨汁刷的木板,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校服,眼睛却亮得像星星。
“备车,去枣洼村。”她抓起外套就往外走,陆则衍恰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建筑设计图。
“正想找你,”陆则衍晃了晃图纸,“我联系了公益基金会,打算给村小捐座新校舍。”他看到桌上的画,眼底瞬间软了下来,“看来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两人驱车前往枣洼村时,网络上突然炸开一条新闻——《惊!某女星借公益敛财,山区校舍捐款去向成谜》。配图是姜黎和王书记握手的照片,被恶意裁剪成“疑似收红包”的角度,底下还附了张“村小现状”的照片——破败的教室,黑板上用红漆写着“还我们血汗钱”。
#姜黎公益造假#的词条像野草一样疯长,评论区里,前几天还在夸她的网友瞬间倒戈:
“我就说哪有这么好心的明星!果然是为了洗白!”
“孩子们的钱都骗,良心不会痛吗?”
“沈氏集团都发声明了,说姜黎团队故意压价收购核桃,赚差价!”
沈文山的公关团队趁机放出“证据”:一段经过剪辑的录音里,王书记的声音断断续续:“……姜老师确实……拿走了一部分……”后面的话被掐掉,只剩令人浮想联翩的停顿。
姜黎的粉丝急得在超话里刷屏,却被路人嘲讽“脑残粉洗地”。有极端网友扒出姜黎的私人电话,狂轰滥炸地骂她“骗子”,甚至有人跑到她工作室楼下泼油漆,写着“滚出娱乐圈”。
“太过分了!”林薇气得发抖,“王书记肯定是被威胁了!我们现在就去跟他们对质!”
陆则衍却按住她的手,指着新闻里那张“村小黑板”的照片:“这红漆是刚刷的,房梁塌了的位置也不对——昨天暴雨是晚上下的,照片里的教室却晒着太阳。”他放大照片角落,“看这个影子,拍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根本不是暴雨后。”
姜黎突然想起什么,翻出王书记的信,指着最后一句:“‘娃们说,要是你有空,能不能……’后面的字被墨汁盖住了,会不会是故意被处理过?”
车刚进村口,就看到十几个村民举着锄头拦在路中间,为首的是个瘸腿老汉,正是直播里露过脸的李大爷。“姜老师,你可算来了!”李大爷红着眼圈,“王书记被沈家人带走了,说他‘配合外人坑老乡’,还逼他录了那段音!”
村里的广播突然响了,传出沈文山阴恻恻的声音:“枣洼村的乡亲们听着,只要你们指证姜黎挪用捐款,我沈氏集团立刻捐一百万修学校,再给每家发两千块补助!”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有人低声议论:“要不……就算了?沈老板给的钱是真的……”“可姜老师也是真心帮我们啊……”
这时,一群孩子突然从土坡后面跑出来,为首的小女孩举着个破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酸枣:“姜黎姐姐!这是我们给你留的!王爷爷说你是好人,是他们逼他说谎的!”
小女孩的辫子上还别着野菊花,正是直播时说“要给姐姐编花环”的那个。她跑到姜黎面前,突然“扑通”跪下:“姐姐,你别生气,我爷爷刚才说要指证你,是我哭着拦住他的!”
周围的村民看到这一幕,脸都红了。李大爷拄着锄头,突然往地上啐了口:“他娘的!沈家人给的是钱,姜老师给的是脸!咱庄稼人不能没良心!”他转身对着村民喊,“谁要是敢昧着良心说瞎话,就别认我这个老东西!”
村民们纷纷放下锄头,有人拿出手机:“姜老师,我这儿有沈家人逼王书记录音的视频!”“我能证明你们是全款收的核桃,一分没少!”
姜黎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直播时演的那段戏。原来最动人的演技,从来不在镜头前,而在这些饱经风霜的脸上——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舆论”,却分得清谁是真心待他们好。
陆则衍打开手机直播,镜头对着举着酸枣的孩子们,对着攥着证据的村民,对着破落却干净的村小操场。“各位网友,”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网络,“这就是沈文山说的‘被敛财的山区’,这就是被剪辑的‘真相’。”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瞬间突破千万,弹幕里的道歉刷屏:
“对不起姜黎!我不该听信谣言!”
“沈文山不是人!连孩子都利用!”
“捐款通道在哪?我们一起给孩子们修教室!”
就在这时,姜黎的手机响了,是陌生号码发来的视频。画面里,王书记被绑在椅子上,沈文山拿着把刀抵在他脖子上:“姜黎,想让他活命,就一个人来村西头的废弃煤窑。记住,别带警察,否则……”
视频突然中断,姜黎的心脏像被攥紧。她抬头看向陆则衍,他正对着镜头说:“沈文山,你的把戏该收场了。”随即压低声音,“我已经让基金会联系了当地警方,他们十分钟后到。”
村民们自告奋勇带路,孩子们举着煤油灯走在最前面,昏黄的光线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群守护家园的小战士。快到煤窑时,里面突然传来王书记的喊声:“别过来!他们在煤窑里放了炸药!”
姜黎猛地停下脚步,陆则衍一把将她护在身后。煤窑口的阴影里,沈文山推着王书记走出来,手里的遥控器闪着红光:“姜黎,没想到吧?你赢了舆论,却赢不了命。”他突然指向远处,“你看,那是什么?”
夜色中,几辆卡车正往村小的方向开,车斗里装着钢筋水泥。“我确实要修校舍,”沈文山笑得狰狞,“但前提是,你得把密码本交出来,再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承认所有公益都是作秀!”
直播间的镜头正对着这一幕,网友们看得心惊胆战:
“报警啊!快报警!”
“沈文山疯了!他想同归于尽吗?”
“姜黎快跑!别管我们!”
姜黎突然往前走了一步,对着沈文山笑了笑,那笑容像极了直播时演农妇的瞬间——带着点豁出去的韧劲儿:“密码本可以给你,但你得先让孩子们看看新校舍的设计图。”她冲陆则衍使了个眼色,“则衍,把图纸拿出来。”
陆则衍展开图纸时,姜黎突然对着镜头喊:“王书记,还记得我们直播时说的‘教室要留个大窗户’吗?孩子们说想看到后山的酸枣树!”
王书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大声接话:“记得!你还说要在操场边上种玉兰树,说……说像城里的学校一样!”
沈文山的脸色骤变:“你们在说什么废话!”
“不是废话,”姜黎的声音陡然提高,“是信号。”她猛地指向煤窑顶,“则衍,就是现在!”
陆则衍按下手机按钮的瞬间,煤窑上方突然亮起刺眼的灯光——是基金会安排的工程队提前架设的探照灯。灯光下,十几个黑衣人的脸暴露无遗,其中一个正是沈坤,他手里的炸药引线已经点燃。
“警察!不许动!”警笛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沈文山手里的遥控器“啪”地掉在地上。村民们举着锄头冲上去,孩子们用石头砸向黑衣人,喊着“不许欺负姜黎姐姐”。
混乱中,姜黎看到沈文山被按在地上时,嘴里还在嘶吼:“我不会输的!密码本……”
她突然想起铁皮饼干盒里,除了酸枣还有个东西——王书记偷偷塞的纸条,上面写着:“沈文山要的不是密码本,是夹在里面的‘鸦片仓库地图’。”
警车载着沈文山离开时,天边泛起鱼肚白。孩子们拉着姜黎的手,要带她去看后山的酸枣林。陆则衍走在后面,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坳:“你看,那里的地形,像不像个巨大的仓库?”
姜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坳的轮廓在晨光里若隐若现,像头蛰伏的巨兽。她突然明白,沈文山的疯狂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掩盖七十年前的罪证——那片看似贫瘠的山地底下,可能埋着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
孩子们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手里的酸枣泡在搪瓷杯里,散发着酸甜的香气。姜黎看着手机上不断刷新的新闻——#沈文山涉嫌非法持有武器# #枣洼村发现疑似民国仓库#,最新一条是匿名爆料:“陆则衍车祸当天,车上有两份地图。”
她握紧口袋里的铁皮饼干盒,里面的酸枣核硌得手心发疼。这场关于公益的风波,原来只是掀开了更大阴谋的一角。而那藏在密码本里的地图,终将把他们引向更深的深渊。
但此刻,看着孩子们围着新校舍的地基蹦跳,姜黎突然觉得,不管前路有多少陷阱,只要守住心里的那点热,就像这山里的酸枣,再酸,也能酿出甜来。
陆则衍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杯酸枣茶:“尝尝?娃们说,这叫‘先苦后甜’。”
姜黎接过茶杯,热气模糊了视线。她知道,真正的“甜”,要等挖出所有真相的那天才会来。而现在,她要做的,就是带着孩子们的期待,一步步走下去。